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別樣的目光

    2017-08-29 08:01:07
    山西文學 2017年9期
    關鍵詞:都市女性小說

    主持人:邱華棟(魯迅文學院副院長)

    今天討論的作家李燕蓉畢業(yè)于魯迅文學院。今天這個題目也很有意思,為什么叫別樣的目光呢?因為李燕蓉的目光很獨特。她的獨特的來自哪里呢?她還是一個畫家,或者說首先,她是一個畫家,多年以前她是學美術,在一個雜志中當美編。

    李燕蓉非常低調(diào)、安靜,用另外一種眼光,另外一種藝術形式結合著文學打量著這個世界,書寫著這個世界,測量著這個世界,構造著這個世界。所以我覺得她的這種藝術才氣、天賦成就了她。我想今天下午一定是一個非常精彩的研討會。

    韓敬群(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謝謝華棟院長。大家知道初唐四杰,王楊盧駱,那么第二位是楊炯,楊炯說過這么一句話,他愧對盧前次居王后。一般認為這句話他很慚愧排在駱的前面,而很慚愧,或者說有一點不甘心在王勃的后面。我在路上想了想這兩句話,這里是瞎聯(lián)想。我想愧在和次居呢,大概也都是互文。覺得按說炯不會認為在王勃后面,他覺得我有可能應該超過王勃,我可能不該這么理解,但是這句話都是簡句,就是我甭管排在誰的前后,我都是有一些不好意思。說到底是什么呢?我這樣一個作家確實認清自己的位置,他又非常非常的重要。比如像李燕蓉老師這本書《月光花下的出離》。我認真拜讀這本書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她的題材,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跟我們上周在人大探討的,咱們70后非常重要的作家,魯敏即將要出版的新作《奔月》,實際上主題有非常相近的地方。比如說在同一代作家,比如說對于人生的困惑的這種怎么去突破也好,怎么去尋找新的驗證。

    白燁(中華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評論家): 李燕蓉小說作品我看過不少,李燕蓉給我的印象是并不是很積極的,刻苦的,但同時又很執(zhí)著很認真。她身上有一種很奇怪的特質(zhì),不是我非要寫小說怎么怎么樣,或者非要出名怎么樣。她很慢很淡然,這是給我一種很強烈的印象。她的小說看了之后,我就覺得恰恰這樣的姿態(tài)是小說比較好的、比較需要的一種姿態(tài)?,F(xiàn)在的年輕人里頭有一些人功利性很強,像李燕蓉這些功利性不強的,我覺得反而不是很多,而且我覺得這類人可能才更有發(fā)展,更有后勁。

    具體說李燕蓉的作品。她的作品里有一些是典型的70后風格?;蛘呔唧w說是后70后寫作風格。從她到石一楓,這個叫后70。后70寫作的特點基本上個人化敘事,主人翁基本上是在社會生活中比較處于邊緣化,狀態(tài)經(jīng)常會處于一種找不著自個兒或者是比較無聊的狀態(tài),這種寫作,一般來講是70后后期比較愛寫的。但是在這些過程中,他們的一些思考,比如說她通過這樣一些人物,包括他們的一些遭遇的故事,她寫的是人物內(nèi)心的精神的、情感的,很多隱蔽的東西,隱隱約約的東西,而且這種東西跟社會的各種勾連,跟個人興趣和社會興趣的一些勾連。這種寫作,我把它稱之為以小見大,或者是叫以小博大。我覺得這個長篇是李燕蓉在這些年寫小人物,寫小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李燕蓉還有一類作品——代表作 《那和那之間》。作品寫了一個突然遭遇車禍的畫家由此事件和一群人搞出的一連串類似行為藝術的現(xiàn)實活動,諷刺、幽默、犀利至極。和這一類相似的,還有一篇叫“大聲朗讀”寫瘋人院和一個活動策劃師之間的故事,在做答卷的過程中誰是病人,誰是好人,已經(jīng)分不清了。包括這個策劃師,這個策劃師非常神經(jīng)質(zhì)地給瘋人院的病人做發(fā)布會什么的,你會看到整個人在某一方面很邪門,就是突然變得很病態(tài),這些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又是看起來很具體的,很邏輯的;但是整體上他們很荒誕的,就是這種寫法,我很期待有很多這樣的作品出來,但是李燕蓉這類寫的比較少,大概這里面只有兩三篇是這一類的。我覺得這一塊她還有瓶頸。

