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夷州茶香 余韻千年

      2017-08-28 22:35:29文/湯
      藏天下 2017年5期
      關鍵詞:鳳岡鳳岡縣黔北

      圖 文/湯 權

      夷州茶香 余韻千年

      圖 文/湯 權

      人物名片

      湯權,曾任貴州省鳳岡縣醫(yī)院放射科醫(yī)生,后轉行鳳岡縣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任專職記者,現為鳳岡縣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二十多年來,業(yè)余從事地方歷史、民俗、茶文化的挖掘整理,撰寫數十萬字研究性文章,拍攝上萬幅珍貴資料照片。熱愛地方民俗與茶文物的收藏研究,累計自費投入三百余萬元,收集黔北一帶民俗、農耕、茶文化實物30多個大類100余小類共千余件,并在縣政府幫助下,自費創(chuàng)辦鳳岡茶文化展覽館,供游客免費參觀。

      陸羽著《茶經》載:“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據史料記載,古夷州轄今貴州鳳岡、湄潭、務川等地域,而夷州治所就在今鳳岡縣綏陽鎮(zhèn)附近一個叫“城址”的地方。如今,此處還保留著丈許寬的土夯古城墻,墻外三丈多寬的城溝依然可辨。

      整個“城址”寬500米,長600米。其內的田土中,現在遍地都有瓦礫陶片。城址正中,是一所小學,教室的基礎下有大量的古代磚瓦條石。原城址北門外有三棵古柏,每棵胸徑都在兩米以上,它們一直聳立至二十世紀90年代,才被人為破壞而枯死,最后被砍伐。傳說樹旁就有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寺廟。近年,“城址”外的老寨村民挖沼氣池時,挖出了一窯老磚瓦及其他古物。在199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體》唐朝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夷州治所與今鳳岡縣城的位置關系。清《貴州通史》亦注明古夷州與今鳳岡縣的歷史演變。

      在鳳岡,由于這座“城址”的遺址存在和相關史籍資料,把鳳岡的歷史追溯到了唐朝,鳳岡的茶文化也隨著唐代茶圣陸羽的《茶經》而名揚,也許當年茶圣品評的夷州茶,正是從“城址”這個地方起程,踏上進京之路,最后載入典籍的。

      ◎湯權收藏的黔北明代仡佬土家多功能保溫茶架

      ◎湯權收藏的瓷茶具系列(茶壺、茶葉罐)

      茶 源

      鳳岡種茶源自何時很難考證,但唐朝就已走進京城,載入《茶經》得到極高評價,足以證明在1300多年前,鳳岡茶的種植生產就具有了一定規(guī)模和相當好的品質了。

      原始的鳳岡茶樹是什么樣,亦待進一步考證。在民國以前,鳳岡茶多半是高樹種類,商業(yè)種植為小規(guī)模茶園。家用茶則是屋邊土角栽上幾棵近丈許高的茶樹,任其自然生長,夠一家人一年的享用就行了。沒有種茶樹的鄰里鄉(xiāng)親,也可以隨便討摘享用,不必付錢。這類茶樹人們習慣稱家茶。而野外天然茶樹有苦丁茶、老鷹茶、榨油茶,還有會結果子長茶片的野山茶。

      鳳岡從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便有了規(guī)模成片的知青茶場、集體茶場、民營茶場,保留了優(yōu)良的地方茶種和引進外地綠茶品種,逐漸發(fā)展成為今天名揚四方的“中國富鋅富鋅硒有機茶之鄉(xiāng)”。

      茶 具

      鳳岡老茶具可謂古樸奇異,且歷史久遠。就目前發(fā)現的實物,都可觀看到800年前之宋朝遺風,而明、清留存下來的茶具可說是五花八門。

      ◎湯權收藏的茶具系列(宋代至民國的茶壺、茶葉罐)

      土陶茶壺:從宋朝至清末均有實物留存。綏陽鎮(zhèn)村民挖宅基地挖出了一件土陶茶壺,其茶壺高約30厘米、直徑25厘米,偏心小口,水桶扁型提把,壺身上有古樸典雅的人面魚身圖和兩條鴨嘴龍,有關專家初步鑒定為宋代仡佬族土茶壺。類似的茶壺,后來又相繼在琊川、何壩等地被發(fā)現。

      土陶茶葉罐:實物可上溯至明代或更早些。二十世紀50年代在天橋的漆坪、花坪的彰教壩、琊川的大都等地,先后在仡佬族生基墳(當地稱苗墳)中出土土陶罐,罐中還存有五谷雜糧及茶葉等殘渣。此類陶罐多為醬褐色或瓦灰色,高30公分厘米,罐底直徑10余厘米,腰部直徑20厘米左右,罐口直徑約10厘米。罐蓋有寶塔形、瓦楞屋頂形,罐身陶塑魚龍、人面等圖案。

