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得到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建筑智能電氣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建筑施工中,建筑電氣設備的智能化應用,不僅能改善傳統(tǒng)電氣設備在建筑安裝施工過程中的存在問題,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質量,還能為人們提供更為舒適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本文主要深入探究智能建筑中電氣設備的施工安裝技術要點,為類似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設備;智能化;安裝施工
智能建筑是結合了辦公自動系統(tǒng)(OAS)、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BAS)、通信自動化系統(tǒng)(CAS)、防火自動化系統(tǒng)(FSA)、安保自動化系統(tǒng)(SAS)等智能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人性化建筑環(huán)境。作為智能建筑系統(tǒng)中的重要部分,智能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是指通過中央處理機對大量信息進行微機處理,并利用通信網絡實時測量、全面監(jiān)控建筑物內的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通信、通風、供熱、防盜情況,便于及時了解建筑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從根本上提高建筑電氣設備的運行可靠性,有效節(jié)省資源。
一、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組成
就目前而言,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體現(xiàn)于在建筑內部電氣設備設計安裝時將電氣技術與智能化的電子技術、控制技術及信息技術充分結合,豐富了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組成。在智能建筑電氣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監(jiān)控系統(tǒng),其包括系統(tǒng)設備、輸入設備及輸出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信息交換時必須以總線橋作為傳輸媒介,并通過分布在建筑內部的中央處理系統(tǒng)和遠程處理機實現(xiàn)這一過程。
根據(jù)不同的結構方式可將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劃分為四大類:第一,中央處理機系統(tǒng)設備,其組成部分包括操作鍵盤、彩色顯示器、打印機及中央電腦等。第二,遠程處理機,當前智能建筑常用兩種型號的RPU設備,即TA6711和TA6585,這兩種型號根本區(qū)別在于輸入輸出接口的配置不同,但其RPU功能基本一致,RPU也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電氣設備經過總線橋連接到中央處理系統(tǒng),形成二級控制系統(tǒng)。第三,總線橋,是指一個應用于二級控制系統(tǒng)的通信網微處理器,線路總數(shù)為8條,每條通信線路能夠連接30個區(qū)域控制器及10個RPU。第四,測量元件和控制件,當前常用的測量元件主要是指各種類型的傳感器,例如溫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流量傳感器等;而控制件是指包括各種型號的二通閥、三通閥和繼電器。
二、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施工安裝技術要點
1.遠程處理機安裝技術要求
智能建筑自動控制系統(tǒng)與各個遠程處理機之間的通信聯(lián)系較為透明,因此,可以通過在同一線路上安裝不同類型的遠程處理機來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控制。其次,由于空調機組需要接受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因此,在安裝遠程處理機時可以將其設置在機房或其附近,再將附近的水流量計、水位信號、照明控制等線路連接到空調機組控制系統(tǒng)使用后剩余的輸入輸出接口上。最后,應在遠程處理機中預留出20%-30%的接口,便于日后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系統(tǒng)的完善與發(fā)展。
2.線路安裝技術要求
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安裝工程中線路安裝內容包括四方面內容,即電源線安裝、信號線安裝、網絡傳輸線安裝及接地線安裝等。
(1)電源線安裝,智能建筑內部電源線的安裝通常會采用規(guī)格為2.5mm*3(火線、零線、接地線)的低煙無鹵銅芯絕緣線,由于我國當前電源線安裝技術發(fā)展十分成熟,因此在實際的電源線安裝過程中并沒有太多要求,但必須保證電源線施工操作便捷,安全質量可靠。
(2)信號線安裝,信號線在智能建筑中應用十分廣泛,信號線通常采用屏蔽線以隔絕信號干擾,因此,在進行信號線鋪設安裝時,一般按照綜合布線理念開展。這是因為綜合布線系統(tǒng)能夠同時兼容不同通信協(xié)議的開放性,并且具備安全可靠的拓撲結構,便于后期擴展延續(xù)。