    總的來說李燕蓉目前寫作非常有她自己的特點,已經(jīng)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自我風格、自我闡述,而這種風格是女作家里不可多得的。從60后、70后開始,因為發(fā)現(xiàn)使我們對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描寫更豐富。

    看李燕蓉的作品有些時候比較費勁在什么地方呢?因為我們有一個習慣性,總體上想知道一個作品要說什么、要表達什么?看一遍我弄不清楚,完了再看第二遍,我覺得李燕蓉的語言有很多的隱秘性,當然這個可能也是她的一個優(yōu)點和特點?;蛟S也可以試用明朗一些的節(jié)奏來表達,以及在我們看來的所謂正面的力量,把它再強化一下。這樣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好。

    劉颋(《文藝報》理論部主任、評論家 ):李燕蓉《月光花下的出離》,看到前面一半的時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驚艷。具體到這個作品來說,我想可能還是從這樣幾個層面來說一下吧,這個小說里面邊有兩個意向:一個是出走,一個逃離。

    其實出走不等于逃離,但是這兩個意象,這兩種心理在這個小說里面始終是流動的,甚至是互相之間有影響,或者是互相穿插的。比如說她有一種是主動的出走,為了回歸,或者是為了回歸一個更妥當?shù)奈恢茫蔷褪撬@個小說的主人翁丁云凌的出走。或者起初并不是要逃離,并不是要從這個生活逃離,她是一種出走,而且這個出走是目的性非常明確的出走,不是一種詩興的。如果說回過頭來看,就像一個多年不太受關注的女性,不太那么年輕的女性的一次小小的任性和撒嬌。然后,她有了這么一次出走,她的出走其實也是想測試,也等于想給自己尋找一個認為更妥當,也更安心的位置。當然這樣的一個出走,最后的一個結果,其實小說里面也告訴大家了,應該說這種出走最后真的變成了逃離,就是說她并不是想要逃離這個生活,但是被迫逃離了,主動的出走變成了被迫的逃離,這是一個。

    然后還有一個是小說的男主人寧遠,寧遠選擇丁云凌,其實是從一種生活逃向另外一種生活。他想擁有的恰恰他所理解的丁云凌那樣的安靜、溫和,然后對他的生活構不成驚擾,構不成騷擾,而只是能夠很安靜地陪伴他,也就是說,他的生活中他永遠是一個主體。那么任何女性在他的生命中出現(xiàn),只能是充當類似于鋼琴、家具一樣的,有傾聽,有備辦,是一個有溫度的家具。所以說這是他的一種逃離,也是他的一種選擇。當然,這個小說中給這個男女主人翁的設置,應該就是說李燕蓉這個小說,她的深層的寫作意圖所在,這是我想所從“出走和逃離”兩個詞來說一下我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二個我想說的是,首先第一個我拿到這本書,然后看到前面1/3的時候,我想起來好像也是十月文藝出的另外一本書,這是當年蔣韻老師的《隱秘盛開》。也是一種對于從女性的視角對于生活,像一種微解剖一樣的寫法。但是李燕蓉這個比蔣韻那個走的更遠。她讓我們多年都已經(jīng)忽略掉的一個詞,就是心理現(xiàn)實主義。我們現(xiàn)在可能是貼地飛行的太多了,我們描寫現(xiàn)實,包括現(xiàn)實的冷漠、隔膜、痛苦、掙扎,這所有的一切。就像剛才慶祥說的一樣,就是你任何一個小說家,在你的小說中,當你寫作所有這些意象的時候,所有的這些詞的時候,你是否能夠構成一個哪怕是微弱的抵抗力。在李燕蓉小說里面,其實我是看到了這樣的努力。比如寫到丁云凌,我記得中間的一句話,說人到最后就是“活成了自己的陌生人”。中間這樣的語言非常多,這樣對于心理的某一個點的解剖,非常到位,而且也是非常準,非常狠的,這構成了李燕蓉的小說基調(diào),語言上的準、狠,還有冷。她就像我當年看到鐵凝老師,就是說幾個中年女性去體檢,就關于體檢的時候,那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關于哪個高哪個低,然后她自己就不斷在那兒琢磨,就進入到一種心理的刻寫,一種描摹。在李燕蓉這里邊,她其實比這個做的還要冷靜還要決絕。小說里面每一個人,當進入到這個微語境的描寫和解剖的時候,每一個人都無法面對他自己,無論是他的媽媽,無論是張警官的父親,還是張警官自己。還有丁云凌,以及后邊出現(xiàn)的吳紅艷,每一個人在他的微語境中,都不是他自己了。我們?nèi)粘I钪?,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人到最后終于活成了自己的盜版,其實這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最普遍的一種處境的描寫。應該說李燕蓉在這個小說里面,對這一方面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再想說一點是關于這個小說的結構,我知道這應該是李燕蓉的長篇處女作,而且能看出在小說的整個結構上也非常用心,應該是小說整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你非常充沛的才情,包括心理解剖上的冷靜和力道。人經(jīng)常有一句話,就是說千萬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女性對你的冷靜的審視的目光,因為每個女性可能都是一個心理咨詢師,而且她對你的解讀可能會讓毛骨悚然。我覺得在李燕蓉的這個小說里面,這一點真的不能讓大家忽視。但是她所有的這些才情,我覺得可能在這個長篇的結構上面,還是有一點點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我們可以說這個小說其實分成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丁云凌失蹤構成了小說的上半部分,而且主要刻畫出來了以寧遠與曉軍、顧總等一桿男性,一桿都是男性的無底線的生存途徑,然后是寧遠的圖書的出版,這個男性怎么在利與名,在都市的霓虹中去策劃、去決阻,最后是呈現(xiàn)了一個基本上以他們?yōu)榇淼某鞘心行詿o底線的生存途徑,而這樣的所有的一切,應該說她是基于在心理現(xiàn)實主義這樣的一條心理軌道上寫作來完成的。

