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下“粗放式”的閱讀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诖?,教師可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的題眼、細讀文本的中心句、細讀文本的精彩片段、細讀文本的重點字詞、細讀文本的特殊句讀來親歷文本細讀的精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多策并舉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08B-0099-02
文本細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抓手,它不僅能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在小學語文閱讀實際教學中,閱讀課儼然成了字詞講授、作者介紹、主題解析的“碎片式”知識教學,面對這樣的閱讀課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yīng)以文本細讀的閱讀方法為切入點,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益。
一、細讀文本的題眼
關(guān)于題眼的理解一般有兩種,一種認為:題眼是文章題目中提挈全篇、精煉傳神的字或詞;還有一種認為:題眼是文章的題目,它如人的眼睛,是全文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筆者認為,題眼不一定非出現(xiàn)在題目中,但它確實是文本中最重要的那個字或詞,它如一根絲線將文章中散落的珍珠一一串起來。因此,在小學語文文本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題眼,引導學生步步深入、逐漸領(lǐng)悟文本的主題思想。
比如,在講授《竊讀記》一文時,我發(fā)現(xiàn)“竊讀”二字就是本文的題眼,為了讓學生在抓住題眼的基礎(chǔ)上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問題:用“一次/一個( )的竊讀”為例,來談?wù)勛约鹤x完全文的感受。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這個教學活動,我先為學生展示了一個預(yù)設(shè)好的實例,即:一個(只看不買)的竊讀。當問題提出后,我指導學生認真自讀課文,點名讓學生發(fā)言,在發(fā)言的過程中,“竊讀”的意義逐漸豐富起來。學生給出了精彩的答案:一次(擔心害怕)的竊讀;一個(混入人群)的竊讀是一次(大雨掩護)的竊讀;一個(饑腸轆轆)的竊讀;一次(沉浸快樂)的竊讀等等。在抓住題眼的基礎(chǔ)上,學生完成了從表層意義上“竊讀”到精神意義上“竊讀”的過渡,促使學生在理解題眼的基礎(chǔ)上感悟到了文本的主題思想。
二、細讀文本的中心句
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的骨架,在中心句的支撐下,文章才會顯得更加立體、飽滿。有的中心句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有的出現(xiàn)在文章的中間部分、有的出現(xiàn)在文章的結(jié)尾,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讀文章的中心句,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在講授《秋天的雨》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我先為學生設(shè)計了一個問題:在《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雨的?當問題拋出后,我先安排學生大聲朗讀。當學生朗讀完,我先不揭開問題的答案,而是又重新布置了一次閱讀任務(wù)。在這次閱讀中,我只讀每一段的第一句話,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比缓笕鄬W生齊讀課文每一段的剩余部分。在這次朗讀活動結(jié)束后,我再讓學生回答以上提出的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地知道了每段的首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將這些中心句組合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這個教學活動設(shè)計的比較簡單,但是,教師面對的教學群體是三年級的學生,所以設(shè)計這類細讀文章中心句的訓練要符合學生學情,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
三、細讀文本的精彩片段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yīng)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應(yīng)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進行精彩片段的文本細讀,尤其是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詩歌,這樣才能含英咀華、拒絕囫圇吞棗。
比如,在講授《匆匆》一文時,我對文本做了認真的閱讀和分析,確定了講授的思路,即:讓學生自己細讀、賞析。在朗讀和賞析之前,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說一說,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段落或片段,并說明理由。然后,組織學生分享交流,在交流中收獲不一樣的閱讀精彩點。有的學生喜歡開頭的部分,他認為這段話很美,美在作者運用了排比的修辭,通過排比能感受到作者珍惜時間的強烈情感。還有的學生喜歡文章的第四部分,他認為這一部分有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意境,在這個段落中能體會到作者流露的真情。
在精彩片段的細讀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在充裕的朗讀時間中去感受、分析文本的精彩和魅力。而在這個階段中,教師應(yīng)認真聆聽、悉心點撥,讓學生自然地學會遷移、學會融會貫通。
四、細讀文本的重點字詞
古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歌賦時,都講究煉字。其實在現(xiàn)代文的寫作中亦是這樣。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有很多內(nèi)涵豐富的詞,有的是高度概括文章中心的,有的是表情達意的,還有的是通過詞語的對比來升華主題的。因此,在文本細讀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字詞,并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去賞析、品味這些字詞。
比如,在講授《梅花魂》一文時,我發(fā)現(xiàn)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家人碰也碰不得?!痹谶@句話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一對反義詞——不甚留意和分外愛惜,經(jīng)過深思,我發(fā)現(xiàn)這是作者為突出主題而使用的巧妙用法。于是我設(shè)置了這樣的問題:請從這句話中找出一對反義詞,并想一想古玩和一幅畫哪個更值錢?從這對反義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然后,我再指導學生朗讀,尤其是重讀“分外愛惜”一詞。
通過細讀一對反義詞,通過分析一幅畫,讓學生能在文本中感受到外祖父對梅花的感情。外祖父對梅花的感情正是文中所要表達的那種精神——梅花魂。這樣的細讀文本設(shè)計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強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細讀文本的特殊句讀
老舍在寫給編輯的信里,有這樣一句話:“請不要修改我的稿子。我稿子里的每一個標點,都經(jīng)過仔細推敲。”由此可見,一些名篇或者被選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經(jīng)典篇章,所以,在教授這些文章的時候,教師要從特殊的句讀處把握文本的細節(jié),以此來指引學生閱讀文本、走進文本、體驗文本。
比如,在講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我發(fā)現(xiàn)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經(jīng)過仔細分析,我覺得這幾句話中的標點用法比較特殊,它雖特殊但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情感。因此,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問題: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如果將“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敝械木涮柸刻鎿Q為頓號或逗號好不好?經(jīng)過一段兒時間的思考,學生紛紛表示,還是用句號更好。因為頓號或逗號表示的停頓時間比較短,而句號表示停頓的時間較長。而文中用句號更能體現(xiàn)出“我”等父親回來的時間之長,心情之切。
從上述的教學案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小句讀也有大文章”。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特殊的句讀處著手,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體會文本細讀的魅力,以提高學生閱讀的基本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文本細讀和閱讀教學密切相關(guān),如果閱讀教學是一棵大樹,那么文本細讀就是樹根。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yīng)結(jié)合教學實際和學生需要,以文本細讀為抓手來突破閱讀教學的瓶頸,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徐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16,(35).
[2]張英楠.小學語文第三學段文本細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3]王蓉蓉.基于文體意識視角下的閱讀教學策略新探[J]. 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5,(18).
[4]賴仕康.小學語文中高年級文本解讀的常見偏差及改進[J]. 教育導刊,2014,(8).
[5]周朝陽.文本細讀,催生教學智慧——關(guān)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思考[J]. 教育科研論壇,20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