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頻
(陽泉高等師范專科學(xué)校 中文系,山西 陽泉 045000)
在好漢云集的水泊梁山,燕青第六十一回出場,三十六天罡星排名最后,出身奴仆,和魯智深武松等聲名顯赫的好漢相比,似乎是一個“花拳繡腿、逢場笑樂之人”。[1]但作者施耐庵在第七十四回寫到:“……都強似那三十五個?!盵2]660作家陳忱贊譽到:“堪作救時宰相,非梁山泊人物可以比擬也?!盵3]492作者和后人都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可見,燕青是一位不容忽視的英雄。那么,燕青身上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英雄的獨特氣質(zhì)?筆者將依據(jù)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來進行探析。
與水泊梁山眾多英雄相比,燕青是集“眾美”于一身的,除了有俊朗英武的外貌,風(fēng)流瀟灑的氣質(zhì),無人能及的錦體,還有多種多樣的才藝,例如會吹拉彈唱、說各路方言、懂百行市語等。作者通過一篇《沁園春》詞,熱情洋溢地為讀者描繪出了一位英俊瀟灑,多才多藝,武藝高強的英雄形象。燕青的非凡稟賦,加上他的聰慧乖覺,使他在投靠梁山后如虎添翼,脫穎而出。梁山人才濟濟,但是像燕青這樣才貌雙全,能文能武,能說會唱的全能性人才卻寥寥無幾。在以打打殺殺,魯莽粗豪為普遍性格特征的梁山好漢中,燕青外秀內(nèi)慧,風(fēng)流儒雅,氣質(zhì)獨特。
在盧俊義上當(dāng)受騙準(zhǔn)備出發(fā)前,燕青冷靜分析,善意勸阻;主人落難后,任勞任怨,時時處處想方設(shè)法加以保護,例如在城外乞討度日,等待主人回來以便告知實情;拜托牢管照看主人;暗中保護,放冷箭救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救護主人的過程中,小說多次提到了燕青的“哭”,而梁山好漢是很少有哭的?!澳袃河袦I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毖嗲唷耙詼I洗面”確確實實到了“傷心處”。但是他的“哭”不僅沒有貶低其英雄形象,而且更加真實地突出了人物忠心耿耿,重情重義的品性。燕青對盧俊義的所作所為,經(jīng)受住了種種考驗。作為家仆,燕青對“忠”做了最深刻全面的詮釋,因而被后人譽為“真義仆”。[4]
燕青對梁山對宋江的貢獻主要有三點:一是維護了宋江的聲名,協(xié)助李逵殺死了敗壞宋江名聲的強人。二是成就了宋江的招安大計,架起了梁山和皇帝之間互通的橋梁。三是為剿滅方臘打下了基礎(chǔ),立下了功勞?!啊端疂G》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盵5]“忠”是燕青人格層面最核心的品質(zhì)。需要指出的是,燕青對盧俊義對宋江的忠誠并非表現(xiàn)為封建道德所提倡的愚忠愚孝,而是在盡心盡力盡職盡責(zé)的前提下,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不喪失自我。這完全符合“浪子”瀟灑不羈的本性。
燕青憑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成就了宋江的招安大計,被譽為是“梁山一首功之將”。[6]其出色的外交才能最令人稱道的便是一個“巧”字,“巧”是燕青區(qū)別其他英雄最鮮明的標(biāo)志,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沒有“巧”就不成其為燕青。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2]690是“天巧星”的“巧”,展現(xiàn)了最有層次最光彩奪目的部分。
與前兩次見李師師一樣,燕青慷慨地送上了豐厚的見面禮,且出手更加闊綽。李師師是京師名妓,身價不菲,沒有豐厚的見面禮,自然難以辦事。燕青深諳此理,出手不凡,用重金叩開了李師師的大門。
