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向老師問好的第N種方式
□王海軍
開學伊始,我被調(diào)到一所剛建成的學校,這里所有的老師和學生之間彼此都不熟悉。在校園里,學生遇見老師,即便迎面走來,或昂然走過,或低頭避開,很少有學生主動向老師打招呼。
三月是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月”,學校開展了“講文明禮儀,做優(yōu)秀少年”的教育活動,考核標準中有一項規(guī)定:學生在校園里碰見老師,無論是否是自己班的老師,都應主動對其敬禮問好。
很快,在學校任何一個角落,都會有孩子高高地舉起右手,向我行一個隊禮,并畢恭畢敬地說:“老師,您好!”我在回答“同學好”的同時,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很快,這種“禮遇”就讓我有點不習慣了。特別是課間在走廊里,當我夾著教本匆匆走過的時候,每一個迎面走來的學生都會揚起右臂,向我敬禮、問好。我一遍遍地回復著“同學們好!”頗有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
有一次,不知是哪個班的學習委員,抱著一大摞作業(yè)本,向辦公室走來,看見了我,慌忙抬手敬禮,誰知作業(yè)本“嘩啦”掉落一地。她趕緊蹲下身撿,我也尷尬地彎腰幫她撿。長此以往,我不禁感覺這種“見面禮”有點繁瑣。
我們班的學生在文明禮儀方面表現(xiàn)突出,但我認為把尊敬師長作為一種量化的指標來考核學生,即使形成了濃厚的氛圍,但這種禮節(jié)會不會只是流于形式呢?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替代它,使學生既表達了對師者的尊敬,也讓師生之間擺脫繁文縟節(jié)呢?
于是,在班會課上,我向?qū)W生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大家熱烈地討論起來。
中隊長首先發(fā)言:“我認為,見了老師,彎腰鞠躬,說聲‘老師好’,也是可以的!”
一個女同學站起來說:“其實在人多的時候,沒必要大家挨個地敬禮、問好。一起說聲‘老師好’,是不是也能表達敬意呢?”
“當然行啦!”我肯定地說,“只要是真誠的問候,就是對老師的尊敬?!?/p>
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紛紛建言獻策,思考著如何創(chuàng)新問候的形式。有人說:“我們見了老師,輕輕地招招手,然后點點頭,應該也可以吧?”
我贊同了這位同學的意見。
稍稍沉默了一會兒,有同學試探性地說:“我參加學校社團國學禮儀班,懂得了很多傳統(tǒng)的禮節(jié)。古人見面,抱拳作揖,互致問候,不知道這種方式可不可以?”說著,他雙手合抱,舉于胸前,演示起來。同學們見狀,都大笑起來。雖然這種方式在古代很流行,但現(xiàn)在顯然已經(jīng)不合時宜了,盡管如此,我還是肯定了他的奇思妙想。
接著,英語課代表提出,見到老師可以用英語來問候,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諸多方式。
最后,我總結道:“同學們,你們的想法都很新穎。但不管用何種方式向老師打招呼,老師都會感受到你們的誠意,我向大家推薦的是第N種方式,那就是:希望你們在任何地方遇見老師,哪怕只是用會說話的眼睛看一眼,微微地點點頭,就已經(jīng)足夠了?!蓖瑢W們都表示贊同。
通過這節(jié)班會課,不僅讓同學們收獲了更多向老師問候的方式,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禮節(jié)不應拘泥于形式,最重要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只要是真誠的心意,最簡單的問候也是最美好的。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恒大名都小學)
(責任編輯李敏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