    然后下半部分,是以回答丁云凌為什么失蹤?構成了小說的下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以丁云凌、吳紅燕等都市女性的孤獨、迷茫,以及希望被愛又害怕傷害的躊躇、猶疑和不甘心等等微情緒,構成了她小說的下半部分。其中尤其是以吳紅艷,她是作為丁云凌的一面鏡子出現(xiàn),然后小說通過吳紅艷來照出了丁云凌自己內(nèi)心的孤寂、期待和害怕。于是就有了丁云凌的出走??梢哉f從我理解這種結構敘事上的安排,應該說由吳紅艷,她是作為一個給丁云凌,以及她的整個小說的結構,給了她一個理由,就是丁云凌為什么要出走,為什么結構出來了這樣一部小說。

    但是現(xiàn)在的問題是吳紅艷和丁云凌有太多的地方是統(tǒng)一重復。由于丁云凌的猶疑、困惑、掙扎已經(jīng)有比較充足的表現(xiàn)了,后邊又有吳紅艷的三個故事,來再一次讓丁云凌讀懂她自己的內(nèi)心,讀懂她自己。在體量和篇幅上,包括在前后的比例上,其實是有重復的地方。

    下半部,當你認真來回答丁云凌為什么會失蹤的時候,我感覺這個小說在這一點上有一點破功了。也就是說,從心理現(xiàn)實主義的飛翔回到了現(xiàn)實主義的回答。這個說實話,多多少少有一點遺憾,但是這是我個人的一種閱讀感受。

    我看到這個結尾的時候,我覺得是對于之前的一種期待,或者是對于閱讀上有一點打擊吧。但是整體來說,我依然覺得燕蓉在這部小說里面,呈現(xiàn)出來了非??少F一種的才情,而且剛才白燁老師介紹說你是畫畫的,我就覺得可能因為在寫作上面沒有太多的局促和約束,反而使你的特質(zhì),包括你的細膩、靈感、冷靜和張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展示,好的展示。只不過在結構上面,我覺得有一些可能是后天的一種訓練吧。我就說這些。

    劉瓊:作為女性閱讀者,就個人的美學品質(zhì)和美學愛好而言,我更喜歡有關男性形象的抒寫。

    《月光花下的出離》這本書呈現(xiàn)了比較典型的女性寫作。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書里面關注的內(nèi)容,是女性最關心的話題。什么關系?男女關系、婚姻關系。作者想隱藏表現(xiàn)的、直接表現(xiàn)的,通過文本的構建以及對角色的矛盾反映出所有女性的困惑其實是殊途同歸。

