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夢
摘要:現行的寫作教學方式偏重于讓學生學習華麗的辭藻和新奇的體裁,卻忽視了文章最本質的東西——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生命的領悟。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方法探討
部分語文教師奉行“唯分數論”和急功近利的教學方法,日常教學中太過于強調作文寫作的技巧和理論知識,根本不在意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急需革新和改進。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端正寫作教學的態(tài)度,確保初中生語文寫作能力不斷提高。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突破策略
1改進寫作教學方式
在現今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究其原因,除學生自身的態(tài)度問題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寫作教學方式不當。因此,寫作教學方式必須改革。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借鑒“情景教學”等經驗,靈活應用多媒體寫作手段,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寫作熱情,進而逐漸擺脫現在寫作教學的尷尬困境。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積極鼓勵學生自我主動創(chuàng)作,激勵學生勇于表達真情實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但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卻采用傳統(tǒng)的“三段式”寫作法,只教給學生固定的套路。這樣一來,學生寫出的文章變成了批量生產的鉛字,讀之如同嚼蠟。對此,教師應主動摒棄這一方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不應該過于強調作文的格式、格調、內容等,而應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寫自己喜歡寫的文章,釋放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寫作教學注重感情培養(yǎng)
文章寫作的目的是將心中所想所悟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而人只有經歷過生活實踐,才能在心中有所想所悟。所以,在布置作文題目時,教師要注意題目和生活的相關性,積極引導學生去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如在假期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記述假期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等。
另外,時代潮流發(fā)展迅速,初中生可能對這些新興事物了解得更多些,而對一些老的事物不太了解,這就使得學生在面對相對老舊的話題不知如何下筆、感到無話可說。對此,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在寫作教學中注意貼合實際、跟進潮流,多提些學生熟悉的作文話題。這些話題不但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還能使文章變得真實飽滿。
4鼓勵擴展閱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一個人只有擁有一定的閱讀量,才會擁有足夠的知識量。鼓勵學生擴大自己的閱讀量,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更容易明白文章的內涵和行文脈絡。學生的閱讀量增大后,寫作水平必然也隨之提高。而且,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并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而這些也都是寫出好文章的基礎。因此,鼓勵、督促學生不間斷地進行閱讀,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是個長久性的任務。
學習興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學生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這一愿望將為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5引導學生學會改作文
在現有的寫作教學模式里,學生的作文大都由教師批改。對于批改的結果,學生往往更關心分數,而忽視了教師評語的價值。這些現象都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應該積極鍛煉學生推敲文句、剖析文理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找出作文中的不當之處并加以修改,或讓學生試著變換表達方式,進行對比寫作。具體來說,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采取讓學生自批作文或學生間互批作文的辦法進行作文評改。當學生批改自己的作文時,就會自我反思,積極思考如何更正自己的表達方式。當同學之間互換作文進行批改時,就會很容易發(fā)現別人的不足之處,進而反思自己的作文,取長補短。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弊端剖析
1教學方式因循守舊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由此可見,文章寫作并非易事。作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成法,許多教師也都不注意寫作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因為這些教師認為,寫作能力存乎一心,是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所以根本無法教。在這種傳統(tǒng)思維下,語文教師對于寫作教學多是敷衍了事,只知道照搬模仿“范文”、“例文”,行“照葫蘆畫瓢”之事。這種一味模仿的教學方法直接打擊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只知墨守成規(guī),無心也無力進行創(chuàng)造。
2教師評語得不到學生的正確理解
教師給學生的作文評語都是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切實提出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評語常常不被學生重視,或者學生對教師的寫作評語只能形成感性認識,無法形成理性認識,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有的學生往往只對教師作文評語中的分數有感覺,而對教師評語內容,沒有去仔細理解和體會,這就使教師的一番好意付之東流。無論以上那種情況,都會阻礙學生的寫作水平的進步,同時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也大打折扣,寫作教學評價的有效性也很難得到保障。
3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
對初中學生而言,寫作往往是最頭痛的事情。由于教學方法不當,很多學生都對寫作缺乏興趣,這就使得每逢作文練習,學生必絞盡腦汁,翻遍各種教輔,左一段右一段地抄文章,勉強拼湊一篇交差。學生的這種敷衍態(tài)度,完全是在逃避寫作,更勿論“主動寫作”這一說了。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熱情很難得到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會相對滯后,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語文整體學習成績的提高,也與寫作教學的目標背道而馳。
4敷衍之風盛行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了許多,繁重的課業(yè)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而其中作文就是最費時、費力的作業(yè)。由于初中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對生活與社會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寫作能力是相對弱化的。因此,在初中階段,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與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但是,由于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過分強調作文技能教學,使學生們往往抱著一種應付差事的心理,不愿去用心琢磨文章,更不會去自覺地積累作文素材,只是一味敷衍了事,為了寫作文而寫作文。如此這般,寫作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要突破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瓶頸,就必須改進現有教學模式。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第二,教導學生在寫作中傳真情達實意;第三,引導學生修改作文,取長補短。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傊瑢懽髂芰Φ呐囵B(yǎng)是個“慢工”,需要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