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都江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都江堰 611830)
采用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效果分析
周 敏
(都江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四川 都江堰 611830)
目的探究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小兒川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兒川崎病患兒,隨機均分為A、B、C、D四組。A組26例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2 g/kg丙種球蛋白,B組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1 g/kg注射丙種球蛋白,C組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400 mg/kg丙種球蛋白D組患兒每天1次,常規(guī)靜脈注射90 mg/kg丙種球蛋白,比較四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四組患兒臨床治愈率分別是96.2%、92.3%、88.5%、84.6%。四組患兒黏膜充血、皮疹等手足皮膚癥狀消退所用時間A<B<C<D。結(jié)論在早期治療小兒川崎病給予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可以提高有效控制患兒病情進展,促進患兒皮疹、黏膜充血等癥狀的消退,采用2 g/kg丙種球蛋白注射治療對川崎病患兒的臨床治療具有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的特點。
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注射;小兒川崎??;臨床療效
小兒川崎病是一種發(fā)病原因不明,發(fā)病率較高,臨床以發(fā)熱、黏膜充血、淋巴結(jié)腫大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兒童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疾病具有發(fā)展進行性,在疾病急性期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發(fā)熱、結(jié)膜充血、淋巴結(jié)腫大并伴有腹瀉等表現(xiàn),在亞急性期患兒會出現(xiàn)手足脫皮,心臟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瘤,這個時期兒童病死率較高[1]。本次實驗選取我院收治的96例小兒川崎病患兒分別給予2 g/kg、1 g/kg、400 mg/kg以及90 mg/kg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比較四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探究臨床治療最佳注射量,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兒川崎病患兒,所與患兒均處于急性發(fā)作期。隨機均分為A、B、C、D四組,男性57例,女性47例,年齡在3~9歲,平均年齡在(5.2±1.2)歲,平均病程在(5.6±1.3)d。四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任何明顯的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排除標準:①排除患病前患有嚴重皮膚病患兒。②排除患病前患有嚴重心、肝、腎損傷的患兒。③排除過敏體質(zhì)患兒。所有患兒在父母陪同下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3 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兒川崎病患兒,隨機均分為A、B、C、D四組。四組患兒均予以阿司匹林(生產(chǎn)廠家:河南福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076)每天1次,每次口服90 mg/kg。A組26例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2 g/kg丙種球蛋白(生廠產(chǎn)家:江西博雅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3011),B組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1 g/kg注射丙種球蛋白,C組患兒每天1次,每次靜脈注射400 mg/kg丙種球蛋白D組患兒每天1次,常規(guī)靜脈注射90 mg/kg丙種球蛋白。觀察統(tǒng)計四組患兒皮疹、淋巴結(jié)腫大、黏膜充血等臨床癥狀的消退時間及臨床療效。
1.4 觀察指標:小兒川崎病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顯效:患兒皮疹、淋巴結(jié)腫大、黏膜充血等癥狀和體征消失。有效:患兒皮疹、淋巴結(jié)腫大、黏膜充血等癥狀和體征與治療前有明顯改善。無效:患兒癥狀沒有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2]。
2.1 四組患兒皮疹、淋巴結(jié)腫大、黏膜充血等臨床癥狀的消退時間,見表1。
2.2 四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見表2。
表2 患兒臨床治療效果
小兒川崎病疾病具有發(fā)展進行性,目前所知的臨床治療是針對急性期患兒。將丙種球蛋白與阿司匹林聯(lián)合治療,丙種球蛋白可以有效解除患兒體內(nèi)內(nèi)皮細胞抑制狀態(tài),激發(fā)患兒體內(nèi)單核細胞的免疫作用,從而有效緩解患兒淋巴結(jié)腫大、黏膜水腫的表現(xiàn)[3]。本次實驗發(fā)現(xiàn)2 g/kg、1 g/kg、400 mg/kg以及90 mg/kg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的臨床治愈率分別是96.2%、92.3%、88.5%、84.6%。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以縮短患兒黏膜充血、皮疹等手足皮膚癥狀消退所用時間。綜上所述,在早期治療小兒川崎病給予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可以提高有效控制患兒病情進展,促進患兒皮疹、黏膜充血等癥狀的消退,采用2 g/kg丙種球蛋白注射治療對川崎病患兒的臨床治療具有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的特點。已有臨床文獻認為療效和丙種球蛋白用量問存在密切相關性,本研究也顯示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在小兒川崎病治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資料
[1] 吳琴.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對比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22):2938-2939.
[2] 李倩.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2):183-184.
[3] 王麗君,李新英.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2):140-141.
表1 患兒癥狀消退時間(x-±s)
R72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3-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