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敏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 陜西咸陽 712046)
中日圖書館讀者自我隱私保護意識比較研究
吳雪敏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 陜西咸陽 712046)
為了全面比較中日兩國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不同,在構建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量表的基礎上,設計中日讀者隱私保護意識調(diào)查問卷,然后以日本巖手縣盛岡市和我國陜西省西安市常住居民為對象展開調(diào)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以期豐富與完善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理論與實踐。
圖書館;隱私保護意識;中日;比較研究
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圖書館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使得圖書館讀者隱私的保護方式與領域發(fā)生巨變。伴隨著讀者隱私范疇的漸擴,圖書館需要保護的讀者隱私也隨之變得寬泛。大數(shù)據(jù)時代我國圖書館行業(yè)在提高用戶服務能力和服務質(zhì)量的同時,如何有效保護讀者隱私權,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信任感、讀者閱讀活動愉悅感和讀者群忠誠度,成為值得探討的課題[1]。我國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圖書館讀者隱私”及“圖書館讀者隱私權”等主題概念的探討;侵權表現(xiàn),即面向讀者服務過程中產(chǎn)生的隱私權問題研究;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機制的構建研究。
保護讀者隱私是一種對他人獨立存在的尊重,是不受他人侵犯自我支配的權利,是大力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需要,是確保個人權益得到保障的需要,是圖書館社會功能得到最大限度釋放的有力保證,是圖書館核心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需要[2]。保護讀者在利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個人信息或隱私,維護讀者隱私權免受侵犯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讀者個人隱私權受到侵犯后,最直接、最大的利益損害者便是圖書館讀者本人。讀者對其信息或隱私擁有最初始的控制權,因此讀者隱私保護意識在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加強讀者隱私保護意識才能從源頭上預防讀者隱私權遭侵犯的風險[3]。本研究從讀者角度出發(fā),在對中日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分別調(diào)查的基礎上,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進行比較分析,把握我國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現(xiàn)狀,找出我國讀者隱私保護意識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隱私保護意識是指社會成員對自我隱私利益和自由的認知、主張和要求[4]?;趫D書館界學者對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的加強策略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在利用圖書館資源,享受圖書館服務的過程中,讀者對隱私權的認知程度、隱私政策的知曉程度、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程度、隱私權救濟重視程度等多項內(nèi)容可全方位反映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程度。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這幾方面是從讀者自我保護行為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三個過程提煉歸納得出的。為測量讀者隱私自我保護意識,筆者從讀者角度出發(fā),構建了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量表。該意識量表包括隱私權的認知程度、隱私政策的知曉程度、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程度及隱私權救濟重視程度五個維度,鑒于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的五個維度較為抽象無法直接被測量,必須將其細化成可觀測變量后對其進行估計,詳見表1。
表1 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量表
3.1 調(diào)查問卷設計
筆者在以上量表支撐下設計“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調(diào)查問卷”,總共有23個題項,包括基本信息題項和意識測量題項兩部分。1—4題是基本信息題項,主要針對調(diào)查對象基本情況予以調(diào)查。5-23題是意識測量題項,主要通過19個具體觀測變量構建的題項對讀者隱私權的認知程度、隱私政策的知曉程度、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程度、隱私權救濟重視程度予以調(diào)查。意識測量題項采用李克特5點式量表方式表達,要求被調(diào)查讀者根據(jù)自己的態(tài)度對每個題項做出選擇。1—5選項分別指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能確定、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
