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芳 朱建琴 朱 琴 龔雅萍
(上海市寶山區(qū)顧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上海 201906)
幽門螺桿菌與Barrett食管關(guān)系的探討
沈 芳 朱建琴 朱 琴 龔雅萍
(上海市寶山區(qū)顧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上海 201906)
幽門螺桿菌;Barrett食管;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關(guān)系
幽門螺桿菌(Hp)是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但與Barrett食管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關(guān)系仍存在爭議,本文對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如下探討。
1.1 病例選擇:對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中上腹不適”就診的患者填寫反流性疾病調(diào)查表(RDQ表),總評分》12作為癥狀性胃食管反流的標準[1],并以配對方式選擇消化性潰瘍(PU)病例(經(jīng)胃鏡明確)?;疽螅孩倌挲g在18~80歲;②性別相同,年齡相近,差別在10歲以內(nèi)。排除:①有消化道手術(shù)史;②近期有NSAID服用史;③曾制酸、抗Hp治療過。
1.2 GERD癥狀評分標準:回顧過去4周的癥狀,對反酸、燒心、胸骨后疼痛和胃內(nèi)容物上涌進行評分,評價癥狀的嚴重程度和發(fā)生頻度。癥狀嚴重程度的評分標準:0分:無癥狀;1分:癥狀不明顯,在醫(yī)師提醒下發(fā)現(xiàn);3分:癥狀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偶爾服藥;5分:癥狀非常明顯,且影響日常生活,需長期服藥治療;2分:癥狀介于1~3分;4分:癥狀介于3~5分。癥狀發(fā)生頻度的評分標準為:0分:從未有過;1分:1周<1 d;2分:1周1天;3分:1周2~3 d;4分:1周4~5 d;5分:幾乎每天有癥狀。癥狀總評分(Sc)為各癥狀積分之和,最高為40分。
1.3 Barrett食管診斷標準:根據(jù)2011年重慶Barrett食管診治共識意見,本病診斷主要根據(jù)內(nèi)鏡檢查和食管黏膜活檢,當內(nèi)鏡檢查發(fā)現(xiàn)食管下段有柱狀上皮化生表現(xiàn),經(jīng)病理學證實有柱狀細胞存在時即可診斷為BE,發(fā)現(xiàn)有腸上皮化生存在時更支持BE的診斷。
1.4 Hp的檢測:取距幽門口2~3 cm處標本2塊,病理組織學檢查及快速尿素酶試驗二者皆陽性診斷為陽性。
1.5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符合上述條件選取600對,其中男性394對,女性206對,平均年齡43.2歲,其中PU患者Hp陽性率遠高于GERD患者(表1),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BE檢出率方面,GERD組和PU組的BE檢出率相近(表2),差異無顯著性(P>0.05),且BE組的Hp陽性11例,陰性13例,差異無顯著性(P>0.05)。
隨后GERD中Hp陽性者234例經(jīng)過抗Hp治療(BMC方案),停藥4周后復(fù)查14C呼氣試驗,剔除Hp陽性16例,失訪21例,剩余197例患者重新填寫RDQ表,抗Hp治療前Sc平均為19分,之后的Sc平均為23分。
Barrett食管(BE)是長期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一種適應(yīng)性改變,與食管腺癌和賁門癌的發(fā)生直接相關(guān)。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但美國或英國指南都把慢性GERD史作為危險因素。GERD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2]。有文獻認為Hp與GERD發(fā)生無關(guān),而有的認為Hp對GERD有保護作用,抗Hp可加重GERD[3]。但也有文獻認為Hp是GERD的致病因素。本研究中GERD的Hp檢出率38%,而PU的Hp檢出率為61%,前者的Hp檢出率遠遠低于后者,二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提示Hp在GERD和PU中的作用不同。同時研究提示BE患者的Hp感染率和非感染率相近,提示Hp似乎和BE的發(fā)生無關(guān)。
表1 Hp感染情況[n(%)]
表2 Barrett食管檢出情況
Hp導(dǎo)致消化性潰瘍的機制之一是其導(dǎo)致胃酸分泌增加,似乎應(yīng)增加GERD尤其是RE的發(fā)生。但本研究中GERD的Hp檢出率較低,經(jīng)過抗Hp治療后(避免應(yīng)用PPI)這部分患者的Sc均值增加,提示抗Hp治療并未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甚至可能加重,提示Hp對GERD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赡艿臋C制是:Hp導(dǎo)致胃炎,尤其是胃體胃炎可引起胃酸下降;Hp產(chǎn)生的尿素酶可提高胃內(nèi)的PH值;產(chǎn)生細胞毒相關(guān)抗原的Hp對GERD有保護作用[4]。
總之,上述研究表明Hp在GERD的發(fā)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一味的抗Hp治療可能會加重GERD,甚至可能引起B(yǎng)E的發(fā)生。但因為GERD的發(fā)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本研究未能將其他因素考慮在內(nèi),故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仍需進一步探討。
[1] 許國銘.反流性疾病問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消化雜志,2003,23(11):651-654.
[2] Shaw MJ,Talley NJ,Beebe TJ,et al.Initial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1):52-57.
[3] Richter JE,Falk GW,Vaezi MF.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e bug nay not be all bad[J].Am J Gastroenterol,1998,93(10):1800-1802.
[4] Fallone CA,Barkun AN,Gtlke Mu,et al.Associ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enotype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nd oth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3): 659-669.
R5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3-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