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納夢月
山巔一古寺寺中有大愛—臨滄市云縣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探索寺內(nèi)敬老院新模式
□ 文/納夢月
沿著山路蜿蜒而上,行至山頂,多次榮獲省、市、縣寺觀教堂先進集體稱號的漫灣鎮(zhèn)新村回營清真寺,漸漸從茂密的綠色植被掩映中露出全貌。
興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的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是一組端莊大氣的中國式清真寺建筑。高挑精巧的邦克樓背倚山坡;朝真殿不施彩畫,古樸典雅的木質(zhì)雕花門窗高雅明快;但寺里最高大的建筑物則是一棟三層高的現(xiàn)代中式建筑——臨滄市云縣回民敬老院。這家由各級政府各相關(guān)部門及多種社會力量籌建,由清真寺獨立管理運營的免費敬老院,同時也是臨滄市第一所回民敬老院。
山巔古寺存人間大愛。在這里,伊斯蘭教敬重老人的理念與中國本土孝親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2017年1月,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再獲殊榮,被國家宗教事務(wù)局命名為“第三屆全國創(chuàng)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
漫灣新村回營村坐落于瀾滄江畔,東與雄偉的無量山相對,西靠白鶯山的萬畝千年古茶園、南行與南澗縣相通、北走和茂蘭鎮(zhèn)相接,距云縣縣城95公里,距漫灣鎮(zhèn)鎮(zhèn)政府35公里。這里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
漫灣新村回營是漫灣鎮(zhèn)唯一的回族群眾聚居的村寨,也是云縣伊斯蘭教協(xié)會所屬的三個宗教活動場所之一,現(xiàn)有300余人。回營村雖是回民聚居地方,但周邊全是漢族居住。在這里,回漢同胞飲食習慣、宗教信仰、節(jié)日慶賀等方面盡管存在差異,但他們能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共同發(fā)展,回漢節(jié)日一起慶賀,婚喪嫁娶相互來往,大家同住一個村,孩子同上一所學校,同住一個宿舍,親如一家。
老人入住敬老院儀式
敬老院宿舍
為敬老院老人理發(fā)
回營村的回漢民族團結(jié)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tǒng)。翻讀《漫灣新村回營村志》,有一個相似的故事被反復提及:清朝同治年間,杜文秀反清起義失敗后,云南各地回民遭到清軍的大肆屠殺,云縣由于是杜文秀手下大將的老家,受到的牽連尤甚。但在那段殘忍血腥、風雨如晦的歲月,有部分回營村回民在漢人兄弟的幫助下活了下來。
在村里老人的記憶里,如今回營村馬布兩姓回人分別是由爛泥塘漢人施王兩家藏下來,因此躲過一劫。后來施家恩人未婚、孤身一人,馬氏后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便把施家老人接來一起生活,養(yǎng)老送終?;貭I清真寺管委會主任布越軍也有個類似的故事:“我家高祖叫布重朝,老人口耳相傳下來,說當時的情況非常殘酷,整個村子幾百人被殺得就剩幾個人。當時還是少年的他在被追捕的時候,是漢人兄弟給他腰上別了個煙鍋(按教義,回族不能抽煙),騙前來剿殺鎮(zhèn)壓的清兵他是漢人,這才幸免于難。所以重視民族團結(jié)是回營村的傳統(tǒng)了?!?/p>
近年來,和全國各地一樣,回營村當?shù)厍嗄甏蠖嗤獬鰟?wù)工,留下了許多老人留守家中,過著非常孤寂的晚年生活。云縣雖然敬老院不少,但是專門對回族開設(shè)的敬老院還是空白,由于回族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上與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使得回族老年人進敬老院成為一個難題。
為了弘揚敬老、養(yǎng)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給當?shù)乩夏耆藙?chuàng)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管委會積極向當?shù)攸h委、政府反映情況,打算在清真寺里籌建一所回族敬老院。
