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輝
[摘要] 目的 對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和運動負荷心電圖聯(lián)合應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診斷效果。 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該院對74例患者進行了回顧分析,均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結果 全部患者中有39例經(jīng)CAG檢查為真正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選率是52.7%。單純使用運動負荷心電圖的敏感性為74.4%(29/39);特異性為62.9%(22/35)。單純使用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的敏感性為48.7%(19/39);特異性為85.7%(30/35)。兩種診斷方式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均存在差異性,單純使用時的效果均不理想。 結論 聯(lián)合使用運動負荷心電圖及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能夠取長補短,彌漫相互的不足,提升診斷的準確率。
[關鍵詞] 運動負荷心電圖;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 R5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b)-0060-0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幾率比較高,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為彌漫性,糖尿病對神經(jīng)會產(chǎn)生危害,導致心絞痛,所以臨床中單純通過癥狀及靜息心電圖來診斷,難度較大?,F(xiàn)在臨床主要是以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為診斷金標準。該診斷方式對患者有創(chuàng)傷性。根據(jù)研究顯示運動負荷心電圖[1-6]及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7]是無創(chuàng)檢查,前者的敏感性達到了73%,后者的敏感性只有25%~43%。醫(yī)療機構在對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時候,對患者的血糖比較關注,而缺乏對冠狀動脈狀態(tài)的評估。所以,糖尿病導致的冠狀動脈病變以彌漫性為主,患者的心室各部位都會有心電向量相互制衡的情況,將癥狀所掩蓋,表現(xiàn)出 “正?!保轨o息心電圖結果為陰性。因此臨床中的漏診幾率比較高。2011年1月—2012年12月該研究主要是分析運動負荷心電圖和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聯(lián)合使用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入選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確診為糖尿病,疑似冠心病患者;②40~70歲,符合運動負荷心電圖診斷標準患者;③男女皆可;④對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接受CAG檢查。排除標準:①有心肌梗死病史,或該次超敏肌鈣蛋白cTnT的檢測值超過參考值上限的4倍;②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以上。
1.2 診斷標準
①糖尿病的診斷參照的是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提出的診斷標準[8]。②冠心病的診斷以CAG的結果作為金標準,以一支以上血管有≥50%狹窄病變則診斷冠心病。
1.3 研究方法
所有入選患者均于一周內(nèi)完成所有3項檢查:運動負荷心電圖、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及CAG。
1.3.1 運動負荷心電圖 采用Bruce方案,對運動前、中、后連續(xù)監(jiān)測12導聯(lián)心電圖(Q-4500運動試驗監(jiān)測系統(tǒng)),并同時監(jiān)測血壓。陽性診斷標準:①運動中或運動后患者ST段缺血性壓低≥0.1 mV;②運動中出現(xiàn)心絞痛;③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驌p傷性ST段改變[2-3,9]。
1.3.2 十二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 采用12導聯(lián)24 h同步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系統(tǒng)(12導Holter)。檢測結果,經(jīng)人機對話排除偽差性ST段。陽性標準:缺血性ST段壓低診斷采用“3個1”標準,損傷型ST段改變?yōu)殛栃訹7,10]。
1.3.3 冠狀動脈造影 采用Judkin方法(用菲利普公司大平板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經(jīng)橈動脈途徑行CAG。采用直徑法判斷冠狀動脈主要血管及分支的狹窄程度。其中任一支或一支以上狹窄程度≥50%為陽性。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率以百分數(shù)表示。以CAG結果作為金標準。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全部患者中有39例經(jīng)CAG檢查為真正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選率是52.7%。單純使用運動負荷心電圖的敏感性為74.4%(29/39);特異性為62.9%(22/35)。單純使用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的敏感性為48.7%(19/39);特異性為85.7%(30/35)。兩種診斷方式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均存在差異性,單純使用時的效果均不理想。聯(lián)合使用時敏感性84.6%(33/39);特異性82.9%(29/35),最終準確性較高,為83.8%(62/74)(P<0.05)。
3 討論
