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水
【摘 要】從機場建設的過程可以看出,項目前期工作是機場建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必須符合國家基本建設程序的要求,是項目合法性和投資決策前不可缺少的步驟。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滯后,前期方案研究深度不夠,將直接影響項目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管理,實現(xiàn)投資決策科學化,充分融入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有利于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論文針對機場建設前期工作難點問題進行研究討論 ,重點分析了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有效的對策建議,從而保障機場建設前期工作的順利開展。
【Abstract】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irport, the pre-project work is a critical part of airport construction. The pre-work of airport construction projects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of the state,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step before the project legality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The early work of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project lags behind, and the research depth of the preliminary scheme is not enough, 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ollow-up work of the project. It is helpful for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k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scientific and fully integrate into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 integ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vious work,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preparatory work.
【關鍵詞】機場;前期工作;建設;建議
【Keywords】 airport; previous work; construction; advice
【中圖分類號】TU984.1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8-0042-02
1 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機場公司通常定位為公益性企業(yè),承擔著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國家財政部、民航局在制定收費政策時,對機場定性為公共基礎設施。機場的效益更多體現(xiàn)為社會效益以及對地方經濟和就業(yè)的拉動。隨著全國經濟增長繼續(xù)保持較快發(fā)展速度,機場規(guī)劃建設必須“科學規(guī)劃、適度超前”,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航空業(yè)務量增長、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智慧機場的需要。
結合機場公司與地方政府職責劃分,機場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可以認為是項目進場施工前的所有準備工作(新建機場選址除外),不僅包括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核準)、總體規(guī)劃、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還涉及發(fā)改、空軍、規(guī)劃、國土資源、環(huán)保、水利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因此要做好前期工作,必須加強與政府匯報溝通,熟悉相關工作流程,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政策、規(guī)定。
項目前期工作做得好, 能夠合理確定項目規(guī)模、 采用適宜工藝技術、 有效防范項目風險、 控制項目投資、保障項目建設與運營銜接更加順暢,促進項目順利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開展的深度、精度和質量水平,對項目建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只有深入、細致、全面地做好前期工作,充分聽取和合理采納航空公司、其他駐場單位及機場公司運營單位的意見,使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真正融入前期工作中,才能有效推動項目順利實施和使用。
2 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前期工作任務艱巨,審批程序繁重
機場建設項目主要分為新建機場項目和機場改擴建項目兩類。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關于下放部分交通項目審批權限和簡化審批程序的通知》(發(fā)改基礎[2015]2933)文件,機場改擴建項目(增建跑道除外)下放省級政府審批。
