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建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應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幫助小學生建立交際的自信心,有助于農(nóng)村低段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創(chuàng)新高。文章主要分析了農(nóng)村低段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形成性評價問題。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口語交際;形成性評價;教學策略
在農(nóng)村低段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在低年齡階段養(yǎng)成正確的交際意識,促進學生建立應用語言的意識,有助于學生未來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
一、豐富口語交際活動形式,給形成性評價提供載體
讓課堂中的口語交際活動多起來,才能讓形成性評價有落實的載體與平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中,根本找不到形成性評價落實的切入點。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一直掌握在教師手中,形成性評價很難發(fā)揮作用。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口語交際活動形式的豐富,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樣化展示平臺,提供多樣化的形成性評價實施平臺,有助于形成性評價與口語交際教學的結合。
低年級小學生認字量較少,他們頭腦中的詞匯量低,能夠自由應用的語言就更少。在低年級階段,很多學生心中有千言萬語,但偏偏找不到正確的語言去表達它們。豐富口語交際形式,教師要關注圖片在低段學生口語交際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展示圖片,讓小學生看圖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教師展示一張春游的圖片,有的學生會說“我看到一家人去春游,他們帶了很多吃的,吃得很開心”,有的學生則會說“一家人駕車去一個公園野餐,他們坐大樹下的草坪上,地上鋪了一塊漂亮的毯子,毯子上有面包、酸奶、蘋果等食物”。在實際口語交際操練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差異顯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借助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委婉地去給學生建議。針對前者,考慮到實際水平,教師可以給出“恩,你眼光真不錯,他們真是愛吃的一家人,再說些細節(jié),這一家人便可愛了”的評價,促進學生認可自己,并找到改正的方向。針對后者,教師可以給出“你觀察得很仔細,還按照一定順序表達信息”的評價,通過這個評價,引導其他學生找到個人不足,積極糾正。除了利用圖片做口語交際練習外,教師可以利用無聲動畫的播放,讓學生根據(jù)情境去設計交際用語,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讓學生們扮演編劇,說出自己設計的交際用語,教師則扮演導演,評價“編劇”們的成果,促進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多樣化。教學活動的多樣化發(fā)展,能夠使形成性評價的落實更加自然。
二、重視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的增多,為形成性評價提供依據(jù)
討論與互動,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形式。農(nóng)村小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水平較低,關注口語交際教學,增多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討論與互動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應用語言,會減輕小學生的心理負擔。應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小學低段口語交際教學發(fā)展,教師要借助討論與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增多,了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很多小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習,也不重視語文學科中的口語交際。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會說漢語,能在生活中用漢語交際,沒有必要在課堂中練習。終結性評價手段阻礙了小學生正確學習觀念的建立,也讓口語交際的實施遇到了阻礙。
在應用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給學生更加具體的評價。不再用“好”與“不好”,“合格”與“不合格”去評價學生。像在以“在交往中,相同的意思,選擇不同的說法,起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為主題組織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討論、互動。比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辦公室電話響了,工作人員拿起電話,說了一句“他不在!”,讓人十分不舒服。當小學生融入到情景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工作人員的交際用語展開討論,評價他的交際用語合理度。用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在課堂中成為口語交際的評價者,從旁邊者的角度入手分析口語交際內容。當學生提出“他這樣很不禮貌”、“他這樣說話讓人不舒服”的想法后,教師可以再次引導學生討論,討論出正確的表達方式。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借此機會積極了解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以及參與到討論活動中的積極性,明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定位,為日后實施形成性評價打好基礎。有的學生提出將“他不在!”改成“他不在,等他回來讓他打給你”,有的學生改成“不好意思,他有事出去了,請您留下姓名,等他回來,我讓他聯(lián)系您,好嗎?”。面對不同的口語交際想法,教師要結合自己剛剛收集過的信息,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
三、積極開拓課外交際活動,擴大形性評價實施范圍
開展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展示天地,便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的評價機會。形成性評價,也就是過程評價。教師不僅要關注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口語交際表現(xiàn),還要關注學生的課外活動,將學生的課外口語交際行為視為評價的對象,將課內的形成性評價延伸至課外去。根據(jù)教學內容開拓課外交際活動,豐富小學生的作業(yè)形式,能夠給小學生輕松的學習感受,促進小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愛上口語交際。
比如,教師可以安排一個不定性課外口語交際任務,像“回到家中,與你在家中看到的第一個人聊一聊他喜歡做的事情”。這一任務具有不定性,正是因為這種不定性,小學生內心會充滿期待。農(nóng)村小學生思想單純,讓他們完成這樣的任務,他們會非常期待自己會先遇到誰,也會想象他們喜歡什么。但要完成這一任務,小學生必須要與他們遇到的人交際。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電話聯(lián)系,從家長那里了解小學生的表現(xiàn),并給予小學生評價。也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分享他們的對話,促進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在課堂中,有的小學生這樣描述自己的對話,我遇到了爺爺,便有了這樣的對話:
學生:爺爺,你喜歡干什么?
爺爺:這還真難倒我了。
學生:那你就想一想做什么的時候你最快樂吧!
爺爺:在農(nóng)田里勞動的時候最快樂。
學生:為什么呢?
爺爺:勞動最光榮啊,干起活來,心里踏實。
當學生積極分享了自己的口語交際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先自主評價,促進小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有的小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反思找到問題,比如“你忘了使用敬語,不應該對爺爺說你”,這樣找到的問題更容易為學生認可。另外,教師要組織小學生在課堂中互評,說一說同學口語交際的合理之處與不合理之處,讓評價成為一件互動與輕松的事情。將自主評價與互評引入到口語交際課堂中,能夠給小學生全新的口語交際體驗,也能讓口語交際學習真正走進小學生的心里。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農(nóng)村低段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應用形成性評價,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促進語文教學氛圍越發(fā)活躍。給學生自主權,讓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中,促進學生感受評價的力量,是讓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手段。認可形成性評價手段,大膽實施與創(chuàng)新,才能推動小學語文整體教育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1]朱蘭珍.淺談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訓練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
[2]王美.活用教法形式多 活化課堂樂趣多——初探口語交際訓練[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
[3]王瓊武.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探究[J].語文建設,2013(24)
[4]郭思佳.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17(02)
[5]何琴鳳.努力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