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鋒++朱桃花++李魁明
一段時間以來,大眾傳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被一些人等同于“高大上”,認為缺乏時代感,而軍旅題材的電視劇,從人物塑造到劇情設計,更加貼近現實、貼近時代,使觀眾身臨其境,通過角色創(chuàng)新的方式,把主旋律價值覆蓋于生活中的點滴,體現主流價值觀、青春正能量,吸引著大學生觀眾。軍旅題材的電視劇,通過生活的敘述、戰(zhàn)斗的描寫、情節(jié)的刻畫,把主流價值觀和大眾審美相結合,成功塑造了有個性、有血性,懷揣夢想、朝氣蓬勃、堅忍不拔、斗志昂揚的軍旅偶像,對當代大學生主流思想也產生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軍旅電視劇大學生主流思想從《我是特種兵》到《雪域雄鷹》,從《火藍刀鋒》到《麻辣女兵》,從《國防生》到《大學生士兵的故事》,近幾年,一個又一個軍旅題材電視劇充斥著電視熒屏,掀起了收視高潮,也在大學校園中受到追捧。本文的軍旅題材電視劇主要是指和平年代的軍旅生活故事,他們從不同視角,用不同角色演繹了詮釋了軍旅生涯中人性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包括對國家的忠誠、對部隊的熱愛,對兄弟的友情,對戀人的愛情。這些電視劇在創(chuàng)作理念中,重視追求人性和主觀敘事視角,在功能定位中把教化受眾與娛樂休閑相結合,對當代大學生主流思想也產生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一、軍旅題材電視劇在大學生中熱播原因分析
一段時間以來,大眾傳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被等同于“高大上”,有些大學生,特別是能快速獲取時事新聞的大學生,對長篇的主旋律題材不是特別熱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這些電視劇缺乏時代感,遠離生活,不能投入角色。而軍旅題材的電視劇,從人物塑造到劇情設計,更加貼近現實、貼近時代,使觀眾身臨其境,通過角色創(chuàng)新的方式,不一定是發(fā)生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把主旋律價值覆蓋于生活中的點滴,體現主流價值觀、青春正能量,吸引著大學生觀眾。
1.平民草根英雄塑造品牌效應,使英雄更接地氣
在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一般需要塑造兩種典型的人物類型,一種是英雄,一種是普通人。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創(chuàng)作理念往年偏向于塑造一個“十全十美”的英雄,從第一次出現在熒屏時,就被抽象為與眾不同的高大上的“圣人”,以至于普通人,包括大學生在內,都覺得英雄離自己很遙遠,只可遠觀膜拜,很難為自己接受模仿,這其實是對“英雄”的誤解。雖然藝術強調是來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但是如果是盡善盡美的“高”,就顯得脫離群眾,不接地氣。作為能引起當代青年大學生共鳴的現代軍旅題材電視,會通過一些簡單通俗、回味深刻的話語,塑造平民英雄,彰顯主題,使大學生認為這是可以膜拜追隨,也可以模仿接近的“英雄”。比如,在《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由最初的父親眼中的一事無成的“龜兒子”,到連長和戰(zhàn)友眼中倒數第一的“孬兵”,通過自己的“不拋棄、不放棄”,成長為A大隊(特種兵部隊)優(yōu)秀的“好兵”,對于許三多來說,“什么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什么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倍@些草根英雄,來源于群眾,是從群眾中產生的英雄,這些英雄的成功之路簡單易懂,便于大學生在遇到的困難、挫折和迷茫時。指導前進的方向。盡管那些成為英雄之前的情節(jié)對英雄來說,是其缺點的“爆料”,但是這些并沒有沖淡英雄形象,反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應,使人物更接地氣,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增強英雄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劇情中的人物內心矛盾沖突,使英雄形象得到升華。
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中,小莊就是最初是一群“看起來垃圾”的新兵,在班長老炮給新兵下馬威,要求在操場跑圈時超過了老炮,在雨中站軍姿時,小莊帶頭一起唱歌,鼓舞士氣,而老炮卻以違反紀律為由,被罰不能吃飯,在射擊訓練中,小莊急中生智,巧妙的贏了班長老炮。而后小莊與老炮和其他戰(zhàn)友的相處中,逐漸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小莊對部隊集體的忠誠,對兄弟戰(zhàn)友的親情,對敵對分子的零容忍,特別是拿著槍口對著戀人旁邊的敵人……劇中的人物內心矛盾,逐漸把故事情節(jié)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主人公在和平年代,對國防安全、集體主義、個人利益中的抉擇,令每一位觀眾動容,從小莊這個單個軍人的角度出發(fā),揭開了最精銳部隊的神秘面紗,全景呈現了狼牙特種大隊忠誠祖國、鐵血精誠的長篇畫卷,如果祖國需要,他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而且會像這部電視劇的原著名稱一樣,《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實際上,從那一刻開始,小莊已經從一個玩世不恭、桀驁不馴的神槍手變成一個恪守軍規(guī)、紀律嚴明的軍人,對于跟小莊有相似年齡、相似集體生活的大學生來說,小莊的英雄形象再一次得到升華,沒有矛盾沖突就不揪心,不揪心就沒有戲劇性,正是這種矛盾沖突把《我是特種兵》推向了在大學校園熱播的高潮。
3.主流價值觀和大眾審美相結合,為大學生成功打造了軍旅偶像