3.2 讀者問卷調(diào)查及統(tǒng)計方法
筆者在問卷星網(wǎng)站上分別構建了“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調(diào)查問卷”(中文和日文版各一份),日文版問卷譯成符合日本人邏輯思維習慣的調(diào)查問卷。鑒于盛岡市與西安市兩個城市在各自的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經(jīng)濟水平差不多,故選取日本巖手縣盛岡市常住居民(152人)與我國陜西省西安市常住居民(150人)采用滾雪球的方法進行問卷試調(diào)研。然后將問卷預調(diào)研所獲得的樣本數(shù)據(jù)導入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析軟件SPSS17.0,對問卷的信度予以檢測。信度是指調(diào)查問卷測量結果的可靠性、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即精確度(precision)[5],通常用克朗巴赫α系數(shù)(Cronbach’s alpha)來表示信度,Cronbach’sα取值在0到1之間,其值越大,信度越高。學界認為Cronbach’s α>0.65,證明該調(diào)查問卷科學可行。本次預調(diào)研問卷信度的檢驗結果顯示變量的Cronbach’sα均大于0.65,見表2,證明該份讀者隱私保護意識調(diào)查問卷可行。然后對日本盛岡市和我國西安市常住居民分別進行正式的讀者隱私保護意識問卷調(diào)查,最后剔除填寫不完整、規(guī)律性及重復問卷,共獲得290份(中國和日本各145份)有效填寫問卷。
表2 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調(diào)查問卷信度檢驗結果
筆者對所獲調(diào)查問卷進行整理,并給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5個潛在變量下的19個觀測變量即意識測量題項賦值,以期測量中日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程度。筆者對具體計分方法給予相應闡述。問卷星對所得有效樣本進行自動統(tǒng)計,得出了每個題項中分別選擇“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確定”“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這5個選項的人所占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確定——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為遞變選項,表示意識程度由高向低逐步遞減。于是筆者給 “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確定”“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賦值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每一題項最終意識程度值為:5×(選擇“完全同意”的人數(shù)/總人數(shù))+4×(選擇“基本同意”的人數(shù)/總人數(shù))+3×(選擇“不確定”的人數(shù)/總人數(shù))+2×(選擇“基本不同意”的人數(shù)/總人數(shù))+1×(選擇“完全不同意”的人數(shù)/總人數(shù)),各題項意識取值范圍為1-5,最佳狀態(tài)為100%的調(diào)查對象選擇“完全同意”,意識程度值為5,最差狀態(tài)為100%的調(diào)查對象選擇“完全不同意”,意識程度值為1。筆者根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對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5個維度進行分值計算。
3.3 中日圖書館讀者調(diào)查結果比較研究
筆者在中日版問卷調(diào)查結果的基礎上,按上述既定的計分方法為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5個潛在變量的19個意識測量題項賦值,將中日兩國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意識調(diào)查結果以圖例形式進行比較。首先,對中日兩國圖書館隱私保護意識按照意識類型進行微觀比較。即分別對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5個潛在變量中的19個觀測變量(題項)進行細致比較;其次,計算各個潛在變量的平均值,對中日讀者隱私保護意識類型,即隱私權認知程度、隱私政策知曉程度、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度、權利救濟的重視程度進行宏觀比較。
3.3.1 微觀層面比較
(1)隱私權的認知程度
圖1 中日讀者隱私權的認知程度比較
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統(tǒng)計,中日兩國讀者在隱私權認知程度方面的意識程度普遍較高。由于信息技術、網(wǎng)絡通訊技術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應用,讀者隱私權被侵犯事件頻頻發(fā)生,另外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公民法律保護意識也逐漸隨之提升。大多數(shù)讀者十分贊同隱私權是圖書館一項基本權利,并認為隱私權同肖像權、名譽權一樣是圖書館讀者的一項人格權。同時大部分讀者也十分認同隱私權是一項不僅要求不受其他讀者和圖書館侵犯,更要求政府權力不能隨意侵犯的依法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另外,測量該潛在變量的3個題項的內(nèi)容深度是逐漸遞增的關系,通過調(diào)查結果可看出,伴隨著隱私權概念加深,中日兩國讀者對其認知程度都呈逐漸遞減趨勢。