“一開始我們說要建養(yǎng)老院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說這很難辦的,你們做不到?!辈荚杰娬f:“但我相信黨委、政府一定會關(guān)心我們的,只是我們不能光是等和靠,要自己先動起來。”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管委會開始多方奔走,不僅得到了漫灣鎮(zhèn)黨委政府的關(guān)心支持,這件善舉還調(diào)動起了全村人的積極性。每家每戶多則三四千元、少則千兒八百,湊出了5萬余元的工程起步資金。說到這,布越軍很感慨:“并不是家里有老人要住進來的人家才愿意出這個錢,而是全村都動員起來了,大家很團結(jié)。因為今天可能這家有老人,明天我家人也會老;今天是為了老人,明天就是為了我們自己。”
有了政府部門的支持,靠著村里人的團結(jié)努力,用螞蟻搬家的精神,敬老院一點一點成型。而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建設(shè)回民敬老院時展現(xiàn)出來的精氣神,又感動、帶動了更多的政府幫扶和社會力量。2015年1月,以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以及廣大穆斯林群眾散“乜貼”(心愿)、捐功德為主,各級黨委、政府給予一定補足的情況下,云縣漫灣鎮(zhèn)新村回民敬老院正式啟動建設(shè)。經(jīng)過歷時1年多緊張施工,功能齊備的敬老院于2016年5月2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我們邊做邊向政府部門匯報,每隔一段時間有領(lǐng)導來視察,看到這種欣欣向榮的變化,他們都會很感動。有個領(lǐng)導夸我們‘寺小事不小’?!笨粗缃褚殉蹙咭?guī)模的敬老院,布越軍臉上滿是自豪。
我們到訪漫灣新村回民敬老院時,恰好是其正式運營1周年。如今的回民敬老院占地2.86畝,總建筑面積1070平方米,共設(shè)置40張床位,并配套建設(shè)有餐廳、食堂、電視室、禮拜室、閱覽室、活動室等,總投資達260多萬元。該敬老院的建成,將使當?shù)厮谢刈謇先硕伎梢匀胱∑渲校瑫r,還可以接納云縣境內(nèi)部分困難留守的老人來這里安享晚年。
據(jù)介紹,在敬老院的管理上,這里也有別于其他敬老院的管理模式。該敬老院由漫灣新村回營清真寺管委會實行自我管理,所需錢物由社會各界愛心資助和各地穆斯林群眾功德捐散、抽“天課”錢(濟貧款)作為保障,對入住的老年人飲食起居實行免費照料。同時,實行入住老年人生活起居互愛互幫,年紀輕一點的照顧年紀大一點的,身體硬朗一點的照顧身體差一點的,使敬老院在愛心延續(xù)中得到發(fā)展。在老人的精神生活方面,敬老院還會組織老人參與“和諧寺觀教堂”創(chuàng)建,邀請大家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新時期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guī);組織老人和村民上法律課,教育村民遵守法律、法規(guī),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穩(wěn)定等等。
村里的老人對敬老院非常歡迎。89歲的回族老人何玉英就說:“黨和政府對我們回族老人實在是關(guān)心,我們村里的后生對贍養(yǎng)老人的這份心很難得。活在這個年歲,我感到很幸福?!?/p>
布越軍告訴我們,敬老院建起來了,而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力量的幫助他們打算繼續(xù)傳遞下去?!熬蠢显翰皇菓{誰的一己之力,大愛需要傳遞。下一步不只是云縣和臨滄市的困難留守回族老人,如果其他民族兄弟有同樣的需求,我們也會盡己所能去幫忙?!?/p>
青山深處有人家,清真古寺展芳華。在積極應(yīng)對老齡化問題,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使敬老、養(yǎng)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發(fā)揚光大的當下,云縣漫灣鎮(zhèn)新村回營清真寺管委會主要依托社會力量建設(shè)敬老院之舉,已然成為一種大膽、有益、成功的探索。
(責任編輯 趙芳)
(本文部分圖片由臨滄市民宗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