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會
語音、詞匯、語法是學習外語的三要素,其中,語音處于首要位置。如果語音掌握不好,詞匯和語法的學習也就無從談起。為了讓小學生順利完成小升初銜接,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我們有必要進行專門的語音教學研究,比如,引入自然拼讀法。
那么,什么是自然拼讀法呢?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來說,自然拼讀法是學習英語讀音和拼字、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力的教學法。對于非英語母語的學習者來說,自然拼讀法是學習發(fā)音規(guī)則和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它包含理解字母“音”和“形”之間最直接的關系,并能解讀或拼讀單詞。筆者認為,以三年級為起始年級的學生,學習自然拼讀法最適宜,經過四年的系統(tǒng)學習,能準確掌握語音、語調,養(yǎng)成正確的語音習慣,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當然,如果條件不允許,從四、五、六任何一個年級開始學習自然拼讀法,都為時不晚。
實踐證明,自然拼讀法能有效利用英語單詞和漢語拼音的共同之處,使學生易于接受,這改變了“字母+字母音+國際音標+詞義+記憶”的傳統(tǒng)教法,直接精簡為“單詞+詞義”,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記得快且不易遺忘。掌握了自然拼讀方法后,學生的語言技能還能促進其他技能的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立竿見影地提高。
當然,自然拼讀法的聽、說、讀、寫等,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拼讀規(guī)律,而不是掌握語篇的內容。因此,其評價標準是看學生能否自主朗讀文本或聽音拼寫單詞。它只是一個工具,和單詞的詞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即使學生會讀所有的單詞,也不一定了解單詞的意思。因此,掌握了自然拼讀法、會讀單詞只完成了單詞識記任務的一半,單詞的意義還需要再鞏固記憶。另外,自然拼讀法只涵蓋了80%的符合拼讀規(guī)律的單詞,其余20%比較特殊的、不符合拼讀規(guī)律的單詞,還需要教師及時補充指點,學生長期學習積累。
學習自然拼讀法,需要處理好四種關系:
一是自然拼讀法和26個字母的關系。自然拼讀法是一種方法,26個英文字母是構成詞匯、句子的基本元素,二者性質不同。無論采用哪種學習方法,都要先認讀26個字母。
二是自然拼讀法和國際音標的關系。國際音標是非英語國家自編的一套標注英語單詞的知識系統(tǒng),這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是看不到的。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只有科普版和人教版的教材在課后單詞表上顯示了國際音標的內容。這反映了編者一種折中的態(tài)度,希望將這兩種方法進行互補。不可否認,國際音標涵蓋面全、準確率高,但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同時掌握兩三套語音系統(tǒng),恐怕只是一種愿望。
三是自然拼讀法和漢語拼音的關系。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掌握漢語拼音后,已經初步形成了用拼音朗讀和拼讀的能力。另外,漢語拼音中有60%的內容和英語的輔音、元音、字母組合有較高的相似度,如果能充分利用這60%的內容,學生的語音學習就能收到輕負擔、高效率的成效。
四是自然拼讀法和聽寫能力的關系。自然拼讀的教學目的有兩個:見詞能讀,聽詞能寫。學會拼讀只完成了自然拼讀的一半教學任務,聽寫是對拼讀的有效補充和提升。聽寫可以從簡單到復雜,比如先聽寫單個輔音、元音,再到字母組合、輔元結合、整個單詞。要注意循序漸進,切忌急于求成。
(責 編 東 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