    這讓我想起了青春之戀。雖然被放到大時代背景下,但是這個故事寫得是特別好看的,也是有意味的。這些故事是我們?nèi)粘=佑|最多的,它一定會吸引人。

    我贊成劉颋說的。我覺得文本有一定的試驗性的,以第172頁為界,我在看前半部分的時候,一直覺得作者是用西方的語言習慣,充分表達糾結、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有直接的女性的絮絮叨叨,想表達的,可能是一個夢境。172頁以后,所有的對話,比較單一、比較明快??吹阶詈蟮臅r候,我感覺跟前面不太一樣。

    和劉颋老師不一樣的是,我反而覺得如果只有前半部分或者是前大半部分的內(nèi)容就過于平淡了。因為和后半部分對比之后,整個文本的好看性是弱化的。有一部一直找不到結尾。但是到最后,小說結局有一點出乎我意外。更覺得它不像其他文本,這個長篇里,李燕蓉的寫作是很明顯地區(qū)別于別的作家的,這對一個優(yōu)秀作家來說非常重要。小說結局怎么去評價,我還沒有很好地消化,大家可以共同探討一下。

    李浩(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作家):李燕蓉的這部長篇小說,是新穎的,也是有野心的,她試圖從一個輕質(zhì)的拂拭,從一個具有偵探的、懸疑意味的故事進入,以一個躲避和追蹤的故事進入。從書寫的某一個時段開始,女性心靈世界,具有某種總括性的隱秘意圖,關乎于愛和欲,關乎時間的磨損以及命運悄然的改變,關乎患得患失,關乎得失之間的計較與迷茫。關乎她們以為的和并非如此的,也關乎男人和對男人的態(tài)度,關乎忐忑、猶疑、痛苦、平靜,關乎自我的喪失。我覺得小說有一個令人驚訝的豐富感。為了完成、展示和建立這一豐富感,作者的敘事強光,并沒有始終打在主人公的身上,而是有意地分散,讓更多的人能夠說話,同時讓他們的心靈說話,這是挺特別的一點。

    更有意味的是,李燕蓉賦予主人公以心理咨詢師的身份。她給主人公建立某種便利,能夠更多地獲得他者的故事,了解他人心里的隱秘的最佳空檔,在這一點來說,她為自己找到一個別樣的“出口”。小說中有一個章節(jié)叫“午后的女人們”。我想這或多或少透露李燕蓉的某種抒寫用意,她要抒寫那些可統(tǒng)稱為“午后的女人們”,當然主人公也屬于其中的一個。她們共同的相似的、相互應調(diào)的和相互襯托的使用著同一個心靈,雖然她們可能在心靈不同的體和面。當然了,我覺得不同的體和面,她們的相似度可能有一點過高。我覺得假如有更多的變化,可能更好一些。

    李燕蓉講述的傳奇故事,無論個人的心靈如何豐富飽滿,情節(jié)伸展得怎樣,只一個神經(jīng)末梢,她希望小說能夠展示的還是個立體圖。她強調(diào)女人們,也強調(diào)了午后作為女人某種心理上的痛感。所以云凌的手上握有這張地圖,李燕蓉的手上也同樣有過這張圖,他們之間經(jīng)歷不同,但是在鏡子的折射下,又是統(tǒng)一的。是故,我覺得主人公才會在午后完成她的失蹤,這一失蹤在我看來是一個巨大的隱喻,關涉所有可以統(tǒng)稱為午后的女人們的相關命運及精神困局。這在小說中是靠一個全體視角的角度來講述的。這個講述往往會力求客觀,會有一個外設的鏡頭,像電影記錄一樣,記錄一些事件。而她會始終保持著那種在外的把關感。如果真要涉及人物的設計,我覺得她也只會給主人公一點特權,只會讓這個主人公的心靈說話。

