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鍵
【摘 要】閱讀不僅貫穿于人們的生活中,而且也貫穿于整個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閱讀教學,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再次需要培養(yǎng)學生如何去閱讀,默讀法、快速閱讀法、群文閱讀法,通過有效的閱讀,從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當然能力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速成的,這就需要老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去下功夫,有句話說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學生真正的源頭。
【關鍵詞】閱讀;默讀;速讀;群文閱讀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同樣在學生的閱讀中也存在著有效性。
首先要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很多人都沒有讀書的習慣,這樣是很不好的。有的學生是因為沒有時間讀書,有的是讀書有效性,從而對讀書沒有了什么吸引力??焖匍喿x是一種高效有效的閱讀方法,能快速的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幫助學生便于很好的理解,更能為學生節(jié)約時間,從教學中來看,快速閱讀法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進而為其他的作業(yè)分配出更多的時間。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呢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面:①每天花半個小時時間看看課外書,對課外書做到一個簡單大致的了解。做事沒有熱度的人,很大的原因是缺乏一種良好的習慣。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一種好的習慣,就是一種永恒的動力,就是一種自我支持。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堅持幾個月的時間,慢慢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②培養(yǎng)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就要用行動去支持孩子的學習,可以采用獎勵的方式比如堅持一個月給予一盒彩色筆,通過反復的強化讓孩子養(yǎng)成愛閱讀的習慣。也就是,要讓孩子在初始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時后不斷地給他們輸送學習是一種樂趣的想法,并盡量幫助孩子克服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直到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其次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初步學會默讀。我們說“會讀”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是我們學習課文的重要方法。在低年級段學生初步養(yǎng)成了指著生字讀的習慣慢慢的又養(yǎng)成了默讀的習慣,逐漸過渡到快速閱讀。中年級的快速讀訓練,重點在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很短的時間能及時準確的把握閱讀中的生字和簡單含義。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下速讀習慣:①養(yǎng)成按句讀的習慣。即一氣呵成讀完一個句子,這樣一是便于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這句話的一個整體觀念。②在速讀的過程中要對不明白的地方迅速留有痕跡。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查字典、翻資料、找工具書,弄懂然后做好筆記或者是批注。③養(yǎng)成邊速讀邊批注的習慣?!安粍庸P墨不看書”,在默讀過程中,要逐步養(yǎng)成邊速讀邊作記號的習慣,逐步具備批注的能力。④養(yǎng)成邊速讀邊記憶的習慣。在速讀中,要通過簡單的字、詞、句加上自己的聯(lián)想以形成簡單而快速的記憶。⑤養(yǎng)成邊速讀邊思考的習慣,一邊看句子,一邊想這句話的意思。如:速讀文章中寫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自己的頭腦中能夠相應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再次對學生閱讀進行相應的指導。第一、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閱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或者是較難的閱讀文章均可采用瀏覽法,簡單的把握主要內(nèi)容,抓住其中文章的考點或有價值的東西。二是對作者姓名的閱讀。這是學生根據(jù)一定的目的進行閱讀材料的分析,如魯迅的祥林嫂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先看作者姓名,從作者魯迅中我們可以探求出一些知識,如魯迅的寫作特點魯迅的風格作品具有凝練,簡潔,頓挫而又富有回味的語言風格,郁達夫說:“魯迅的文體簡練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后,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點破,這樣我們對這篇課文最少有了一個簡單的判斷。然后選取對自己有用信息去細讀品味,這樣使指向性非常明確,也方便解決一個問題,或解覺某方面的知識。三是時代的閱讀。如魯迅先生的祥林嫂一文中,那個時代是一個充滿血和淚的一生,是令人心酸腸斷的時代。通過時代的閱讀分析我們可以對文章有一個簡單的感情基調(diào)的把握。第二、學生在閱讀時,要有計劃的進行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句子比如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詩具有很深的哲理,我們可以提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第三、在閱讀中教給學生“記”的方法。在閱讀的指導中,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要讓學生養(yǎng)成記的習慣,記錄既是一種記憶的方式也是一種加深領悟的過程。一是隨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把自己的感悟?qū)懗鰜怼?/p>
最后對學生的閱讀還要有針對性,才能有的放矢。第一、對于小學中高段的老師來說所選的內(nèi)容更需要有針對性,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第二、對于較難的閱讀可以采用群文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對一篇課文的感悟,達到一類課文的感悟,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韓愈的《師說》,都是古代的一種論說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但是在群文閱讀的材料選取中仍要有所注意,比如小說類的選擇既可以選國內(nèi)和國外的進行對比,也可以選古今的進行對比。如古詩類的,可以選擇不同詩人相同的主題進行類比,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風格的詩人進行對比。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最終達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