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蓮
摘 要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之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教給學生有價值、實用性強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近年來,眾多教師不斷就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展開研究與實踐,但是仍然存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展開探討,以期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能夠得到切實提高。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教學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學質量的重視也越來越大,數學作為小學必修的一門課程,其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對學生數學課程的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學生知識來源的主要渠道即是課堂,可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應就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強學生對于知識文化的求知欲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學生課堂學習氛圍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對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之中融入一些有趣的因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但是,由于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部門學生接受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就課堂教學有關的教學過程進行預設科學化情景。比如在教學《認識圖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這樣一個教學情境: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一個游樂場參觀,但是老師對游樂場這些設備不是很了解,同學們你們愿意為我介紹一下嗎?通過這樣的方式成功將學生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凸顯。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游樂場的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正確回答出所展示的設備,過山車、滑梯、旋轉木馬等。然后,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游戲設備,并說出它們由哪些幾何圖形組成。并討論平常見到的物體的幾何形狀,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討論得出:轉盤是圓形的,游樂場的門、車模是長方形的等等。以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僅鞏固復習了以前幾何圖形知識,還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注重課時目標的設計
加大對課時目標的設計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位。新課標中強調要以人為本,要加大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關注。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背景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然后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出發(fā)點,從而對教學目標予以準確把握。比如在教學《認識長度》的相關知識時,直尺是學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在對學生生活經驗與知識技能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可以設計下面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體驗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從而認識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通過體驗活動,使學生對厘米這一長度單位有所認識,進而建立起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學會運用刻度尺來量物體的程度;就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予以培養(yǎng)。二是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結合起來。每一個課時內容的教學目標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事物的三個方面,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如立方體長寬高之間的關系是一樣的。隨著新課程改革從知識本位向人本位的轉變,促進了課程目標從單一的認知性目標向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當然,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也會因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因此,并不是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都必須要三維目標的各方面都照顧到,只要教師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三維目標進行有機整合,那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并不難。
3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應用
過程、結果兩者之間是相互制約、促進的一種辯證關系,積極有效的教學過程勢必會帶來豐碩的教學結果,如若缺乏了有效的教學過程,那結果勢必也是缺乏活力、呆板的。但是,長時間以來教師教學之中重視用知識來解決現有的數學問題,導致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脫離,從而使得學生產生了只要按照解題方法就能夠逐步將問題解決掉,完全不需要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來源、作用,更不會去思考如何利用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運用數學知識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數學這門學科價值的重要體現。比如在學習了相關利息知識后,教師可以算一算將1000元存入銀行兩年,一是先定期存一年到期后在將本金與利息一起在定期存一年。二是直接存兩年定期,算一算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方法能夠更劃算。再如在學習了《認識鐘表》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一天作息時間可以去怎樣安排,并嘗試制作作息時間表,從而引導學生做時間的主人。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之中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為之追求的目標,但是無論課程怎么變革,但是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是需要教師們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教學之中的主體性,不斷就教育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1] 董斐.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03):18 4-186.
[2] 喬軍朝.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