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農村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農村班主任具備更高的班級管理水平和學科教學能力。農村小學由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相對短缺,學生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外出打工者較多,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隔代教育成為農村家庭教育的普遍形式。對孩子疏于管理,嚴重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留守兒童;愛;家長
一、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嘮叨
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課堂教學,方法總比困難多,耐心是對一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學生有著怎樣的缺點,我們都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想辦法攻克難關。對于小學來說,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也不相同,比如低年級的孩子還處在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時期,作為教師,應該以哄促學,科學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用愛來感化學生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然后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農村小學在這方面更是需要班主任下足工夫,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們是極度缺乏關愛的。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欣賞學生,傾聽學生意見,了解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學生心里想什么,嘴里想說什么,生活學習有什么困難等情況。
三、特別關注留守兒童
在與留守兒童家長的交流中,我常會聽他們說這樣一句話:“父母在外,就拜托老師多照看了。”這樣一句話,充滿了家長對老師的企盼。針對農村孩子多為留守兒童的特點,班主任要想帶好班里的這十幾個孩子,必須投入“心”,付出“勤”。勤到班里去,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情況,以便為教育選擇策略。勤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躍寬松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作優(yōu)美的教室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有趣的激勵方法。勤指導,如學生學習較差就先幫學生分析錯在哪里,然后細致指導,最后再讓學生反復做題。讓學生從你勤懇的工作中感受你的真心,樹立對你的敬佩之情。
四、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好榜樣
在學校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學生,一些學生會把老師的言行當標桿來模仿學習。因此,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好個人衛(wèi)生,帶動公共衛(wèi)生,勤剪指甲勤理發(fā),不亂丟垃圾。講誠信,賞罰分明。尊重他人、有禮貌。
五、要明確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的
我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是完美的,但這只是美好的愿望及我們的努力方向而已,沒有不犯錯誤的學生。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評和指導。錯應該分大小,當學生犯了小錯誤時,我們一定要冷靜處理,或嚴厲地批評,或循循善誘地指導;對于大錯,我們一定要以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依據,先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從而達到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的目的?,F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獨立意識非常強,對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極端。作為老師,我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果我們老師不能寬容,過分苛求,孩子也許就被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毀了,所以切記不要以愛的名義讓孩子的身心受傷。
六、進行大課間評比活動
作為農村的班主任,為活躍學生思維,更應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來讓學生參與,感受班集體的力量和榮譽。而且有班主任的熱心參與,能有一舉多得的妙效:既可以督促活動順利開展,又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能更全面、更真實地了解學生。農村 小學由于資源的短缺,開展的集體活動相對較少。學生集體觀念淡薄。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如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闊學生視野。通過讀書評比、書法評比、衛(wèi)生評比、計算評比、健身操評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增強他們的集體主義意識,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校園文化活動。
七、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是重中之重
一周中,學生往往在學校學習了五天,效果較好,可是在家休息了兩天以后,學生就把所學的知識差不多都忘了,這種現象是農村小學生都普遍存在的。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我覺得家訪是一種有效的途徑。由于農村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班主任要多與家長溝通,多做家訪。由于農村家庭文化層次的特殊性,在家訪時就應該給家長灌輸一些他們易懂的教育方法。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并隨時與老師配合,使老師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習慣和性格特征。教師要多向學生家長介紹一些科學的教育理念,不能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要求家長經常與班主任聯系,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在開家長會時,班主任不要一味自己講,而是要多與家長進行交流,這樣我們才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并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
農村有許多父母在外的留守兒童,打電話工作則更重要。電話訪問主要致電學生父母。不要等孩子犯錯了才打電話跟家長告狀,孩子平時上課、課間表現等方面的進步我們有必要傳達給父母,讓父母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表現,通過家長的獎勵、鼓勵,讓孩子對學習更有信心,這樣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長。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把愛放在首位,教育學生學會把愛獻給他人。以愛為核心進行班級管理,能讓班級充滿友愛和凝聚力。農村小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愛與鼓勵,這都需要班主任投入情感,給予他們關心。
參考文獻:
李鎮(zhèn)西.民主與教育:一個中學教師對民主教育的思考[J].教師之友,2004(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