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魯?shù)婪颉ぐ⒍骱D贰端囆g與視知覺》一書中作者對運動理論從時間、方向、速度、力以及舞蹈和戲劇等方面做了一番梳理和分析,強調了運動是最容
易引起視覺強烈注意的現(xiàn)象,并指出在藝術領域中,運動將會大大加強“抽象”藝術的直接表現(xiàn)力,一種沒有運動的形式排列,只不過能使眼睛愉悅而已。而作為東方的抽象藝術的書法恰恰是以運動為基礎和表現(xiàn)形式的藝術,在西方美學理論中一直不被重視或者缺席,本文以阿恩海姆的運動理論來解讀書法作品中的運動想象。
關鍵詞:運動;書法;藝術實踐
一、書法中的運動現(xiàn)象
在藝術門類中,繪畫可以從結果中找到結果,音樂從過程中找過程,書法可以在結果中找到過程,即是從空間中找出時間運動,藝術中的運動無疑是人體的軀體運動通過藝術媒介作用到作品中,書法就是通過手的運動使毛筆作用到宣紙上,把力轉換成書法中的線條,以體現(xiàn)運動,書法中運動的描寫可以在歷代書論中隨處可見,如王羲之在《筆書論》中的“每作一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矣”,笪重光的《書筏》中有言“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將欲轉之,必故折之,將欲掣之,必故頓之,將欲伸之,必故屈之”,蔣和《書法正宗》中“力注筆尖,和平出之”等等。書法中的運動不但要有力而且還要節(jié)奏,在運動中同時對字的間架結構、章法布局,氣息流動做到統(tǒng)一而有變化,即是阿恩海姆的平衡理論在書法中表現(xiàn),書法在運動過程中所要做的平衡不是平正或者均衡,而是在不平中取得平衡,在欹中求正。
隨著第一筆的開始,線條便在宣紙上留下墨線,形成文字,到最后一筆的完成,手的運動停止了,文章也隨之完成,在蓋上印章后一副作品呈現(xiàn)了出來,靜觀書法作品,其中的運動并沒有停止,它隨觀看者的眼睛的運動,再次運動起來,即是前面所說在結果中再現(xiàn)了時間運動,不管何時何人觀看都會有這種運動,高超的書法家甚至還可以讓人感到“無不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之時”是奇妙感覺, 阿恩海姆在書中指出運動是有復雜度的等級,即是有簡單的,有復雜的,一個復雜的活動路線,其實也就是它的活動操縱力造成的復雜的式樣,支配復雜行為的作用力比支配簡單勻速的運動的作用力要更加復雜,因為其中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兩種力量在每一時刻的相互交替,相互轉變。書法中的運動不止手的運動,有時在實踐活動中還有肘和手指的運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現(xiàn)象,需要肘、手和指的不斷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書寫大字時的轉與折的時候,更是將肢體的運動發(fā)揮到極致,值得注意的是書法中的運動不是簡單的線條沿著既定的方向運動,而是在線條完成運動后對字內空間和章法的影響,對字內空間的影響主要在對原有字內的“白”進行重新的規(guī)劃和結合,造成一種內在的張力,內在的張力又會反作用于字的結構,進而對視覺和感覺形成美感,歷代的書家十分重視對字內空間的改變,從書體的不同到每個人的書法習慣,都不斷的對字內空間進行著完美的追求,如有的除了避諱以外,字的點畫還一再出現(xiàn)了繁則減除的現(xiàn)象,如:張書“盛”字,王書“懸”字,去下一點改“血”從“皿”;疏當補續(xù):王書“處”字、“神”字,皆加一點等等。體現(xiàn)了藝術之上的立場,同一個字還會有很多種寫法,即不同的運動方式,也會對字的內部空間造成影響,歷代書法家都有自己的用筆運動方式,這種方式我們在很多年后從字帖、刻碑中看的一清二楚,在自己對經典的不斷臨習中,可以學習古人對字的把握,當我們觀看的時候還會思考他為什么這么運動,搞清楚之后,都會為這“絕技”驚嘆,因為我們能從一副作品中看出它的韻趣。
二、運動在書法中的意義的擴展
(一)、書法中的運動是抽象的萬物
蔡邕《筆論》“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確立了書法不僅用于使用,而且是抒發(fā)感情的一門藝術,并后將書法的運動比喻為萬物,這種比喻在古代書論中十分常見,如索靖《草書勢》“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fā),若舉復安。蟲蛇虬蟉,或往或還,類婀娜以羸羸”等等。雖說在以后這種比喻被人說是“征引迂遠,比況奇巧”但書法能表達萬物的本質屬性,卻不曾被否定過,這也是中國書法千百年來生命力旺盛的原因。
(二)、“勢”的產生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于“勢”這個字有一個解釋:勢,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xiàn)出來的趨向。書法中的“勢”是可感不可視的,隨著線條的運動,尤其是線的方向會造成勢的產生,勢就是運動的延伸,如果說能被我們看到的實的是墨線,而看些墨線延伸的地方就會形成勢,這是運動在其他藝術門類中所不及的,在阿恩海姆的《藝術與視知覺》中,動意味著周圍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而有了變化,就應該適應這種變化,書法是一種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就是在時間的展開中不斷的維持整篇的平衡,在書寫中時刻要注意字勢的把握,而字勢就是在運動中形成的。
綜上,書法藝術以二維線條來抵制三維空間的存在,強有力地抑制具體物象的介入,結晶了人類賴以從紛亂的世界中得以情感宣泄的特有的抽象表現(xiàn)形式,是書法的運動是一種流動的、活生生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xiàn)力的美,使得書法藝術成為“有意味形式”,而一般形式的美是僵硬的、靜止的、程式化的和失去現(xiàn)實生命感的東西,是無法與書法媲美的。
參考文獻:
[1]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C].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
[2]周俊杰.書法美學論稿[M]. 鄭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477
[3]陳振濂.書法美學[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簡介:張黎,1993年生,女,漢族,河南安陽人,河南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學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