    而在李燕蓉的這部小說有很大不同,或者說在這部小說中所涉及的人物幾乎都是心理言說,我們進入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根據(jù)他們的心靈視角去判斷事件的發(fā)生,人物面臨的得失、利害,以及事件的后果。初讀的時候,我有一些輕微的不適。但是隨之我發(fā)現(xiàn)李燕蓉讓每個人說話,同時讓他們以心里暗暗的算計和暗暗的打量來說話。她的這一做法給我的啟示很大。我從小說獲得了某種復調(diào)感。

    在這里我也愿意,談一下我認為的某種不足:

    第一個是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我認為應該有更強的統(tǒng)攝感。故事應該當有一個統(tǒng)攝感,然后還有一個主題線,它們之間能夠有一個相互交織相應的并行的發(fā)展,遺憾的是故事發(fā)展到中途,重心的轉(zhuǎn)移沒有獲得更好的鋪墊。如果你寫出這個主人公的記錄,前面的部分把整體打碎,做成小楔子、木楔子塞到里面去,一點一點鋪陳,最終完成一個總體爆發(fā),會更好一些。

    另外一點,我覺得還是有埋伏性比較好一些。七七在小說的前面也出現(xiàn)了,到后面整個故事結束的時候,這個人物才起了作用。應當在前面的部分,在兩個人交流的時候,或多或少提到這個名字,這樣就更好地串起來了。我覺得小說無論有多么復雜的故事,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哪怕用意識流的方式講述,你會發(fā)現(xiàn)故事結點線,在作者那里極為清晰。所以希望以后對這個線的掌控有一個更清楚的把握。

    再則,我非常喜歡的是作者讓每個人的心靈說話。我建議李燕蓉強化一下這種內(nèi)心喧嘩,讓人物的內(nèi)心的聲音統(tǒng)一放大,成為文本另外一個副體系,吸引度和擴雜感進一步加強。

    暫時說這么多,謝謝。

    石一楓(《當代》雜志社社長助理、作家 ):我想從題材的角度說回李燕蓉的小說,就是《月光花下的出離》。好像大家強調(diào)的是女性題材,我覺得還是得加一個定語,更詳細一點,就是都市女性題材?!岸际信浴边@個詞在這二三十年里變化挺大的。我記得最早時候,就是我們大陸的朋友們,看到瓊瑤小說里面寫的檸檬茶,覺得主人公喝檸檬茶是一件震撼的事。哇啊,她們在喝檸檬茶。其實檸檬茶就是都市女性的飲料。比方說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期的時候,我們常??吹蕉际信缘脑~,經(jīng)常是在什么樣的語境里面?比如說葉倩文,葉倩文這個歌手善于表現(xiàn)都市女性的心聲,還有林憶蓮這個歌手演繹了都市女性有獨特的情感。后來我們大陸地區(qū)也有了李玲玉,也表現(xiàn)的是都市女性的形象。

    但是我們從今天這個時代來看這個詞,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說你現(xiàn)在想找一個不是都市女性的,還挺難。尤其是作家里面都是都市女性,人太多了。就是從過去是一個作為某種意義上的標簽的東西,變成了一個不同于標簽上的東西。所以我想把這個小說劃分到城市題材角度來看。

    我覺得這個小說較成功的地方,就是城市感非常強,都市感非常強。比如說你在小說里面給主人公設置的身份,是心理咨詢師,有這種職業(yè)只有城里人有。農(nóng)村哪有心理咨詢師?一看就是典型的都市人的身份,這種身份設置,已經(jīng)有城市標簽的意味。

    這篇小說的結構也是和設置有關系的。通過一個離奇的出走,牽出不同的人,然后一個人能牽出各種各樣的人,是這樣發(fā)散式的結構,或者是連環(huán)鎖或者是連環(huán)扣的結構,具有城市感,或者說它只能發(fā)生在城市,就是交往高度頻繁,人與人的關系的指向在非常隨機的狀態(tài)下才能出現(xiàn)。

