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娜
內容摘要: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我校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將捐資修建雙鳳橋的王氏兄弟,擅長的“鳳英劍”、“鳳陽劍”劍術納入學校體育劍術課程,以“劍魂”勵品、“劍風”促學、“劍禮”善行、“劍技”強能為目標,打造學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劍術美育綜合課。
關鍵詞:傳統(tǒng) 劍術 美育 課程
本課程的建設,是增強學生力與美感受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君子之風和謙遜有禮等感性素質重要途徑。美育不僅涉及有關的藝術知識,它還同一個人的形式感受能力、情感狀態(tài)、深刻的理解力,以及長期的藝術修養(yǎng)有關。劍,作為中國傳統(tǒng)武術器械之一,仗劍走天涯是武之俠義,起舞弄清影乃文之瀟灑?!半p鳳劍”所昭示的“內外兼修、文武雙全”的精神,與現(xiàn)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主旨一脈相承。
一.民族傳統(tǒng)體育劍術美育綜合課程背景介紹
劍,素有“百兵之祖”、“百兵之君”之美稱。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我校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將捐資修建雙鳳橋的王氏兄弟,擅長的“鳳英劍”、“鳳陽劍”劍術納入學校體育劍術課程,以“劍魂”勵品、“劍風”促學、“劍禮”善行、“劍技”強能為目標,內外兼修,打造學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劍術美育綜合課。
二.民族傳統(tǒng)體育劍術美育綜合課程主要內容
1.體育劍術美育核心課程
1-6年級,每周開設一節(jié)劍術課,讓劍術進課堂、進教材、進課程。從“劍技”賞技能精湛之美,從“劍風”品學風正氣之美,從“劍禮”育善行高尚之美,從“劍魂”勵品質堅毅之美,全面開展美育核心普及課程。
2.體育劍術美育特色課程
在劍術美育核心課程普及的基礎課程上,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開設劍術社團活動,再由學生特長發(fā)展的需要,組建鄉(xiāng)村少年宮劍術特長訓練隊,構建三級劍術課程,打造學校特色劍術美育課程。同時整合音樂、美術、語文、書法、品德等課程,通過畫、唱、誦、寫、思等系列活動,建構以民族傳統(tǒng)體育劍術為核心的美育綜合課。
3.體育劍術美育延伸課程
文化浸潤,打造劍術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劍墻,讓學生置其景而修其身;挖掘劍文化,成立劍禮院,打造劍文化為主題的班級文化,使學生更好的承百年底蘊,沐劍氣書聲。
三.實施路徑
(一)城鄉(xiāng)結合,多方聯(lián)動
1.高校聯(lián)動。以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部的專家共同組建成師資團隊,為學校師資隊伍的快速成長提供強大的師資力量。目前,工作室教師人人都能進行“雙鳳劍”套路教學,在領略中華武術(劍術)璀璨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修養(yǎng)。
2.館校聯(lián)動。聘請北碚區(qū)文化館的劍術專家到學校進行指導,共同研究劍招劍式,開創(chuàng)適合兒童的劍術,既可鍛煉學生的健康體質,又培養(yǎng)學生成為“俠客、俠女”的習劍熱情和堅韌敏捷的品質。
3.聯(lián)盟互動。以西大附中武術聯(lián)盟牽頭,開展深入劍術交流活動。在武術聯(lián)盟中,積極參與,研討互動,在交流中,展示學校劍術特色,學習優(yōu)秀經驗。
4.多元練習。學校根據實際的情況和特點,結合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多形式實施教學:在體育課課堂(每班每周至少一節(jié));大課間集中訓練與展示;劍術社團學習與研究;鄉(xiāng)村少年宮內學習;特長隊比賽等。
5.練賽結合。注重實踐體驗,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學校去年開始組隊參加市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丙組)、市大中小學生武術比賽。
(二)學科整合,整體打造
堅持以生為本,立足于劍技的傳授、劍禮的習得、劍風的形成及劍魂精神的浸潤,旨在鍛煉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堅強意志,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在體育課中,劍術學習彰顯力量與美的結合;舞劍的打擊樂器、音樂伴奏走進了音樂課堂,并在單一的傳統(tǒng)伴奏樂基礎上形成了多套不同節(jié)奏、不同套路的伴奏音樂,氣勢更加雄渾,激昂;美術課堂上,學生畫劍、剪劍、設計“雙鳳劍”的藝術造型情緒高漲,創(chuàng)作出了豐富多彩的繪畫、剪紙等藝術作品;語文課中,孩子們學習“雙鳳劍”的典故,講劍的故事,寫劍的精神等等,受到“雙鳳劍”人文精神教育,增強了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懂得感恩、勤勞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綜合實踐學科的“雙鳳劍”博客制作,科技學科的“雙鳳劍”制作與造型設計,書法學科的書寫劍魂、劍風、劍禮等。
四.保障制度
1.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配齊美育教師,確保美育教師結構比例符合美育教學實際需要并保持美育教師的相對穩(wěn)定。建立美育教師協(xié)同培養(yǎng)機制,促進美育教師培養(yǎng)、培訓、研究和服務一體化,保證每位美育教師培訓交流學習機會。
2.完善評價制度
學校利用《健康人》評價手冊,對學生的美育學習進行適時評價,引導學生發(fā)展。同時,制定美育教師評價制度,每學期對美育教師進行質量多元抽測,保障美育教學的質量。
3.落實經費保障
每年學校將美育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保障開展學生藝術活動、發(fā)展特色項目、開發(fā)課程資源、及時補充和更新設施設備、培訓教師等,支持學生合唱團、舞蹈團、美術、書法及樂隊建設。
參考文獻
[1]粟高燕.《論學校美育體系的創(chuàng)新》[J];教育探索;2002.10
[2]袁濟喜.《傳統(tǒng)美育與當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