平時生活中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識別率比較低,因為糖尿病會對神經(jīng)產(chǎn)生影響,導致心肌缺血時疼痛閾值上升,導致患者出現(xiàn)了無癥狀心肌缺血。醫(yī)療機構在對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時候,對患者的血糖比較關注,而缺乏對冠狀動脈狀態(tài)的評估。所以,糖尿病導致的冠狀動脈病變以彌漫性為主,患者的心室各部位都會有心電向量相互制衡的情況,將癥狀所掩蓋,表現(xiàn)出 “正?!保轨o息心電圖結果為陰性。因此臨床中的漏診幾率比較高。
運動負荷心電圖能夠彌補靜息心電圖的不足之處。運動負荷心電圖是讓肌肉張力提升,提高心肌收縮能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如果患者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那么冠狀動脈貯備下降,其血流量無法對運動負荷狀態(tài)的心肌提供足夠的氧氣供給,因此當心肌缺血閾值達到后,會有缺血性ST變化,患者會有心絞痛癥狀。所以運動負荷心電圖能夠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準確率,可是運動有假陽的幾率,所以特異性不高[1-6]。
動態(tài)心電圖能夠提升診斷的特異性,動態(tài)心電圖是在患者自然生活狀態(tài)下進行長時間的心電信號記錄,對各種心律失常和ST-T波動進行記錄觀察,能夠定量的評估心肌缺血頻率和持續(xù)時間,分析患者的生活關系與癥狀之間的聯(lián)系。是生活中對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進行診斷的唯一方式??墒莿討B(tài)心電圖也有不足的地方,因為不增加任何負荷,導致其敏感性不高,一般不會超過45%。
在該次研究中,全部患者中有39例經(jīng)CAG檢查為真正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選率是52.7%。單純使用運動負荷心電圖的敏感性為74.4%(29/39);特異性為62.9%(22/35)。單純使用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的敏感性為48.7%(19/39);特異性為85.7%(30/35)。兩種診斷方式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均存在差異性,單純使用時的效果均不理想。聯(lián)合使用時敏感性84.6%(33/39);特異性82.9%(29/35),最終準確性較高,為83.8%(62/74)(P<0.05)。說明,運動負荷心電圖和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聯(lián)合使用能夠讓患者的冠心病檢出敏感性提升,不會降低特異性,因此綜合準確度比較高??墒窃摯窝芯恐杏袃蓚€局限性存在。①患者都是糖尿病患者,臨床有擬冠心病癥狀,所以選擇性偏倚無法排除;②CAG是此次研究的金標準,其局限性仍然存在,CAG是對0.5 mm以上的血管靜息狀態(tài)內(nèi)腔輪廓進行反映,無法對狹窄程度較低的軟斑塊進行反映,對冠狀動脈痙攣等動力因素也無法進行診斷,而且CAG有假陰性。
綜上所述,臨床中聯(lián)合使用運動負荷心電圖和12導聯(lián)動態(tài)心電圖能夠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診斷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Lo MY, Bonthala N, Holper EM, et al. A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women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abnormal stress test finding[J]. Am J Cardiol,2013,111(6): 781-785.
[2] Qaseem A, Fihn SD, Williams S, et al. Diagnosis of stable ischemic heart disease: summary of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Preventive Cardiovascular Nurses Association/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J]. Ann Intern Med,2012,157(10): 729-734.
[3] Moyer VA. Screening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Ann Intern Med,2012,157(7): 512-518.
[4] Mudrick DW, Cowper PA, Shah BR, et al. Downstream procedures and outcomes after stress testing for chest pain without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 Heart J,2012,163(3): 454-461.
[5] Chinnaiyan KM, Raff GL, Goraya T, et al.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after stress testing:Results form a Multicenter,Statewide Registry,ACIC(Advanced Cardiovascular Imaging Consortium)[J].J Am Coll Cardiol, 2012,59(7): 688-695.
[6] 零達紅,凌佩瑩,趙秋燕.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7,8(4):10-12.
[7] 劉虹,胡信群,楊宇,等.動態(tài)心電圖診斷糖尿病伴冠心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4, 6(8):1071-1072.
[8] 童鴻,王建安,陳婉斐,等.心肌缺血與冠狀動脈直徑指數(shù)變化的關系[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3,12(1): 35-37.
[9] 何紅,何秉賢.心肌橋和隧道冠狀動脈[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1,20(1):104-105.
[10] Israelit SH, Strizevsky A, Raviv B.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young patient after ingestion of caffeinated energy drink and ecstasy[J].World J Emerg Med,2012,3(4):305-307.
(收稿日期: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