(2)隱私政策的知曉程度
圖2 中日讀者隱私政策的知曉程度比較
我國讀者對圖書館隱私政策知曉程度與日本相比整體較高。近年,隱私權受侵犯事件頻發(fā),我國圖書館普遍重視隱私保護宣傳。我國接受該調(diào)查的讀者幾乎所有都認為圖書館制定隱私政策十分必要,并且就讀者隱私政策的應有內(nèi)容表示十分贊成。但就自己經(jīng)常去的圖書館是否制訂了保護隱私權這一項,接受該調(diào)研的一半以上讀者選擇了不確定。筆者曾對選擇不確定選項的讀者進行訪談,得知他們關注利用的圖書館隱私政策,可是從未在圖書館網(wǎng)站或?qū)嶓w圖書館物理空間見到過成文文件,所以圖書館是否制訂隱私權保護策略,他們也說不清楚。再此基礎上稍加深入分析,讀者選擇不確定選項并不意味著讀者隱私政策知曉意識程度低,只是因為我國時至今日已制訂圖書館隱私保護政策的圖書館寥寥無幾(除了港澳臺地區(qū)圖書館),因此,讀者才會選擇曖昧的選項。
(3)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
圖3 中日讀者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比較
與日本相比,我國讀者在個人信息提供慎重程度方面略勝一籌。在利用圖書館時我國大部分讀者尤為擔心個人隱私會被泄漏,若需提供的個人信息中包含自己不愿提供信息時,選擇寧愿放棄該服務。另外,讀者提交個人信息時,尤為在意圖書館收集個人信息的用途、目的等。但在接受圖書館信息服務等個性化服務時,很多讀者不會申請專門郵箱專用于該服務;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被調(diào)查者在圖書館上完網(wǎng)后,沒有及時刪除瀏覽記錄的習慣。
(4)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程度
圖4 中日讀者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程度比較
日本讀者在圖書館自由的感知度方面遠遠不如我國讀者。我國接受該調(diào)研的大部分讀者介意在圖書館內(nèi)安裝攝像頭對讀者的一舉一動進行監(jiān)控;介意圖書館針對個人上網(wǎng)過程予以監(jiān)測;在意圖書館能否為讀者提供安全的物理閱讀空間,以確保不被周圍讀者所窺視隱私。而日本讀者對這些方面表現(xiàn)得不是很在意,圖書館自由的感知度不高。日本在讀者自由的感知度方面較低,原因是日本早已出臺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律,如1988年頒布了《行政機關計算機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2005年正式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另外,圖書館行業(yè)層面和單一圖書館層面都制定了讀者隱私權保護政策,指出隱私權受法律保護,侵權行為受法律約束,而我國大陸還未出臺隱私保護相關法律政策。
(5)隱私權救濟重視程度
圖5 中日讀者隱私救濟重視程度的比較
我國讀者在權利救濟重視程度方面遠遠落后于日本。我國接受調(diào)研的近三分之一的讀者表示,當他們隱私受到來自圖書館方面的侵犯時,他們不確定是否應該及時向圖書館投訴,要求其為不當行為予以糾正,承擔相應責任。向圖書館投訴無效時,不確定是否應該向圖書館主管部門提請申訴,由其對侵犯讀者隱私的圖書館的行為予以糾正。以上申訴方式皆無效時,超過一半的讀者不確定是否有必要閱讀相關法律政策, 借助法律手段救濟個人權利。而日本接受調(diào)研的讀者中多一半的人在自己的隱私權遭到侵犯時,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救濟權利。兩國出現(xiàn)這種差異的原因源于文化差異,日本人長時間受西方嚴重影響,權利意識較強,權利救濟重視程度較強。
3.3.2 宏觀層面比較
在中日讀者隱私保護意識的隱私權認知程度、隱私政策知曉程度、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圖書館活動自由的感知度四個方面,我國讀者隱私保護意識均強于日本讀者;但在權利救濟的重視程度方面意識日本讀者明顯強于我國讀者,詳見圖6。
圖6 中日讀者隱私保護意識比較
可以說我國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水平整體比較高,但在權利救濟重視程度方面,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息事寧人,放棄自我權利的救濟,權利救濟方面之隱私權保護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另外,在對待個人信息的慎重程度也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我國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整體水平較高,但權利救濟意識相對較為弱。我國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整體水平相對日本較高,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國家層面、圖書館行業(yè)層面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律政策缺失。日本關于讀者隱私權保護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現(xiàn)狀均好于我國,其諸多隱私權保護實踐經(jīng)驗均值得我國學習與借鑒??梢詮囊韵聨讉€方面來強化我國圖書館讀者自我隱私保護意識。
第一,圖書館應提升我國讀者隱私權的救濟意識。我國圖書館有必要就讀者隱私權保護開展法律維權等相關專業(yè)講座,普及法律常識,強化讀者隱私權保護意識,教育讀者自我隱私權被侵犯之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個人正當權益。
