于荷
中國人的膳食中鈣攝入量普遍不足,而除了攝入量不足之外,由于知識不足以及長期的忽視,吃進來的鈣又有很多偷偷跑掉,對人身體造成了很大影響。有專家說過:“補鈣不在于你吃了多少鈣質(zhì),而在于你的身體留住了多少?!彼?,一個人除了吃高鈣食物外,還要創(chuàng)造適合鈣質(zhì)吸收的條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留”住吃進來的鈣。
不同年齡鈣推薦攝入量不同
總是說鈣的攝入量不足,每天到底需要多少鈣?遼寧省金秋醫(yī)院營養(yǎng)科醫(yī)師李翠解釋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中鈣的推薦攝入量是:1-4歲,600mg/d;4-7歲,800mg/d;7-11歲,1000mg/d;11-14歲,1200mg/d;14-18歲,1000mg/d;18-50歲,800mg/d;50歲以上,1000mg/d;孕婦早期,800mg/d;孕婦中晚期及哺乳期,1000mg/d。
鈣吸收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已經(jīng)很注重吃高鈣食物,但是總感覺“進”的沒有“出”的快,吸收率不高。對此,李翠說:鈣的吸收主要在小腸,鈣的吸收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嬰兒為60%,11-16歲為35%-40%,成年人為20%-30%,老年人的鈣吸收率最低<20%。
消化吸收不良影響鈣的吸收
那么,除了年齡因素外,如何更好地將吃進來的鈣“留”下來呢?李翠表示,鈣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維生素D是主要因素。經(jīng)太陽紫外線的照射,皮膚可產(chǎn)生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3,促進體內(nèi)鈣的吸收。經(jīng)常曬太陽是人體廉價獲得充足有效維生素D3的最好來源。另外,鈣攝入之后能不能留下,還要看膳食中的鉀、鎂、鈉元素的量,及蛋白質(zhì)的量。蛋白質(zhì)可促進鈣的吸收和儲存,但過量會增加尿鈣的排出,故應適量供給。過多的脂肪影響鈣吸收,過多的鹽也增加鈣的排出。而吃足夠的蔬果、豆類和薯類,可以提供豐富的鉀、鎂元素,有利于鈣的利用。水果中的維生素C和有機酸,綠葉菜中的維生素K,均對骨骼健康很有幫助。還有一點,鈣離子釋放需要胃酸的幫忙,食欲不振、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道炎癥、經(jīng)常便溏腹瀉等情況,都會影響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更要注意治療消化吸收不良的問題。
服鈣劑量過多吸收率反而降低
如膳食中不能供應充足的鈣,或缺鈣較重,需用鈣營養(yǎng)品補鈣,該注意什么?李翠說:我國居民膳食中鈣的攝入量平均在400mg/d左右,而成年人推薦攝入量是800mg/d,大部分人補鈣400mg/d較適宜。鈣制劑選擇每片100-300mg的,不要追求含鈣量高,一次鈣攝入量過多,吸收率反而降低??梢栽缟戏?00mg鈣,晚上服200mg鈣;其次,老年人和兒童服用體積小的或咀嚼型的,好咽下去,也可選用粉狀的補鈣產(chǎn)品,混在粥等食物中食用。在用餐時服用鈣片,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消化道的影響,不易發(fā)生服用鈣片后胃不舒服或便秘的問題。但避免與奶類和豆制品菜肴同服,鈣的總量大了,單位時間的吸收率有可能下降;第三,可與水果蔬菜同服,果蔬中的維生素C利于鈣的吸收利用;第四,胃酸少的人,如萎縮性胃炎患者或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可考慮優(yōu)先選檸檬酸鈣等有機酸鈣產(chǎn)品代替碳酸鈣,它們不需要很多胃酸來幫助鈣溶解出來變成離子。
最后李翠提醒,人體的生理機制是“用進廢退”,長期坐著不動,身體對骨骼建設的投入就會減少。所以,除了注意飲食外,還應做些對骨骼有輕微刺激的運動,讓補的鈣發(fā)揮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