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益
摘 要:本文通過在高中體育選項教學中體育藝術類選項課程的設置,團體操排練和表演的特點,并結合該校體育節(jié)開幕式團體操的表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團體操的排練與體育藝術類選項課內容上結合,同時也有針對性的設置課程內容與團體操表演形式。對在日常選項教學中如何完成整場團體操的訓練與表演提供實質性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藝術類選項課;團體操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3.007
一、團體操與體育藝術類選項課概述
1相關概念
團體操是一項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綜合性的集體表演項目。它以體操為主體,包括各種各樣的體育、藝術形式。動作造型、隊形圖案和藝術裝飾(音樂、道具、服裝乃至背景、場景、燈光等)是其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團體操的規(guī)模少至幾十人多達成千上萬人,在大的場(館)中進行表演,堪稱廣場體育藝術。
體育藝術類課程主要指健美操、舞蹈、藝術體操、體育舞蹈、形體訓練、街舞、搏擊操、有氧拉丁操、踏板操、啦啦操等體現人體健康美、運動美和造型美的,具有高度藝術性觀賞性和鍛煉價值的體育課程。體育藝術類課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起到體育、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三重功效。
2高體育藝術類選項課與團體操特點
2.1高中體育藝術選項課特點
2.1.1藝術性較強
體育藝術類課程所涉及的項目都是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項目,在中學開展也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體育藝術類課程作為體育課中形體練習最為有效的體育項目,也深受學生喜愛。高中學生仍正處于青春發(fā)育階段,而體育藝術類項目在塑造形體、增強學生心肺功能、培養(yǎng)藝術氣質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2.1.2課程內容多樣
高中學生還處于青春階段,很多方面處于對新生事物的學習階段,雖然對于體育藝術類課程有很大興趣,如果課程內容太過單一,容易使學生產生單項的審美疲勞,應依次在課程中盡量安排多樣的體育藝術內容進行學習。
2.1.3選項教學,學生上課分散
高中體育選項課,由于學生多,項目多,學生上課以所學項目班為單位進行分班教學,因此一個年級可能有好幾個班,所以同一個項目的學生不能在同一時段上課。
2.2高中團體操及其特點
2.2.1宣傳校園文化
校園團體操通常作為校園活動重要的表演內容,特別是在學校運動會開幕式上的演出,在宣傳校園文化、體現學校體育文化特色、表演特定主題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
作用。
2.2.2培養(yǎng)團隊精神與良好意志品質
校園團體操作為大型表演,其參與人數眾多,動作要求整齊劃一,同時還有多種波浪或者多人的配合動作,在培養(yǎng)團隊合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團體操排練過程中無論從動作表演還是到集體配合都要求每個參者認真到位,既要求動作整齊有力,又需要跟音樂配合嚴絲合縫,不能有絲毫馬虎與懈怠,為保證最后的演出效果,可能需要數次的排練,每次的排練與最后的演出需要學生們付出體力與精力。因此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2.2.3排練時間短
團體操作為大型的表演,有大量的集體配合動作,因此必須要有充分的合作排練時間,才能保證表演效果。但普通高中生學業(yè)較重,如果抽調大量的課外時間進行排練,這樣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會具有一定的壓力,不能抽調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排練,只能縮短課余排練時間。
2.2.4大型表演活動欠缺
高中及之前階段,學生學習都相當緊張,且學生個體個性較鮮明,對于集體表演活動的參與較少,
2.2.5學生接觸體育藝術類表演項目較少
高中之前,學生們學習任務也較為繁重,體育中考項目練習在體育課上占據了很多的時間,體育藝術類項目學習也較少
3團體操與體育藝術類選項課開展的必要性
團體操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大型文藝表演方式,其豐富多彩的內容與宏大壯觀的場面,在中學校園開展,無論對于校園文化的宣傳、藝術氣質的培養(yǎng)、團隊合作品質的鍛煉都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
普通高中運動會開幕式團體操表演旨在宣傳學校辦學特色及校園文化,其表現形式往往是以體育藝術的方式進行表現。體育藝術類選項課的內容都是表演類項目,非常適合作為開幕式內容,只要選擇好合適的內容并做好設計編排,作為開幕式表演將是非常合適的。
二、體育藝術類項目與團體操排練相結合的方法
充分利用課上的時間,將表演內容在各個選項班,課堂上進行排練,最后集中進行組合演練 。
1針對性的課程設置
高中選項課中的體育藝術類選項課,如果單一的健美操或者體育舞蹈、街舞等,在長期的授課中難免會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因此在設置內容時就應該做到相對豐富,包含體育舞蹈、健美操、街舞等多種體育藝術運動形式;其中還可以加上團體操的內容,如各種配合的波浪,隊形變化等內容。主要體現了內容的豐富性。
2針對性的團體操方案設計
