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得主柳建偉首部長篇兒童小說 《永遠追隨》
《永遠追隨》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軍旅作家柳建偉精心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新作,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長篇兒童小說。
小說主人公是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湘南香花嶺地區(qū)陶家的孫子陶百川和外孫周三才。他們和家人平靜而有希望地生活在這片風景如畫的地方。對他們來說,家里那頭漂亮的驢子是他們最重要的生存基礎(chǔ)和快樂來源。紅軍長征的大部隊經(jīng)過陶百川和周三才的家,撤離時借走了那頭被他們?nèi)乙暼缟捏H子,后來由于敵情吃緊,驢子無法如期歸還。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兩個少年追隨紅軍部隊,踏上了尋找之旅,由此一步步進入紅軍長征途中最為慘烈的湘江之戰(zhàn)的現(xiàn)場。用少年的眼睛和情感見識了那場殘酷的較量,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與無私。紅軍部隊派遣得力人員護送兩個少年回家,但奶奶、父親和驢子相繼被國民黨反動軍隊殺害,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共產(chǎn)黨和紅軍才是他們這些普通群眾真正的守護者,值得他們永遠追隨。最后,他們毅然加入了紅軍隊伍。
該書以長征為背景,以長征的走向為故事發(fā)展的主線,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諾言、救贖、覺醒、信仰、價值和榮耀的故事,弘揚了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
柳建偉,河南南陽人,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198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有各類文學作品八百余萬字面世,代表作有長篇小說 《北方城郭》 《突出重圍》 《英雄時代》等,其中 《英雄時代》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其作品除獲茅盾文學獎外,還曾獲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獎、馮牧文學獎、夏衍電影文學獎、莊重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電視劇編劇獎、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飛天獎、金鷹獎、國際版權(quán)組織金獎等。
“平靜的農(nóng)家生活,與眾不同的驢子的珍貴,紅軍長征途中的追隨,慘烈戰(zhàn)爭中的成長……這是一個關(guān)于諾言、救贖、覺醒、信仰、價值、榮耀的故事,精彩,特別,深刻,讓人難忘。《永遠追隨》呈現(xiàn)給廣大少年兒童讀者的是波瀾壯闊的電影般恢弘的文學力量,催人奮進,催人向上?!?/p>
——中國版協(xié)前副主席、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中國分會前主席、著名評論家海飛
柳建偉曾憑借軍旅小說 《英雄時代》斬獲茅盾文學獎??少F的是,這樣一個大作家,用 “大手筆”寫 “小人書”,并不因為寫作資格老就怠慢、潦草和敷衍,當作成人小說的 “微縮版”或者 “幼稚版”,而是一絲不茍地錘煉一字一句、一人一物。小說開篇就很響亮:一夜吹不停的亂風,一夜下不停的細雨,終于把湘南的香花嶺弄成了一個初冬的樣子。從初冬的野菊花、落葉、溪水、睡蓮、荷葉、魚兒,到孩子和驢子打了噴嚏,作家認真、耐心又凝練地營造出一個南方山村清冷的早晨。然后,老婦人陶柳氏拿著一紅一藍兩件夾衣出來,說:“穿上,變天了?!边@第一句人物語言,簡短,自然。甚至,讀完整部小說,重溫這句人物語言,我依然堅定地認為,它既是老百姓非常樸素的生活語言,又是一種深刻的文學寓言——這個家庭、這個國家,正在經(jīng)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天”。整個早晨、整部小說,隨著這句話,一起從冬日沉沉的睡眠中醒來,活躍起來。人物的性格形象、家庭關(guān)系、生計操持等逐次展開,就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卻比生活更加簡潔、有序,處處透著作家的精心。
——青年評論家劉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