作為“大眾傳媒”,軍旅電視劇仍然要保持觀眾喜聞樂見的品性,得到百姓的認可,同時,軍旅電視劇也有一種輿論導向性,要承載社會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并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否則就失去了精神向度。電視劇《雪域雄鷹》中,主人公是一群張揚個性、敢愛敢恨的“90后”,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來到雪域高原,希望像雄鷹一樣挑戰(zhàn)自我、展翅翱翔,在這個生命的極限之地,用青春和熱血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夢想追逐的過程中,挑戰(zhàn)高峰,得到不可思議的收獲和成長,成為精銳特種兵。劇中雪鷹大隊大隊長袁野在歡迎新兵時講:“你們從五湖四海來到高原,來到這戰(zhàn)功赫赫的雪鷹大隊。你們有三個任務,第一,英勇殺敵;第二,捍衛(wèi)榮譽;第三,超越自我。軍人的天職就是戰(zhàn)斗,軍人的榮譽會激勵你們?yōu)閲鴳?zhàn)!”還有經典對話“不要問部隊能夠給你提供什么,先問問你自己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么?!薄堆┯蛐埴棥分小盀閲鴳?zhàn)”的口號令人熱血沸騰,久久在耳邊回蕩,也為本劇貼上了鮮明的愛國主義標簽,劇中以新時代“中國夢”“強軍夢”“90后偶像正能量”“熱血青春、極地軍旅”等為關鍵詞,通過生活的敘述、戰(zhàn)斗的描寫、情節(jié)的刻畫,把主流價值觀和大眾審美相結合,成功塑造了有個性、有血性,懷揣夢想、朝氣蓬勃、堅忍不拔、斗志昂揚的軍旅偶像。
二、軍旅題材電視劇對大學生影響
隨著眾多軍旅題材電視劇在大學生中的流行,在豐富校園文化、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軍旅題材電視劇從價值觀念、文化思想傳遞等方面也給當代的“90后”青年大學生帶來了影響。
1.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三觀”
在當代的軍旅題材的電視劇中,軍人的風采和情懷,得到了直觀的、形象的展現,軍旅文化作為大眾傳媒的重要文化因素,體現出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軍旅題材的電視劇,通過繼承和弘揚深厚的民族文化,把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貼近現實的英雄相結合,有利于弘揚主旋律,傳遞主流思想。古代的軍人以“忠君愛國”為核心價值,當代的軍人崇尚“為國而戰(zhàn)”“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在軍旅題材電視劇中,無論從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從描述還是構建,都是最為強烈、最為集中地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華?!堵槔迸分袀€性叛逆的刁蠻公主湯小米,在匪夷所思的部隊生活中,逐漸學會了感動、成長、理解,經過艱苦磨練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士兵。軍旅文化折射出一種生機勃勃、綻放著陽剛之美、釋放著征服一切的力量,這種無法替代的感召力,令人向往,對青年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極強的指導性。
2.有利于大學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個國家民族興盛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在我國,軍人的形象是一支以報效祖國為己任,以服務人民為宗旨的隊伍,他們不怕吃苦、紀律嚴明、保持昂揚斗志,體現著這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戍守邊疆,還是搶險救災,看見軍人,就如看到“神兵天降”,看到了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火藍刀鋒》中蔣小魚開始是一個愛吹牛的草根漁民,后來陰錯陽差的進了以殘酷訓練而著稱的“獸營”。在一次海盜劫持客船事件中,老班長為掩護蔣小魚而犧牲,這使得這群年輕人明白: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國家,保護人民是每一個軍人肩上的責任,要“為祖國的大海流盡最后一滴血”,后來蔣小魚等人代表中國參加馬爾斯國際偵察兵大賽,中國軍隊獲得第一名。這些電視劇中軍人體現著中華民族的自信和威嚴,表明維護和平的決心和能力,有助于大學生增強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也是國防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
3.有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國防憂患意識。
春秋《左傳》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薄端抉R法》云:“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睔v史事實表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防憂患意識,將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大學生軍訓是大學入學的第一課,也是必修課,通過軍訓理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國防憂患意識,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國家安全意識,通過軍訓技能訓練,增強大學生紀律嚴明、整齊劃一觀念,培養(yǎng)不怕苦不怕累的優(yōu)良作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不僅是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需要。《雪域雄鷹》中,講述的是和平年代國防意識也不能松懈,一群境外特種兵部隊退役的雇傭兵,以盜獵為掩護,欲竊取我國核心軍事機密,“90后”中國兵組成“殺破狼”小組,在雪域高原與經驗老道的雇傭兵斗智斗勇,最終戰(zhàn)勝了敵人,捍衛(wèi)了國家安全。軍旅題材電視劇在校園的熱播,為增強大學生國防憂患意識和培養(yǎng)堅強意志品質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時事新聞和影視作品的影響下,充分認清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嚴峻性、復雜性和艱巨性,促使大學生關注國家安全,形成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參考文獻:
[1]耿文婷.軍旅文化在大眾傳媒中的核心價值引領功能[J].現代傳播,2014,(07).
[2]以憂患意識抓好國防教育[EB/OL].中國軍網,2015.
[3]李躍森.《雪域雄鷹》的“精準美學”[J].中國電視,2016,(01).
[4]楊泰禎.中國當代軍旅題材電視劇研究[J].新聞傳播,2016,(01).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青年項目(項目編號ZY20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