在進行團體操表演前的數周就要根據當前要表現的主題進行設計,主要是動作設計、隊形變化、集體配合以及圖案表現等。整個表演風格根據主題進行設計,其中必須考慮學生以及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對動作的詮釋和把握,隊形變化是否巧妙,集體配合是否復雜等。
3借助多媒體實施有效分段教學
表演方案確定后,將整個表演按時間分成若干個段落,課堂上分步驟的實施高效教學。在分段教學之前給同學們直觀的表演區(qū)域的平面,這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條件的可以借助航拍設備將表演區(qū)域拍照后投影出來,讓學生建立整體感。
4按班“分區(qū)”教學
團體操表演人數眾多,場面宏大,可能需要一個年級甚至兩個年級的選項班學生參與,而這些學生的體育課時間不能集中在同一時段,只能分開教學。這時我們可以根據隊形變化以及集體配合需要進行“分區(qū)”教學。所謂“分區(qū)”就是將整個表演隊形按照平面分成若干的“區(qū)”,每個選項班一個“區(qū)”,做好自己所在區(qū)域的動作以及隊形變化。endprint
三、教學實驗檢驗
1、對象:
某校高二體育藝術類(體育舞蹈)選項班學生500人,共四個選項班。
2、實驗方法:
500名體育藝術類課上的學生作為運動會開幕式團體操表演的演員,只在體育課上進行排練,最后在開幕式前運用課余時間合練一次,最后在開幕式上進行表演。
3、實驗過程
5周時間,每個班共10次課。1次合練。整個表演時長為8分鐘,其中包含了單個動作、依次動作、波浪,其中需要集體配合的動作有4處;隊形共有10次變化。
4、實驗步驟
第一步:確定表演方案
選項班日常教學中的啦啦操為基本元素,整個表演分為5個段落,因為四個選項班,將整個平面區(qū)域分為“田”字格4片區(qū)域,每個選項班一個區(qū)域,單個動作都一致,需要有依次動作、集體配合、隊形變化時每個區(qū)域根據整體表演方案在課堂上進行學習排練。
第二步:確定排練進度
合練一次,主要合練最后的圖案部分與集體配合連接處。
第三步:問卷調查
對參與學生與觀看觀眾進行問卷調查,內容涉及課程設置、上課與排練的高效性、學生最后的表演效果等方面。學生問卷發(fā)放300份,回收263份;觀眾問卷發(fā)放100份,回收100份。
5、信度與效度檢驗
對專家的評定結果進行內部一致性檢驗,內部一致性系數a=0.53,信度較高。
實驗中主要對學生的參與興趣、團隊合作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采用了問卷的方式,對部分調查對象進行了二次抽樣調查,調查結果相關系數分別是0.91,0.94,均大于0.9,達到統計檢驗標準。
6、結果
整場表演順利進行,非常成功,前期準備充分,在有效的課堂時間高效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6.1課程設置,全面多元
學生對體育藝術類選項課的多種類運動項目有興趣,不同的體育藝術類項目能夠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對團體操中的波浪動作、集體配合等動作語匯也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6.2備課充分,注重時效
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不同班學生所要表演的內容部分進行針對性的準備,課堂上進行高效的教學,在短時間內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
6.3演出精彩,配合默契
做好前期的準備與計劃,嚴謹的課前準備與高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順利完成團體操表演。
7、實驗結論
團體操在體育藝術類選項課上實施,在有效的時間里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可以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
四、結語
1、體育藝術類選項課課程設置要多元,團體操內容列入到課程教學當中,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多樣的表演類運動項目,在鍛煉和塑造形體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從中建立大局觀和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2、讓同學們提前了解整個表演流程與隊形變化,建立表演“整體感”。使同學們在排練過程中始終明白自己所在表演區(qū)以及具體表演內容。
3、按照表演方案區(qū)域“分區(qū)”排練授課,在選項課上進行團體操“分區(qū)”排練,可以在人數相對較少的時候有效進行局部區(qū)域排練,避免了人多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時間上的不高效。
4、根據學生能力與所掌握技能進行編排設計整場表演內容,方案確定后,做到“輕易不改動”。
5、根據表演方案,做好教學進度計劃,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每節(jié)課按照不同選項班的動作、路線以及配合動作,進行針對性授課,提高課堂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黃寬柔,周建社主編.健美操團體操[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黃寬柔.團體操高效訓練模式的探索與構建[J].中國體育科技,2014第6期
[3]申蕾.高職院校體育藝術課程的調查與分析--以廣東省5所高職院校為例[J].青少年體育,2016年6月刊
[4]梁青,張新吾.高中生體育藝術類課程現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7年10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