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漢光
【摘 要】學困生是教學中重點的關注對象,一般指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他們本身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不喜歡上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時常發(fā)生,甚至教師留的作業(yè)也只是應付了事,文章就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最優(yōu)化的一些實驗和研究,以減輕學困生的存在現(xiàn)象,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教師;學困生;學習能力;實驗和研究
學困生每個班級都有,因此學困生的存在是現(xiàn)如今教改之后教師更注重培養(yǎng)的群體,該群體的學生智力首先得不到正常的開發(fā),另外還存在著懶散、不遠動腦、回避問題等現(xiàn)象,針對這類學生教師需要研究針對性的教學對策和相關的心理輔導進行補救,因此文章特別針對這類學生存在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一些實驗和研究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
一、學困生存在的原因
(一)智力方面
智力是一個學生能否有高度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某小學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智力是造成學困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個人的智力都是不同的,很多智力比較差的學生就會出現(xiàn)以下的一些情況:首先是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會被外界的一些事情所影響,導致分不清楚主次;其次是學生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差,據調查發(fā)現(xiàn)該類型的學生偏向于機械記憶,而不是理解記憶,或者說對教學內容根本就不理解,所以導致學生的成績比較差;然后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較差,這種學生多表現(xiàn)在反應能力慢,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會進行聯(lián)想或者可以說是有局限性,就好比學生在自己的獨立世界中一樣;最后就是學生的思維的局限性,尤其是小學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因為智力的原因,比較依賴于答案、對問題欠缺一定的考慮,甚至比較的極端,因此同樣造成學習困難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對待不同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并根據智力情況進行教學[1]。
(二)非智力方面
1.心理方面
心理暗示是學困生存在的非智力原因之一,也是比較嚴重的原因,如果教師不認真進行教學,很有可能造成學生三觀的扭曲建立,因為畢竟小學是學生的初始教學階段,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教學意義重大。據某一小學的研究表明,曾經有6.6%的小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認為自己就什么都不行,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自卑心理,導致學生在就學期間出現(xiàn)上課不敢發(fā)言、想發(fā)言又怕出錯、想提意見又怕被嘲笑等現(xiàn)象,從而逐漸的導致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差、意志差、耐挫性差、對自己的評價低、自制力差等情況發(fā)生,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一種自暴自棄的態(tài)度,降低了學習成績。
2.家庭方面
新東方教育曾經提出“教育,從家庭出發(fā)”,由此可見,除了學校之外,家庭同樣也是主要的教學場所,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沒有做到位,導致學生出現(xiàn)學習信心喪失、嬌生慣養(yǎng)、無自主學習能力等現(xiàn)象。比方說,父母因為時間比較忙,經常性不在家,只能將孩子交給隔代長輩教育,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過分溺愛、嬌生慣養(yǎng)的情況,再回到家父母“棒子燉肉”的教育方式,產生強烈的反差,直接就給學生造成學習的壓力,厭學現(xiàn)象逐漸呈現(xiàn);再者學生父母經常與別家孩子進行對比,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亦或者,有罰沒有獎、經常說孩子不行等情況,同樣也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2]。
二、教師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能力最優(yōu)化實驗與研究策略
(一)養(yǎng)成良好習慣,活用教學方法
曾有一著名的學者說過“世界上沒有笨學生,只有不會教學的老師”,因此在進行智力教學提升的過程中,教師占據這主導地位,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其興趣愛好進行教學制定,首先,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習慣進行養(yǎng)成,比方說預習習慣,學困生一般都是比較好玩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設定預習的內容,例如豬八戒和孫悟空分桃的故事,拿三次總數為15才算勝利,其中豬八戒總想拿多一些,一共進行了三次,但是每次孫悟空都贏,問學生為什么,以這種問題形式布置加法預習作業(yè),使學困生在聽故事的同時進行思考,提高其思考能力同時加強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其次,運用角色扮演方法,提高學困生的參與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一視同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進行相應的教學,配合角色扮演進行參與性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參與中克服心理障礙,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通過設問方式、視頻方式、熟讀方式等進行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能夠享受作業(yè)帶來的快樂,以此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作業(yè)習慣;最后,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方法的設定,例如,在進行古詩背誦的時候,教師針對學困生進行熟讀教學方式背誦,不要求學生一定能夠完整的背誦出來,第一天,只需要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熟讀就行,第二天是理解朗誦,第三天自然而然學生就會進行背誦,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切記,欲速則不達,對學困生就應該進行適合的教學方法[3]。
(二)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提升學生的心理
首先,家庭教育同樣也是學困生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定期的走訪,了解學生的家庭學習情況,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包括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語言禁忌“你還沒隔壁的A強呢”、“你怎么什么也不是”、“就考這點成績別念了”等,并邀請家長進行配合教學;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不斷的進行鼓勵教學,培養(yǎng)學生加強的意志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例如A雖然語文成績比較差,但是其英語成績卻總是100分,對此教師需要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并用優(yōu)點進行激勵教學,給以成就感;最后,在關心學習的同時也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幫助學生排解不良的情緒,以此聽聲學困生的學習效率[4]。
三、結束語
總之,學困生智力問題可以解決,非智力問題也可以解決,天下沒有笨學生,只有不努力的學生和不會教書的教師,所以在對學困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水平才是提升學困生教學質量的標準。
參考文獻:
[1]陳彩琴.探討如何提高小學中高段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能力[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0:105-106.
[2]陳美紅.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馬慧.小學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4]惠艷艷.初中學困生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