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怡
“它與世界如此格格不入,誕生又有何意義呢?空遭人恥笑罷了。”“天啊,這多么令人贊嘆!”兩句話相去甚遠(yuǎn),卻時常成為同一事物在不同時代的標(biāo)簽。從備受懷疑到備受稱贊,新事物的發(fā)展總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只有擁有接受新事物的心態(tài)與能力,才能對它作出客觀的評價,才能放眼未來,預(yù)見世界前進(jìn)的方向。
“一個充滿無盡可能的世界,從此開始。”奔馳汽車的廣告語顯示了自己的高端定位。而回望歷史,當(dāng)卡爾·本茨制造出第一輛單缸三輪汽車時,人們還是愿意端坐在彰顯高貴的馬車上,嘲笑這“散發(fā)著臭味的怪物”。即便本茨的妻子親自駕駛這個“怪物”,行駛100多公里去看望父母,也未曾改變?nèi)藗儗ζ嚨膽岩芍?。而現(xiàn)在,奔馳已成為受人喜愛的世界著名汽車品牌,贊許聲一片。新事物的價值會在時光中抽絲剝繭般顯露,唯有懷一顆善于接受的心,方能捕捉其本真。
少一分對于新事物的懷疑,方能為它提供生存的空間,看到它令人贊嘆的一面。
失落,在希望與絕望的夾縫中,他悲嘆著;痛苦,在畫布與現(xiàn)實(shí)的深淵中,他掙扎著;燃燒,在嘲笑與懷疑的目光中,他堅(jiān)守著。然而梵高還是敗了,敗在世人冷漠的白眼中,敗在世人殘酷的懷疑里。而當(dāng)這新奇的種子終于開花,人們驚嘆于那灌滿陽光的向日葵、那旋轉(zhuǎn)出光芒的星空、那靜夜中默立的咖啡館……梵高從一個備受懷疑的“瘋子”,變成了令人贊嘆的天才!而這個天才卻早已帶著未曾被愛的遺憾,帶著無人理解的痛苦與悲哀,長眠于地下。悲哉!倘若人們多一分包容,少一絲懷疑,或許梵高就會擁有一個如畫一般燦爛的人生。
少一分對新事物的懷疑,是一種有遠(yuǎn)見的卓識,亦是一種放眼未來的氣度。
如珍珠,它點(diǎn)綴在祖國大陸的一角;似飛龍,它的發(fā)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耙粐鴥芍啤钡膭?chuàng)舉終使它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可誰又記得一國兩制曾經(jīng)飽受懷疑的過去?交接儀式上,英國人的沮喪中透著不甘與懷疑;舉國歡慶時,國人的喜悅中亦隱隱夾雜著些許不安——香港就在這一片懷疑聲中重新起航了。而隨著香港以鳳凰般的姿態(tài)傲然挺立于世界之林,那懷疑之聲漸漸地少了、退了,變成了由衷的贊嘆?!耙粐鴥芍啤睘槿祟惖恼螌?shí)踐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這是懷疑者目力所不能及的。
包容一顆種子的萌芽,方能收獲一片春花爛漫;包容一輪朝陽的初升,方能迎來光明與溫暖。一味地懷疑,愚如作繭自縛,會將世界的美好拒之門外。少一分懷疑,多一些包容,新事物的魅力方能融入生活,化為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