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峰+葛磊+趙宏延
摘 要:換熱器(蒸發(fā)器和冷凝器)是空調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性能的提高將促進整個空調系統(tǒng)能效的提升。針對空調系統(tǒng)常用的管片式換熱器,提出了增強它的傳熱性能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對空調系統(tǒng)的研制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管片式換熱器;傳熱性能;有效途徑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6.001
1 引言
冷凝器和蒸發(fā)器是空調系統(tǒng)中兩個重要的部件,它們的作用是實現(xiàn)不同溫度流體之間的熱量交換,通常又稱為換熱器。換熱器的換熱性能由換熱器本身的結構、尺寸、材料和工藝等決定。在空調系統(tǒng)中使用的換熱器結構主要有管片式、管帶式、平形流式、層疊式等,管片式換熱器以其獨特的優(yōu)點在家用空調、大巴車空調、特種空調等的制冷系統(tǒng)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增強它的換熱性能對提高空調系統(tǒng)的能效具有重要意義。
2 管片式換熱器的結構及特點
管片式換熱器的結構組成如圖1所示,它具有如下特點:
(1)管片式換熱器主要由銅管套上翅片組成,銅管一般為紫銅制成,翅片一般是以0.1~0.2毫米厚的鋁箔或銅箔制成,翅片間距為1.5~2.5毫米。將紫銅管穿上翅片,通過膨脹紫銅管使得翅片與銅管緊密接觸,加工簡單、工藝成熟、成本較低。
(2)由于管路為紫銅管,因而它具有較好的釬焊性、較高的機械強度及良好的耐腐蝕性和導熱性。它的兩端固定板可由3㎜防銹鋁板或1.2㎜不銹鋼板制作,安裝到系統(tǒng)后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使用壽命較長。
(3)管片式換熱器可做成多通路形式,可根據(jù)需要優(yōu)化管路布置,優(yōu)化制冷劑流量,提高空調系統(tǒng)的性能。
3 提高管片式換熱器傳熱的途徑
我單位經(jīng)過十幾年的管片式換熱器的生產(chǎn)和應用,對如何提高管片式換熱器的效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進步。
(1)采用新型的內螺紋管代替光管。換熱器中的銅管起著傳導換熱的作用,是換熱的最直接的方式,銅管本身的換熱性能直接影響空調器的換熱效果。采用內螺紋銅管將增大制冷劑側的換熱面積,減小傳熱熱阻,它的換熱性能與其齒形結構密切相關。
圖2為內螺紋管的剖面圖,管內的微肋數(shù)目一般為60~70,肋高為0.1~0.2㎜,螺旋角β為10°~30°。從換熱理論上來看,提高接觸長度,對提高管內蒸發(fā)傳熱系數(shù)幫助很大;提高留液面積,對提高管內冷凝傳熱系數(shù)幫助很大。因此,增加齒高、加大齒底寬、減小齒頂角等將使銅管的傳熱性能得到明顯的增強。
(2)采用新型高效鋁箔翅片。翅片的作用在于增加空氣側的換熱面積,從而提高換熱性能。
①采用復雜形狀的鋁箔翅片,有波紋型、百葉窗型、條縫型等。
在光直翅片換熱器中,連續(xù)穩(wěn)定的粘性層流層妨礙了氣體與翅片的換熱,波紋型翅片能夠破壞連續(xù)穩(wěn)定的層流層,所以換熱系數(shù)增大了。而開縫式翅片不僅破壞了連續(xù)穩(wěn)定的層流層,而且大大增加了通道中的紊流度,從而使換熱系數(shù)進一步增大,百葉窗型翅片就是在翅片上開翻邊槽,以此強化氣流擾動,增強換熱。
②對翅片表面性能的改進。鋁翅片在干濕交替的工況下工作時,其表面會形成氧化層粉末,影響換熱器的使用壽命。此外,當翅片表面溫度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將在翅片表面凝結,附著在翅片表面形成“水橋”,導致風阻增大,能耗增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內外已經(jīng)研制成功親水膜表面處理技術,在翅片上涂上親水膜,將減小水和翅片表面的濕潤角,使冷凝水極易從翅片表面流下,這樣在空調運行時換熱器就能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從而提高換熱性能。
(3)優(yōu)化管路設計。換熱器的流程布置會改變傳熱溫差的分布,會對換熱器性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采用最優(yōu)的管路連接方式能使換熱器有均勻的流動性和換熱性,以取得較高的換熱量。采用逆流程布置能使換熱量比順流程布置增加3%~4%。以下為兩個換熱器管路設計的實例:
①蒸發(fā)器的設計中可以將管路排列為少進多出(如4進8出)的方式,在制冷劑液態(tài)較多的前半部分采用較少的4路,充分發(fā)揮制冷劑流速快,換熱效果好的特點,在制冷劑氣態(tài)較多的后半部分采用較多的8路方式,有效地減小制冷劑的壓降。
②冷凝器的設計中可以將管路排列為多進少出(如13進7出)且在最后加過冷管(3進3出)的方式(見圖4),保證在前半部分(13根管路)使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有充分的冷凝空間,在后半部分(7根管路+3進3出6根管路)使制冷劑液體充分冷卻并具有一定的過冷度。
管路優(yōu)化設計的例子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實際的產(chǎn)品設計中做更多的研究。
(4)提高換熱器的加工工藝水平。管片式換熱器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如圖5所示。
在加工過程中對換熱器換熱性能影響較大的是脹管和烘干兩個工序,因此這兩個工序的工藝參數(shù)的制定將決定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性能。
①脹管過程涉及工藝參數(shù)的制定。脹管過程是在脹管機將內螺紋銅管膨脹,使銅管和翅片緊密結合在一起,翅片孔孔徑的尺寸和脹頭的外徑尺寸對脹管效果至關重要。銅管和翅片的結合程度越好,傳熱熱阻就越小,因此需要銅管外徑和翅片孔內徑配合時有一定的過盈量。但是過盈量過大會造成脹裂銅管的情況,這就需要制定合適的翅片孔孔徑的尺寸和脹頭的外徑尺寸。以直徑為φ7.94㎜,壁厚為0.43㎜的內螺紋管為例,設計翅片孔孔徑為φ8.32㎜,選擇脹頭的直徑為φ7.56㎜,脹管后銅管的外徑為7.56+0.43×2=8.42㎜,過盈量為0.1㎜,這種程度的過盈量恰好保證了翅片與銅管的緊密配合,又不會造成脹破銅管。
②烘干時工藝參數(shù)的制定。在將鋁箔沖制成翅片的過程中和脹管過程中會用到潤滑油,這些潤滑油殘留在翅片上會影響親水涂層的親水性,同時,銅管里殘留的潤滑油會影響焊接小彎頭的焊接質量,因此脹管后必須將換熱器放入到烘箱中烘干潤滑油。烘干溫度的制定非常重要,因為親水涂層對溫度有一定的限制,若溫度太高將會破壞掉親水涂層的親水性,但溫度過低又達不到烘干的效果。經(jīng)過我們的實驗,將溫度設定在100℃~120℃,烘干時間設定在50分鐘非常合適,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4 結論
增強管片式換熱器的換熱性能可以通過選擇新型銅管和翅片、優(yōu)化管路布置、提高生產(chǎn)工藝等方法來達到,這些方法的運用將提高空調產(chǎn)品的性能,產(chǎn)生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業(yè)正.小型制冷裝置設計指導[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08).
[2]尤順義等.新型小管徑內螺紋管在空調換熱器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6(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