    但是后半部分呢,我覺得沒有這個感覺了。后半部分還是想把故事講清楚了,還是想把扣給扣回去,從小說的功能上來說,就是給一個解釋,給一個理由。但是在結構上還是有一個設計,前一部分說一個事,然后后半部分換一個角度,把內(nèi)因給說清楚了。但我覺得我們考慮小說的結構有的時候不能考慮靜態(tài)的結構。這種結構是這兒一塊,那兒一塊,可能繪畫的人懂得,兩個要強弱對比,明暗對比,但小說的結構都是在動態(tài)里面展現(xiàn)的。如果說把小說一段一段畫成圖,最后拼出一個大熊貓來。它不是大熊貓,哪一個小說里能真正拼出一個圖案來呢?小說一定是在動態(tài)里展示的。在動態(tài)里面有動態(tài)的標準,比如說有時候那個標準挺傳統(tǒng)的,或者說是需要用傳統(tǒng)的方式來解決,可是不一定都能解決。這個小說往回收的時候,后半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完成一個小說的收尾和解釋,就是把事情交待清楚,頂多是這樣一個效果。

    另外還有一個角度,對于主人公身份的。心理醫(yī)生這個身份。當然是特別有文學性,它是放在文學里面特別好使的身份,尤其是寫城市的人。你想寫一點現(xiàn)代人心理問題和情感問題的時候,心理醫(yī)生這一身份就特好使。這本書里面的心理醫(yī)生,與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精神分析這些東西,我想更多的是文學意義,是情感意義,而不具備嚴格意義的科學依據(jù),或者再說直白一點,就是說這個心理醫(yī)生到底怎么干活兒,心理醫(yī)生到底干活兒有什么約束禁忌,他有什么門道?我覺得既然要使用這個身份,可能還是需要對這個身份的這些信息,掌握一些,資料做得全一點,對寫作、對故事情節(jié),對塑造人物反而是有幫助的,未免只是束縛。

    饒翔(《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編 評論家):幾位老師也談到這本小說的結構。事實上這個小說有一個淺文本,就是小說里提到了出版的書,主人翁寧遠找的云凌的小舅舅,留下的一本日記。他把日記重新編了,然后做成一個大眾讀物,非常暢銷。

    這個淺文本基本上是小說的一個噱頭,或者是一個人物的行為動機。但是事實上又是作為一個小說的淺文本,比如說里面有一小節(jié)講到,其他的幾個人物,是攜帶著歷史的印痕的。包括小舅舅封閉的,帶有孤獨興趣的信仰之愛,然后他怎么樣在當下被當作一個消費品去使用,成為一個暢銷書、變成一個消費品去運作。

    如果作為一個小說的淺文本,我覺得作者做得還不夠充分。就是說跟當代人物的互文性可以做得更充分。但是我要說的其實不是這樣,我要說的是這個人物,她反復講小時候的死,是自溺而亡。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她用這種方式保存了她的像鮮花一樣盛開美麗青春的姣好面孔。

    然后我們可以從這個形象聯(lián)想到另外一個形象,就是那喀索斯,我們非常熟悉的水仙花的形象,我們說那喀索斯的故事有一種隱喻,就是那喀索斯為自己的美所折服的時候,是在說觀看自我、理解自我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是足以使人沉迷于一種行為,一種觀看自我,在水中喜歡去死的行為。

    我們從這個角度理解燕蓉的小說。這可能是作為自我的一本小說。特別是很多老師談到的小說第三章,寫到作為心理咨詢師的女主人公的命運,面對日常生活,她都是觀看的心態(tài),而由于從小失去父親的家庭原因,她在面對男性的時候缺乏安全感的表達。她經(jīng)常是從男性的觀看中去認識自己。所以小說里面特別寫到了,她說她自己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男人和鏡子所折射出來的另一個鏡像,而她發(fā)現(xiàn)這一點,是她在做心理咨詢師的時候,接受了一個叫午后的女人的心理咨詢,然后她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的笑容跟她很像。這個時候,小說有一段特別有意味的描寫。她說在鏡子中觀照自己,我們可以想到那喀索斯在水中觀察自己的那個形象。她說云凌,你要想到有一天你會在咨詢室里遭遇另一個自己。說實話在遇到這個女人之前,盡管每天都要照鏡子,云凌卻從未仔細觀察過自己的笑容,直到她在另一張臉上重現(xiàn),那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在第一時間擊中她,使她感到了放松,是不是愉快?隨著對方笑容的不斷復現(xiàn),她才終于發(fā)覺那笑容是她所熟悉的、清晰的之后是害怕和沮喪。為什么害怕和沮喪?她說試想如果連自己的笑容都需要反復回顧才能確認,那么有一天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從身邊走過,她也只會因為本能地覺得看上去親切,卻不可能一眼認出那就是自己。這是多么讓人沮喪和恐怖的事情,與自己數(shù)十年朝夕相處的結果,換來的不是熟悉,而是陌生,她還怎么能期望她更了解自己呢?她這個時候面對這樣一個女性的告白,是一場咨詢,也可以理解為那一刻,她突然發(fā)現(xiàn)她要通過別人去辨識她自己。那我們能不能做出一個闡釋,這個女性,她的出走或者是逃離,表面上看的動機是要確認這個男性和她在一起,而她身上的動機是要去發(fā)現(xiàn)那個真實的自己,所以她選擇了去另外一個空間。

