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長春
摘 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是從對物理知識的初步印象開始。如何將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引起他們的注意,并讓他們產(chǎn)生持續(xù)探究的興趣與動力,知識的導入非常重要。結(jié)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全面探析。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巧妙引入;高效課堂;方法策略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對看起來復雜而枯燥的物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知識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從心理角度來分析,學生對于那些直觀的、新異的、形象的、多樣化的手段或者是“刺激物”會格外注意,因為它們最能引起學生大腦皮層的某個“興奮點”,并因此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格外注重知識的導入。巧妙的導入,可謂是打開通往高效物理課堂的第一道門,本文結(jié)合物理教學實踐,對“多樣化”的導入方式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直接引入
在教學中,簡潔也是一門藝術(shù)。知識的引入也是如此,通過精練語言,明確簡短、開門見山地直接將知識要點羅列出來,未嘗不是一種可以讓學生心生緊迫感的有效方法。如,在學“電磁感應”
時:“我們都知道磁場存在于電流周圍,那它是否能產(chǎn)生電流呢?今天我們要探究的主題就是‘電流與磁場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就闡明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沒有多余的語言,也沒有華麗的形式,但給學生的感覺卻是一目了然。而在講“光的反射”時,學生在對燃燒的蠟燭、接通電源的電燈、表面光滑的金屬、棉花等實物進行觀察之后,教師直切主題:“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蠟燭和電燈的光,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是發(fā)光體,但像棉花、金屬這些物體本身不會發(fā)光我們同樣能看到,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物體將光反射到了我們眼中,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光的反射”。
二、設疑引入
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完全陌生與完全熟悉的知識都不會讓學生有興趣繼續(xù)深入,只有對那些有所了解但又心存質(zhì)疑的問題,學生才會產(chǎn)生探究的心理。所以,教師在導入新知時,可以有意地為學生設置一點小障礙,制造一點小懸念,用問題情境引人入勝。如,在講到“物體的浮沉”時,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木塊與鐵同時放入水中,木塊飄浮在水上但鐵卻會沉入水下”的問題,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木頭比鐵輕,這時教師馬上反問:“既然是這樣,輪船有萬噸鋼鐵那么重,怎么還會在水上飄浮而不下沉呢?”這一問使學生突然沉默下來,與之前的肯定回答有了強烈的反差,很多學生好像被這個問題難住了,但顯然也有很多學生對這個難題充滿了興
趣。而在講到“蒸發(fā)”時,教師用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開始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知道被強烈的太陽光照射后的物體都會變熱,但有沒有被太陽曬過之后反而變涼的事情?有人就遇到了這樣奇怪的事情。在巴爾干島一位探險家被太陽曬的嗓子冒煙,這時一位婦女頭頂瓦罐走來,他乞求這名婦女能不能給他一杯涼涼的牛奶解解渴,卻看到這名婦女將瓦罐取下,然后用濕毛巾層層將瓦罐包起來讓太陽曝曬,并美其名為沖涼。當時這名探險家驚呆了,但轉(zhuǎn)念一想?yún)s又會心一笑,大家想到了其中有什么奧秘了嗎?”從一個故事引發(fā)了一個疑問,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趣的情境,對于接下來的探究教師已經(jīng)不用再擔心學生會淡漠處之了。
三、實例引入
物理知識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我們總能夠在生活的點滴之處與它“相遇”,物理可謂無處不在地影響著學生的生活,但顯然他們并不擅于捕捉這些與物理相關(guān)的生活案例,并與自己的學習聯(lián)系起來。為了增加學生對物理的感性認識,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教師可以將生活實例作為一節(jié)物理課的開端,讓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小事作為引課,幫助學生放下“物理難學”的偏見和壓力,讓他們接觸到實實在在的物理,相信這比任何語言都更具吸引力。
如,在講“摩擦力”時,在切入正題之前,先讓學生一起做一個小游戲:將課本與課本逐頁交叉重疊起來,然后將一本書邊緣提起后,結(jié)果怎么樣?另一本書也被相應提起來了?!斑@是為什么呢?”當這個現(xiàn)實存在的情景擺在面前的,學生都不由自主地在思考這個問題。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是不是可以嘗試用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去解釋這一現(xiàn)象,隨之引出“摩擦力”的概念。那么摩擦力到底是什么?教師繼續(xù)讓學生通過生活實例去感知體驗:將手平放于桌面上,用力拉或者是推,保持手不動或者使手運動,兩種不同情況下是否都感受到了有一個力在阻礙手的運動?同樣的,將手平放于桌面上不動,是否感受到有一個力在阻礙手的動手?指導學生分別完成這三個小實驗,去感受體驗摩擦力的存在與作用。
巧妙的引入,不但可以將知識有效地架構(gòu)起來,還可以讓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物理、接納物理,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在自然的過渡中進入教育者預設的軌道上來,成為一節(jié)高效物理課最恰當、最自然也是最精彩的一個開端。
參考文獻:
[1]宋韌綿.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提高初中物理的趣味性[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3):90.
[2]汪和平.如何巧妙運用初中物理新課的導入技巧[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1,3(1):12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