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慶 朱海榮 林小榮 黃鏗 謝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D-二聚體、hs-CRP含量相關性研究
黃曉慶 朱海榮 林小榮 黃鏗 謝揚
目的 比較慢性心力衰竭(CHF)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二聚體(D-D)、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差異, 并分析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與D-D、hs-CRP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84例CHF患者作為CHF組, 另選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漿D-D和血清hs-CRP水平, 比較兩組D-D、hs-CRP水平及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水平。結果 CHF組D-D、hs-CRP水平為(1.27±0.75)、(5.05±1.16)mg/L,高于對照組的(0.13±0.03)、(1.12±0.46)mg/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F組患者D-D、hs-CRP與NYHA心功能分級呈顯著正相關(r=0.817、0.707,P<0.05)。結論 CHF患者血漿D-D、血清hs-CRP含量明顯升高, 且與CHF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二者聯(lián)合檢測能為CHF病情嚴重程度評判提供參考。
慢性心力衰竭;D-二聚體;超敏C反應蛋白;相關性
CHF是由于各種心血管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 致使心臟排出的血量仍不能維持人體所需的一種復雜臨床綜合征, 是心血管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1]。血漿D-D是反應機體凝血功能的敏感指標, 與心臟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存在密切關系[2]。hs-CRP是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 在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3-5]。本研究旨在比較CHF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水平差異, 分析NYHA心功能分級與D-D、hs-CRP的相關性, 探討二者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價值, 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CHF患者作為CHF組。排除標準:①排除各種急、慢性肝腎疾病、腫瘤、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及各種嚴重感染疾?。虎诮?個月內較嚴重的創(chuàng)傷或手術除外;③未服用影響血液凝血與纖溶系統(tǒng)藥物。男50例(59.52%), 女34例(40.48%),年齡40~76歲, 平均年齡(62.6±8.3)歲;基礎心臟疾病為:冠心病60例(71.43%), 高血壓性心臟病20例(23.81%), 擴張型心肌病4例(4.76%)。按照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將患者分為Ⅰ級8例(9.52%), Ⅱ級7例(8.33%), Ⅲ級36例(42.86%),Ⅳ級33例(39.29%)。另選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男30例(60.00%), 女20例(40.00%), 年齡40~75歲, 平均年齡(62.5±8.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 取2 ml置于含有抗凝劑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 混合均勻, 再置于離心機中, 3000 r/min, 離心10 min, 分離并收集血漿, 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D-D檢測。另外3 ml血注入無抗凝劑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中, 再置于離心機中, 3000 r/min, 離心10 min,收集血清, 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hs-CRP檢測。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D-D、hs-CRP水平及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水平, 進行NYHA心功能分級與D-D、hs-CRP的相關性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D-D、hs-CRP水平比較 CHF組D-D、hs-CRP水平為(1.27±0.75)、(5.05±1.16)mg/L, 高于對照組的(0.13±0.03)、(1.12±0.46)mg/L,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比較 CHF組患者隨著心功能的惡化D-D、hs-CRP含量呈升高趨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D-D、hs-CRP水平比較
表1 兩組D-D、hs-CRP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比較
表2 CHF組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D-D、hs-CRP比較
注:不同心功能級別間比較, P<0.05
2.3 心功能分級與D-D、hs-CRP相關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結果顯示患者D-D與NYHA心功能分級呈顯著正相關(r=0.817, P<0.05), hs-CRP與NYHA心功能分級呈顯著正相關(r=0.707, P<0.05)。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 CHF的患病人數(shù)呈逐年增長趨勢, 但確診的CHF患者病情往往不能獲得有效控制與預測,導致臨床病死率較高, 病情早期預測是減少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 CHF患者有可能發(fā)生血栓栓塞及繼發(fā)性纖溶,血栓的形成在CHF發(fā)病、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而血液高凝狀態(tài)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6-8]。凝血系統(tǒng)以及纖溶系統(tǒng)功能失調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 為血栓形成創(chuàng)造條件,而D-D是反映凝血系統(tǒng)平衡的變化的敏感標記物, 更準確反映凝血酶以及纖溶酶形成[9-11]。D-D是纖溶酶水解交聯(lián)纖維蛋白形成的特異性降解產物, 其水平升高, 提示機體血液處在高凝狀態(tài), 可作為CHF病情和療效的標準之一[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CHF組D-D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s-CRP是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不是一種新的CRP, 而是根據(jù)測定方法更敏感命名。研究表明, CHF患者血循環(huán)中hs-CRP水平明顯升高, 在患者病情進展過程起著重要作用, 是促進心室重構及誘導心臟的收縮功能失調的重要原因[13]。國內外研究也證實, hs-CRP是診斷和預測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強有力的指標之一。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CHF組hs-CR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D-D、hs-CRP與心功能不全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也存在密切關系[1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CHF患者D-D、hs-CRP水平存在差異, 隨著NYHA分級升高, 患者血漿D-D、hs-CRP含量升高, 患者D-D、hs-CRP與NYHA心功能分級呈顯著正相關, 提示CHF患者大量促炎癥細胞因子分泌入血, 致使機體凝血功能紊亂, 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且心力衰竭程度越嚴重, D-D、hs-CRP水平越高, 因而, D-D、hs-CRP水平可作為CHF患者心臟功能的評判指標。
綜上所述, CHF患者血漿D-D、hs-CRP含量明顯升高,且與CHF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二者聯(lián)合檢測能為CHF病情嚴重程度評判提供參考。
[1] 秘紅英, 郎艷松, 李曉琳, 等.慢性心力衰竭病機及治療研究進展.中醫(yī)雜志, 2014, 55(16):1430-1432.
[2] 李廣華, 龔彩平, 葉聯(lián)珍, 等.血漿D二聚體水平在心血管疾病中應用價值的探討.血栓與止血學, 2014, 20(1):29-32.
[3] 戴宇翔, 張抒揚.超敏C反應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及新進展.中華內科雜志, 2006, 45(9):776-778.
[4] 張繼翱, 由希雷, 張宇.血必凈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中國老年學, 2013, 33(9):2172-2173.
[5] 楊軍, 李春盛.D-二聚體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預后的預測價值——3134例急診心肌梗死患者的回顧分析.中華危重病急救醫(yī)學, 2012, 24(12):725-729.
[6] 毛治尉, 李巧玲, 王平, 等.曲美他嗪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MMP-9、TIMP-1的影響.中國老年學, 2015, 35(10):2817-2819.
[7] 劉翠中, 吳意.超敏C反應蛋白在心力衰竭中的臨床意義.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0, 12(3):418-420.
[8] Benzaquen LR, Yu H, Rifai N.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 emerging role in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Critical Review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2002, 39(4-5):459.
[9] 蔡兆斌, 馮國芳.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中國綜合臨床, 2004, 20(1):26.
[10] 林養(yǎng), 林榮華, 鄭海珍,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BNP、D-二聚體及超敏CRP檢測的臨床應用.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3, 31(1):66-68.
[11] 李明.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體在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中的評估價值.重慶醫(yī)學, 2015(9):1215-1217.
[12] 袁麗品, 馮艷, 李學, 等.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Hcy hs-CRP與D-二聚體臨床研究.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24):37-39.
[13] 玉洪新, 劉杰.冠心病病人血液Lp-PLA_2、hs-CRP及D-二聚體的相關性研究.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12): 1405-1407.
[14] 于曉陽, 馮杰雄, 何壽富.血清NT-proBNP、hs-CRP、Hcy、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意義.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7, 14(11):48-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22
2017-03-07]
515041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