    當一個人決定真的走的時候,并沒有人知道她是否能夠順利回來,而且更不能擔保那個回來的女孩,還是當初的她。所以這其實是女性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像小說里面的結尾,那個女性還是回來了。那么我們可能要問的是回來的那個人,是不是和當初出離的她有所變化?她對自我發(fā)現(xiàn)是不是足夠充分,足夠讓讀者震撼?這是我對于小說的一些看法。

    再者,我看到書的封面有一張作者的自畫像,我相信這個自畫像,不光是展示作者的美麗,她可能在說這個小說,其實也是她的一個自畫像,她要從這個小說發(fā)現(xiàn)一下自己。

    我期待作者怎么樣通過為自己畫像的行為,繞過自我的心理防衛(wèi),發(fā)現(xiàn)最真實的自己。每個接觸真實的藝術家,都懷著巨大的痛苦,這一點,最考驗一個作家的努力。所以我希望作者寫得更勇敢。

    李燕蓉:感謝魯院,感謝各位老師,還有各位評論家。

    我創(chuàng)作這部長篇小說,就是一個找尋的過程。我覺得城市里生活的人有時候最難過的一點,就是自己生活不斷地重復,重復父輩的、甚至重復自己的,所有的生活模式不過就是一種重復而已。很多年前我聽人說“我手寫我心”。我覺得這句話太牛了,我覺得真好。寫了幾年以后,就覺得這句話挺扯的。首先,我們所有的寫作基本上是自己的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也好,什么也好,都與世界有某種關系。而所有的經(jīng)驗,其實不過是對世界的一種誤讀。當然只要寫著就好,因為寫作從來沒有正解。

    郭艷(魯迅文學院教研部主任、評論家):按照慣例,我做一個簡單的小結。李燕蓉無疑在才華閃爍的同時,也具備了開拓寫作疆域的極大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在此提出了非常多的、也非常尖銳的意見,但也是以這種可能性提供一些思路和路徑。她在自己的寫作當中,顯示出獨特現(xiàn)代生命體驗和歷史感。按照李浩的思路,李燕蓉極有可能在自己的獨特感知當中,進入我們新的先鋒寫作。其實先鋒寫作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是一個不斷延展的概念。我希望李燕蓉的寫作以后能夠有一個極大的拓展。

    各位作家和評論家從不同的角度對李燕蓉的新作進行了精彩的分析。相信對她以后的創(chuàng)作會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在此,我代表魯院向各位專家表示誠摯的感謝。更期待也相信李燕蓉會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

    猜你喜歡
    都市女性小說
    Writing Like a Man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寶 怡 | 厚愛悅己,恣意向上
    ——都市女性自愛力系列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8:47:58
    女性修辭視域下都市女性形象的構建——評電視節(jié)目《非誠勿擾》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對抗城市污染,還原純凈美肌
    女友·家園(2015年7期)2015-06-25 10:07:53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葵青区| 鹤山市| 安化县| 台北市| 容城县| 广河县| 廊坊市| 穆棱市| 朝阳县| 密云县| 临漳县| 龙里县| 内乡县| 赣州市| 灵丘县| 德州市| 武强县| 巍山| 鄂伦春自治旗| 许昌县| 兴化市| 陇西县| 辽中县| 政和县| 紫云| 怀仁县| 伊宁市| 固阳县| 外汇| 礼泉县| 乌鲁木齐县| 阿巴嘎旗| 沅陵县| 沂南县| 广安市| 扎赉特旗| 盈江县| 安徽省| 新晃| 婺源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