      木制保溫茶架:可上溯到明末清初。近年在烏江沿岸的老寨子,遺存的仡佬族多功能保溫茶幾(茶架),高150厘米、寬60厘米、厚50厘米,由可自由傾倒的內置錫茶壺的木茶桶、裝茶葉的雕花抽屜、放茶杯(碗)的木架以及四周的木雕裝飾等構成。整個茶幾外觀儼然一件精雕細刻的藝術品,而功能又集盛茶、陳盞、保溫、方便倒茶和居家裝飾等功能于一身。此類茶幾自從保溫瓶問世后就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舞臺,但在鳳岡卻幸存幾件明清時期的精品,可謂彌足珍貴。

      在鳳岡,清代錫茶壺、民國銅茶罐隨處可尋,木制茶椅、茶凳、茶桌、茶柜、茶臺不但數量可觀,而且做工也很考究。

      ◎湯權收藏的民國銅茶罐和銅茶壺

      飲 茶

      鳳岡飲茶,首推“疙蔸—火鋪—砂罐茶”。其方法就是在仡佬族民居的屋角,用木板鋪成一個能坐十人左右的小樓臺,中間用石塊砌火炕,燒起疙蔸火,架上鐵三角,放上老砂罐,煮茶熬茶。當茶葉放入砂罐內,近火烤炒,就會有一股清香浸入心脾。之后在罐子里放進山泉,猛火煨熬,散發(fā)的則是濃香的氣味。砂罐茶煨至濃釅才飲,越釅越好。老人們說,砂罐茶不但提神消食,還有健體強身、延年益壽之功效。

      在鳳岡農村,閑暇時,中老年人拿著一根大煙桿,抽著葉子煙,端著土茶罐,喝著濃釅的茶,邀約左鄰右舍“吹殼子”。這種火鋪茶,大人們是不讓小孩喝的,怕喝了睡不著覺。

      從前,凡有“疙蔸——火鋪——砂罐茶”的村寨,定有壽星打堆。近年,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只有個別的高山村寨還保留這一傳統飲茶習俗,而壩子、集鎮(zhèn)區(qū)域也難尋“疙蔸——火鋪——砂罐茶”的蹤影了。

      泡茶是過去老茶館的行業(yè)語,客人進茶館稱“蹲茶館”,到茶館喝茶,首喊店家拿“葉子”來?!叭~子”就是茶葉。需要加水,叫拿“開”來,“開”即開水。茶館的銅壺放在燒著火的灶上,隨時處于沸騰狀態(tài)。

      ◎湯權收藏的黔北宋代土陶茶壺

      ◎湯權收藏的明代黔北仡佬茶神木刻印板

      茶 食

      鳳岡茶食花樣繁多,能獨站鰲頭的要數油茶湯。當地喝油茶的習俗遍布城鄉(xiāng),可以說是人人喝油茶,人人愛喝油茶。

      鳳岡油茶不是休閑食品,而是生活正餐。一日三餐,餐餐有茶?!叭觳缓扔筒铚?,做起活路心發(fā)慌?!痹邙P岡,油茶湯就是“干勁湯”,是力量的摧化物。

      鳳岡油茶的制作,沿襲了唐宋以來的“煮茶法”。即將茶葉用豬油、黃豆、花生、核桃等炒黃炸脆,清水煮透,木瓢磨爛,制成茶糕,吃時將茶糕加水煮開放鹽,然后把茶湯舀入碗中與佐料攪拌,即可食用。油茶散發(fā)出濃濃的香味,誘人食欲,再配以多種茶食,如米花、黃餃、蕎皮、泡粑、麥粑、米團粑、葵花等,既富含營養(yǎng)又提神充饑。

      鳳岡的茶食還有油茶稀飯、油茶面條、油茶湯圓、油茶綠豆粉、茶咸鴨蛋、婚禮專門推出的組合吃泡茶、哺乳期婦女用來催奶的雞蛋甜酒茶等,吃法五花八門。

      茶 禮

      鳳岡先民早就自成一套系統的茶俗茶禮。如仡佬民居的香火上書寫:“奉獻茶食寶珠衣,香花燈水果。”逢年過節(jié),主家要凈鍋燒茶端至堂屋,行三碗凈茶敬天地,三碗凈茶敬君親,三碗凈茶敬師尊,還有歷代高祖、神農、四官、觀音、孔子、關圣、文昌、魯班、牛王等位居香火之圣人神仙,均要一一大碗凈茶敬奉 。