第二,讀者隱私權保護法是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政策得以有力運行的法律基礎,應完善我國隱私權法律保護體系。結合世界范圍內(nèi)立法模式,我國更趨向采用保護隱私權方式來保護讀者的隱私,即制定專門法——隱私法(或個人信息保護法)予以保護。目前,我國應加快作為隱私權專門法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與此同時,促成適合各行各業(yè)的個人隱私保護法律規(guī)范早日制定。為了使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有法可依,責任到人,圖書館行業(yè)應呼吁加快涉及讀者個人隱私權保護內(nèi)容的法律早日出臺。
第三,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學會應有職能,將制定圖書館行業(yè)讀者隱私權保護相關標準或規(guī)范提上日程[6]。中國圖書館學會章程規(guī)定圖書館學會有制定圖書館業(yè)務相關規(guī)范或標準的權力[7],我國圖書館界應采納并借鑒日本圖書館行業(yè)協(xié)會成熟的經(jīng)驗,在目前我國讀者隱私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缺失的情況下,盡力發(fā)揮我國圖書館學會的行業(yè)主導作用,制定圖書館讀者隱私權保護政策相關標準或規(guī)范。確定各類圖書館及圖書館員在讀者隱私權保護方面的責任與義務,并按照圖書館類型,就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方針、聲明或政策所應該包含的具體內(nèi)容分別予以規(guī)范[8]。
第四,制定讀者隱私權保護政策可視為確保讀者隱私權不受侵犯的一項切實可行的措施?!秱€人信息保護法》等專門法在我國的缺失,造成圖書館在內(nèi)的各行各業(yè)個人信息或隱私被侵犯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筆者認為,我國圖書館界應首先出臺適合本館的讀者隱私保護方針政策等,通過政策、方針來限制圖書館行為,明確圖書館利用過程中讀者與館員隱私保護方面各自的權利與義務。
[1]馬曉亭.大叔據(jù)時代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讀者隱私保護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2):84-89.
[2]張玉娥.讀者隱私權的價值與保護[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4,(2):24-25,29.
[3]藤倉恵一.図書館における個人情報保護:理論と実際[J].情報の科學と技術,2012,(62).342-347.
[4]易斌,方錦平,陳淑文.讀者隱私的自我保護問題與對策探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9):93-95.
[5]呂淑榮. 吸煙、飲酒和身體活動三類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監(jiān)測問卷信度、效度研究[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7.
[6]図書館の自由に関する宣言[EB/OL].[2015-05-14].http://www.jla.or.jp/library/gudeline/tabid/232/Default.aspx.
[7]中國圖書館學會章程[EB/OL].[2015-05-14].http://www.lsc.org.cn/c/cn/ news/2009-12/25/news_4115.html.
[8]吳雪敏.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研究[J].圖書館,2015,(3):53-5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ibrary Readers
Wu Xue-min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ng the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 China and Japan, the paper firstly designed the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questionnaire based on building the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scale. Then the author conducted surveys on some inhabitants in Morioka City, Iwate Prefecture, Japan an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Finally, by analyzing library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from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levels, the author found out some problems of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so as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brary readers’ privacy protection.
Library; Priva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China and Japan; Comparative Study
G252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73
吳雪敏 (1987-),女,碩士,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2017-05-16 責任編輯:張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