李師師是位絕頂聰明的女子,兩次驚擾已經(jīng)懷疑到了燕青等人的身份。如果一味隱瞞真相,勢必會弄巧成拙,失去對方信任。此時燕青實話實說,把宋江一伙的真實身份和招安意愿毫不隱瞞說了出來。這番話除了對驚擾表達出真誠的歉意外,還申明了梁山大義,傳達了殷切的期望。這些話語不僅消除了李師師的疑慮,而且迅速贏得了李師師的好感,為后面的深入交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雖然李師師在風(fēng)月場中閱人無數(shù),但還是被燕青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因此主動向他示好。燕青是個百伶百俐之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李師師的心思?既不能耽誤了宋江的大事,又不能對李師師無動于衷,裝聾作啞。在李師師大獻殷情,主動挑逗下,燕青做了三件事:一是嗚嗚咽咽的吹簫;二是聲清韻美的唱曲;三是揎衣裸體,將自己的錦體讓李師師欣賞一番。讀者在這里除了欣賞燕青的多才多藝外,更多佩服的是他能屈能伸,柔軟靈活的身段。在一個溫柔多情的女性面前,為了實現(xiàn)一個事關(guān)全局的目標(biāo),適度彎腰,取悅對方,既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燕青恐怕李師師有非分之舉,不好拒絕,計上心來,便以姐弟相拜,用“禮”拜住了李師師的“邪心”。燕青是“風(fēng)月叢中第一名”,[2]535面對貌美多情的李師師并非不解風(fēng)情,只是逢場作戲。英雄愛美人,人之常情。但燕青知道梁山招安大計與兒女私情之間孰輕孰重。此外,在燕青心目中,“大丈夫處世,若為酒色而忘其本”[2]693非英雄所為,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屑于做。燕青自我定位為英雄,而英雄對自身有著極其嚴(yán)格的道德自律。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而燕青與李師師相處,展現(xiàn)了一個光明磊落,顧全大局,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
梁山好漢大多不近女色,對女性采取鄙視仇視的態(tài)度,更談不上尊重與愛惜,如逞強示橫的武松,心狠手辣的楊雄。兩相比較,可以看出燕青的機巧心靈,從容瀟灑。
“鉆刺關(guān)節(jié)”,[2]695憑借燕青的個人魅力和隨機應(yīng)變,順利打通了李師師這一關(guān)。接下來,決定招安成敗的最關(guān)鍵一步,便是直接和皇帝對話。燕青當(dāng)機立斷,果敢行事,再次成功的施展了自已出色的外交才能,一唱二哭三求四訴,拿到了保護自己的赦書且讓皇帝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和梁山的招安意愿。與李師師見面不同,讀者看到了燕青進退自如善于保護自己的一面,一個成熟老練外交家的形象更加完整鮮明。
這一回,作者層層深入淋漓盡致地把燕青的“巧”展現(xiàn)了出來,話語巧,才藝巧,手段巧,心機巧,演技巧,行事巧。不管環(huán)境多么復(fù)雜多變,燕青始終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處于積極主動地位,拿捏到位,不失時機地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標(biāo)。在梁山英雄好漢中,同樣具有外交才干的還有天貴星小旋風(fēng)柴進。由于兩人見多識廣都受到了宋江的重用,許多外交任務(wù)都由兩人搭檔完成。但柴進是皇親國戚,由于出身高貴,自命不凡,往往給人高高在上敬而遠之的感覺。而燕青由于出身低微,混跡市井,始終讓人覺得毫無架子,親切隨和。
燕青除了具備外交方面的“軟實力”外,在使槍弄棒武功超群的英雄好漢中,他的本事也不容小覷。他有兩大絕技:一是川弩。第六十二回,燕青放冷箭搭救主人,不動聲色,干凈利落,一箭一個,兩位公人即刻斃命。第七十回在“沒羽箭”張青用飛石連打十五名梁山好漢,戰(zhàn)局極為不利的情形下,燕青冷眼旁觀,關(guān)鍵時刻,開弓射箭,射中丁得孫坐騎的馬蹄。這一箭,不但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也挽回了梁山好漢的面子。不管是在命懸一線救主的關(guān)鍵時刻,還是兩軍交戰(zhàn)的失利關(guān)頭,燕青的川弩往往能夠起到扭轉(zhuǎn)形勢,化險為夷的作用。二是相撲。燕青的相撲,被陳忱譽為“梁山泊五絕”之一。[3]490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便是作者濃墨重彩的描寫。[2]635在眾人的懷疑不解中,從劈牌到登上擂臺,燕青用行動贏得了眾人的喝彩。靜若處子,動如脫兔,以靜制動,沉重應(yīng)戰(zhàn)。這一回與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景陽岡武松打虎,華榮射箭等經(jīng)典場面交相輝映,異彩紛呈,成為小說的亮點。