      在婚俗中,說親、定親、接親,稱為吃茶、拿茶、下茶。媒人促合一對新人,要經過三回九轉,跑爛幾雙新鞋,傳遞頭道茶、二道茶、三道茶……直至拜堂成親媒人吃謝恩茶。

      ◎湯權收藏的明清時期黔北仡佬族,土家族老式多功能保溫茶博架

      ◎湯權收藏的清代黔北神柜上的敬茶圖

      不論是婚喪嫁取,興居祝壽,節(jié)慶待客,茶是先行之物、厚重之品。老人壽慶,晚輩要向長輩敬茶;百年歸西,茶及五谷作陪葬神品;家禮家規(guī)中,給老人、長輩遞煙、敬茶是孝道與否的體現;客來敬茶,客走謝茶。真是無茶不成禮,無茶難交心。

      鳳岡的茶禮成規(guī)成章,深入百姓,伴隨生活。

      茶 館

      二十年前,鳳岡的各個場鎮(zhèn)都有傳統的老茶館,路邊有清茶攤。像綏陽、琊川、蜂巖等大集鎮(zhèn)上的老茶館,一般都有五六家,多的十來家。清末至民國時期,何壩就有近十家茶館,人們閑來無事就要去茶館里座座,聽花戲懷書、吹拉彈唱,看鳳岡茶館的特色把戲,人們稱之為打“赤旁旁”。“赤旁旁”是一種用大竹子辟成兩半做成的樂器,邊敲打邊說唱。

      在縣城,老茶館是人們休閑生活的重要場所。凈心養(yǎng)性、生意買賣、村族議事、民間調解、公務辦理等,都離不開茶館。民國年間,貴州禁煙總辦前右路清鄉(xiāng)襄辦郎云程,處置鳳岡毒梟李化清時,就是在縣城的一家茶館進行的。

      鳳岡茶館還有專門的唱本,如民國時期新建人編著的《地名歌》,用鳳岡地名及人文環(huán)境特征編寫成歌在茶館傳唱。清光緒年間,何壩人編著的《治家良言》《醒俗歌》等,其方言地道純樸,通俗易懂,說唱起來朗朗上口,是在茶館傳唱教化民眾的鄉(xiāng)土佳作。

      ◎湯權收藏的宋代黔北《扁嘴龍土陶茶壺》

      ◎湯權收藏的漢代黔北煮茶灶

      ◎湯權收藏的明代黔北仡佬、土家族土陶茶壺

      大碗茶更是鳳岡茶文化的一道風景。前些年,鳳岡各集鎮(zhèn)每逢趕場天,要道路口、大樹底下、涼橋上面都有大碗茶攤子。人們來到茶攤前,息腳解渴,等人談事,既方便隨意又經濟實惠。

      責任編輯 袁澤友

      猜你喜歡
      鳳岡鳳岡縣黔北
      鳳岡縣關工委的“桑業(yè)”情懷
      晚晴(2020年5期)2020-07-24 16:11:47
      貴州鳳岡縣永安熱礦水成因分析
      鳳岡:初心致遠 紅綠輝映
      遵義(2019年20期)2019-10-24 01:41:40
      黔北山鄉(xiāng)水稻飄香
      貴州鳳岡鄉(xiāng)村“殺年豬”習俗及其文化解讀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3
      東有龍井 西有鳳岡
      遵義(2016年9期)2016-07-18 11:31:24
      黔北鄉(xiāng)間——尋覓時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壩向斜煤層氣賦存及潛力分析
      中國煤層氣(2015年6期)2015-08-22 03:25:14
      鳳岡縣華蓮家電關愛天橋中學留守兒童
      中國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40:09
      鳳岡縣老干部慷慨解囊助學傳遞愛心
      晚晴(2014年10期)2014-10-24 10:52:29
      衡阳市| 崇礼县| 江陵县| 林周县| 吴堡县| 南宫市| 新泰市| 麦盖提县| 夹江县| 增城市| 集贤县| 丹凤县| 莎车县| 土默特右旗| 永平县| 宁阳县| 和平县| 吉木乃县| 隆德县| 安乡县| 雷波县| 广宁县| 丹寨县| 义乌市| 灌云县| 青河县| 德令哈市| 江北区| 台南县| 贺兰县| 中卫市| 洱源县| 侯马市| 大同县| 南江县| 兴城市| 尖扎县| 太白县| 铜陵市| 连南|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