(3)網絡傳輸線安裝,在全面考慮局域網類型、可升級情況、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及經濟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后才能選擇網絡傳輸線,具體的網絡傳輸線材質要視建筑內部實際情況而定,當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同軸電纜,當要求網絡傳輸安全可靠性較高時則應采用雙絞線;當干擾較大或通信距離較遠時也可以選擇采用光纜。
(4)信號接地線安裝,智能建筑內部通常會安裝有不同分系統(tǒng)的電氣設備,因此,在安裝施工過程中應針對電氣設備的系統(tǒng)特性來科學選擇接地方式。通常情況下,電氣設備的信號接地、邏輯接地、保護接地、屏蔽接地都可以采用同一個接地極,但要求此時的接地電阻不高于4歐姆。然而,當電氣設備的防雷接地與接地一同使用一個接地極,則要求接地電阻不高于1歐姆。若電氣設備容易受到干擾,則需要分開防雷接地與信號接地,并且確保二者距離超過20m。需要注意的是,電纜屏蔽層必須進行接地安裝,在選擇接地方法時就要根據(jù)實際工作頻率來確定,例如,工作頻率低于1MHz時可采用“一點接地”;工作頻率高于1MHz則可選擇“多點接地”方式。
3.輸入設備安裝技術要求
考慮電氣輸入設備的安裝位置時,要求電氣輸入設備的安裝位置能夠精確反映出設備的性能情況,便于設備技術人員開展調試、使用和維護工作。針對不同類型的傳感器,需要根據(jù)建筑內部安裝情況來確認傳感器的位置,但要注意避開一些可能會影響傳感器正常使用的位置,例如水管型傳感器、流量計等要嚴禁安裝在水管焊縫上;風管型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則要遠離出風口位置。此外,電氣輸入設備的安裝位置還要充分考慮后期設備調試和維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安排好設備安裝的先后次序,例如,水管型壓力傳感器必須與工藝管道的安裝施工同時開展;風管壓差開關的安裝則要求在完成風管保溫施工后再進行。
4.輸出設備安裝技術要求
電氣輸出設備的安裝要遵循四個原則:第一,在輸出設備安裝前先要進行仿真模擬測試,明確輸出設備的功能特性;第二,在安裝具備方向性的輸出設備時要注意保持箭頭方向一致,例如流量計、閥門等設備;第三,遇到管道口徑與閥門口徑不一致時,必須進行精密計算,保證使用要求滿足后方可采用小管徑;最后,電動調節(jié)閥應盡量安裝在回水管上。
2.防排煙系統(tǒng)安裝技術要求
在智能建筑內部設置防排煙系統(tǒng)能夠有效預防火災導致的災難發(fā)生,其組成部分包括風機、排煙機、各種閥門閥件及防火閥等。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能夠保證火災發(fā)生初期設備系統(tǒng)可及時發(fā)出警報,提醒人員快速疏散,真正達到控制火勢蔓延、減少人員傷亡的目標。因此,在進行智能建筑電氣線路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供電的主回線路布置,綜合各種因素設計好聯(lián)動控制線路。
在設計智能建筑防排煙系統(tǒng)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鼓勵電氣設備安裝技術人員積極參與耐火配線的規(guī)范施工操作培訓和安全施工教育,提高防排煙設計與施工質量;第二,選擇具有質量安全許可的電氣設備和配件產品,并且確保購買的電氣產品都配有接線盒,避免線路裸露而引發(fā)火災;第三,對于接線柱裸露在外的接線盒要采取特殊保護措施,一旦發(fā)現(xiàn)存在質量安全問題要立即返工,保障施工安全;第四,優(yōu)化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盡可能減小防排煙設備的配電與聯(lián)動控制關聯(lián)線路,避免穿越不同防火分區(qū)。
三、結束語
總之,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安裝工作涉及眾多內容,為保證電氣設備運行安全可靠,在安裝電氣設備時必須選擇科學合理、操作簡便的安裝施工技術,并在電氣設備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操作規(guī)范進行施工,注重強電與弱電的組合,從而提升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安裝施工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優(yōu)質的智能化人居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趙守艷.對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安裝要點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03):1049.
[2]王楣.對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安裝要點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1):2030.
[3]林奕波.基于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安裝技術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1):5143.
(作者單位:武漢中合元創(chuàng)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