通過這回的專門描寫,讀者對“天巧星”的“巧”有了更寬廣層面的了解:在外交舞臺上,燕青能巧對風(fēng)月場中的李師師,巧對九五之尊的道君皇帝;在比賽擂臺上,能巧對身形魁梧的“金剛”大漢。在市井路途上,能從容巧對各行各業(yè)的陌生人??傊叹帕?,尊卑貴賤,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人物,燕青都能隨機應(yīng)變,從容應(yīng)對。
燕青的見識,不僅表現(xiàn)在能識破吳用的陰謀詭計,還表現(xiàn)在勸說主人盧俊義歸隱這件事上。在勸說無用之下,燕青選擇了退隱,因而得以保全,成為梁山好漢中少數(shù)的幸存者。燕青之所以選擇退隱,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燕青雖不是飽讀詩書的文人,但他見識高遠,知曉歷史,尤其明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在勸說盧俊義時,例舉了功勛卓著但下場可悲的韓信、彭越、英布的事例。燕青的選擇,實際上是作者對歷史與現(xiàn)實清醒思考的結(jié)果,表明了他對現(xiàn)實的徹底絕望。燕青的退隱,不同于古代知識分子推崇的“功成身退”的理想境界。后者出于自覺自愿,而前者更多出于避禍存身的現(xiàn)實考慮。
第九十回“雙林渡燕青遇故”,[2]762為燕青的退隱埋下了伏筆。燕青來到好友許貫忠的住處,看到竹籬茅舍,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時,心生羨慕,長期的南征北伐,使他身心疲憊。而征方臘后,梁山兄弟傷亡慘重,更堅定了他退隱的心志。
燕青綽號“浪子”?!袄俗印庇卸鄬雍x,褒貶色彩不同。這里主要是指尊重自我,追求自由,生性灑脫,無羈無絆的個性。燕青正如綽號所形容那樣,喜歡過浪跡天涯,瀟瀟灑灑,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選擇,是天性使然。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燕青的形象內(nèi)涵包含了“俊”“忠”“巧”“智”“勇”“達”等豐富的層面,這些層面相輔相成,互為表里,有機組成了燕青在梁山好漢中的“另類”英雄形象。
燕青屬于歷史積淀人物,其演變大致經(jīng)過草創(chuàng)、成形、成熟幾個階段。在小說成書之前,燕青的形象在宋元話本和元雜劇水滸戲中,早已出現(xiàn),但多是風(fēng)月場中不學(xué)無術(shù),游手好閑輕浮浪蕩的公子哥,是名副其實的“浪子”。而在《水滸傳》中,作者把他精心塑造成了一個內(nèi)涵豐富,氣質(zhì)獨特的“另類”英雄人物。無疑,燕青的形象寄托著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其結(jié)局體現(xiàn)著作家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冷峻思考。
[1]金圣嘆.金圣嘆批評本水滸傳:下[M].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2006:635.
[2]施耐庵.水滸傳:下[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1.
[3]朱一玄,劉毓枕.水滸傳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2.
[4]羅貫中.水滸志傳評林:上[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2:436.
[5]曹亦冰.從《三國演義》《水滸傳》兩書之魂——忠義思想看羅貫中著意塑造的英雄人物[J].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版,2011(10):4-14.
[6]鄧曉東.從燕青形象之演變看《水滸傳》作者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