在開展新建機場項目前期工作時,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階段程序最為復雜,所需時間較多。經初步統(tǒng)計,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時需提供以下17項前置要件:可行性研究報告請示,可行性研究報告,預可研批復,水土保持評價意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意見,地震安全性評價意見,壓覆礦產資源評價報告,環(huán)境影響評價意見,電磁環(huán)境測試報告,社會風險穩(wěn)定評估意見,節(jié)能減排評估報告,土地預審意見,文物考古評估報告,規(guī)劃選址意見書,空域規(guī)劃、飛行程序、PBN程序、飛機性能程序,可研評估報告,行業(yè)意見。因新建機場項目建設紅線范圍,地形地貌等不確定因素,部分前置要件需由國家相關部委審批。因此,新建機場項目在開展前期工作時工作量大、審批周期長,涉及國家相關部委、軍方、地方相關部門等,需要協(xié)調的部門多、協(xié)調難度大。endprint
2.2 項目征地拆遷推進難度大
機場建設項目涉及征地拆遷面積大、拆遷人數(shù)多,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因安置補償問題不能協(xié)商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導致“釘子戶”數(shù)量也不斷增加,經過多次協(xié)調溝通后仍然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只能按照法律程序辦理,但均需較長時間,且容易激化社會矛盾。由于機場建設項目包括新建航站區(qū)、飛行區(qū)和配套區(qū)等,建設區(qū)域大,工期緊,在開展項目“三通一平”方案時通常要統(tǒng)籌考慮全場土石方平衡。在計劃基礎開挖施工時,盡量減少外運進、出的土石方量的工作,不僅關系土石方費用,而且對現(xiàn)場平面布置有很大的影響。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因施工區(qū)域存在未拆遷戶或受村民阻撓,導致整個項目進度嚴重受阻。
2.3 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未能完全融入項目
回顧我國機場建設的實踐情況,由于多方面因素,導致機場建設容易出現(xiàn)與機場運營脫節(jié)、運營不順暢等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工程前期建設方占主動,運營方后期被動接受,造成功能欠缺、反復修改設計、運營成本高、運營效率低、旅客出行和駐場單位工作不便、商業(yè)布局不合理等,而這些問題的產生,本質上是由重建設、輕運營的建設思路引發(fā)的。
當前,大多數(shù)機場建設項目對工期要求極高,為了趕進度,建設單位開展前期工作以及與運營方溝通確認建設、運營需求的時間少,運營方不能充分介入項目預可研、可研、總體規(guī)劃和設計中,缺少科學論證,造成需求不具體、不明確,有的直接借鑒其他機場的做法,在運營時很可能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后果。
3 加強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對策
3.1 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協(xié)調,積極爭取政策支持
機場作為公共基礎設施,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符合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機場公司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時,應結合項目的特點,提前預判項目的難點、卡點(如審批程序多、時間長,征地拆遷區(qū)域廣、難度大,政府資本金比例低等),并及時向各級政府匯報溝通,爭取理解和支持,為機場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建設環(huán)境,為建設設立便捷的綠色通道機制,從而既提高項目前期工作審批效率,降低征地拆遷難度,又可爭取更多的政府資金投入和相關政策支持。
3.2 結合機場發(fā)展,做好規(guī)劃銜接
結合機場未來發(fā)展,機場公司在編制總體規(guī)劃時,應充分征求政府規(guī)劃部門意見,保持與地方政府密切溝通,將機場總體規(guī)劃納入地方城鄉(xiāng)總體規(guī)劃中,通過一定的形式將機場總體規(guī)劃用地嚴格控制起來。同時,結合機場運行的特殊性,積極尋求政府規(guī)劃部門、建設部門以及相關部門支持,在編制各區(qū)域規(guī)劃及建設時,充分考慮限高問題,切實保護好機場周邊凈空。
3.3 積極將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完全融入項目前期工作
實施建設運營一體化,需要理清三種關系,即建設與運營的關系、機場建設機構與機場管理機構的關系、機場建設機構與其他運營單位(航空公司、空管、聯(lián)檢單位、駐場單位等相關利益方)的關系,關鍵是要對建設與運營實行統(tǒng)籌協(xié)調管理。
為實現(xiàn)建設運營一體化真正融入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中,應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組建建設者與運營者共同參與的專業(yè)化項目管理機構,主要職責是代表項目法人統(tǒng)一指揮工程各項工作,對項目前期工作、運營對接、建設實施等負責。運營者要有效參與項目前期工作,建設專業(yè)技術骨干最好從運營人才中選拔,參與建設后再回到運營中去,相互滲透、相互融合[1]。
建設單位和投資主體組成的業(yè)主平臺和相關運營單位組成的用戶平臺要形成聯(lián)合工作機制和緊密協(xié)調機制,使運營單位等用戶全過程持續(xù)參與工程建設的協(xié)調合作。實現(xiàn)專題協(xié)調,加強信息通報,確保信息傳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構建無縫化溝通交流平臺。
4 結語
機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作為項目投資決策的前提和依據(jù),是基本建設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復雜而又困難的工作,需要我們加強企業(yè)與各級政府的溝通和合作,同時也要重視與運營單位的溝通協(xié)調,將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在前期工作中落地,確保前期工作高質、高效、高速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陳金倉.民航機場建設運營一體化:理念與工程管理策略[J].中國民用航空,2014(5):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