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上旬,一套粉色封面、便攜皮套、小開本,由“好妹妹樂隊”演唱主題曲,開發(fā)了閱讀陪伴APP,號稱“可以帶著拍照”的青春版《紅樓夢》刷爆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這套書一共6本售價129元,由新世相和果麥文化聯(lián)合推出。出版商對外宣稱:“本書是《紅樓夢》的最新版本,歷時3年修訂和制作,努力打造《紅樓夢》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yōu)質版本。我們花了3年時間,只是為了讓它再流行一次?!?/p>
新世相的營銷每次都做得很好,影響力很大。但這次,情況卻稍有些不同,除了關注度,青春版《紅樓夢》還引發(fā)了眾怒,豆瓣網友掀起了自發(fā)的“一星運動”,發(fā)出一片質疑。有網友表示:“《紅樓夢》是多少人心中的‘神作,一直存在著,從未被超越,何須你們來將其再流行一次?”還有網友直指其華而不實,是赤裸裸的商業(yè)運作。
多維解讀
青春版《紅樓夢》只是一場營銷炒作
當下,人們對于任何文化推廣、普及的手段早已見怪不怪,樂見二次元、網絡原生態(tài)的東西把傳統(tǒng)套路拍翻在沙灘上。青春版《紅樓夢》的營銷頗具新意,然而一句“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yōu)質版本”的宣傳文案,其坐井觀天的嘴臉,立馬激起了滿屏口水。
中國四大名著,《西游記》占住視覺向的一端,天馬行空,受眾年齡層廣,電視劇逢假期必至?!都t樓夢》占住文字向的一端,歷史哲學人情世態(tài),包羅萬象,字里行間張揚著對世俗的想象空間。那些古典貴族的講究生活,吃個飯要行酒令,家宴上焚的是“御賜百合宮香”,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喝的是“上等名茶”,擺的是價值連城的“慧紋”,各色舊窯小瓶中點綴的是“歲寒三友”“玉堂富貴”等鮮花草,洗個手,漱個口,盆盆缽缽,都是極致的講究。所以,唯獨“紅學”,成為一門窮盡多少文人畢生智慧的顯學。而影視劇的通俗化,一部1987版電視劇不惜工本才成為經典。另一方面,“《百家講壇》說紅樓”“蔣勛說紅樓”等,也在不斷普及“紅學”,最后收獲的有口水也有口碑?!端疂G傳》《三國演義》則介于視覺向和文字向之間,廣泛性也相應地介于《西游記》《紅樓夢》之間。
以視聽上的聳人聽聞為策略,青春化地進行文化推廣,選擇《紅樓夢》這樣的文本,一開始就錯了,最終有口水無口碑,有關注無爭議,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往小了說,受眾對《紅樓夢》并不陌生,并不那么需要形式上的額外引導。往大了說,《紅樓夢》的講究和儀式,在當下離高轉化率更是距離太遠。
對待青春版《紅樓夢》應持寬容態(tài)度
面對各界對此書的質疑,新世相相關負責人表示:“時代在進步,在尊重專業(yè)的基礎上,《紅樓夢》也應該做出適應于時代的改良,我們歡迎大家對青春版《紅樓夢》進行討論和提出意見。但我們希望所有討論都是基于作品的,而不是基于誰有資格看的話題。我們也希望先看完我們的書再討論?!贝_實,要評價作品的好壞,首先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它。
其次,傳統(tǒng)《紅樓夢》是經典之作不假,但不得不承認,由于內容豐富,含意深刻,人物關系復雜,故事情節(jié)曲折,所以能夠一氣呵成讀完的人很少。如今出版了青春版《紅樓夢》,從新的視角來對它進行詮釋,何嘗不是一種有益的推廣呢?如果青春版是在尊重原版基礎上推行的一種輕松文化讀物,目的是為了滿足那些愛好古典文化而又不愿抱讀經典的年輕人的胃口,是可以理解寬容的。圖書、電影、電視劇、音樂、評書、畫作等各種人文藝術載體,都會選擇在當代尋找新的呈現(xiàn)方式。如果沒有這些嘗試,所有人都只能安靜地坐在書桌前讀完《紅樓夢》,《紅樓夢》或許也很難具備如今這么大的魅力。經典文學著作都是歷史沉淀下來的精華,鼓勵閱讀經典更能開發(fā)國民的心智、延續(xù)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版本的改編只是迎合了部分人的口味,是一種市場行為,既不會動搖經典著作的歷史地位,也不一定持久。
時評佳作
《紅樓夢》不需要“偽流行”
文/彤 彤
從《紅樓夢》問世以來,古代也好,現(xiàn)當代也罷,作家推出的改寫或續(xù)寫《紅樓夢》的作品不在少數(shù)。當代“80后”作家張一一曾出版《反紅樓夢》,作家劉心武曾續(xù)寫《紅樓夢》,盡管各作者力求對《紅樓夢》做出自己的解讀,進行文學和藝術的探索,也成為一時輿論爭議的話題,但很快還是銷聲匿跡了。
這次,新世相和果麥文化聯(lián)合推出了青春版《紅樓夢》。為什么把它叫作青春版?出版商表示,就是想讓《紅樓夢》陪伴人們的青春,希望“《紅樓夢》重新變成很多人在地鐵、床頭、浴缸里閱讀的東西,變成現(xiàn)代城市里的流行品”。
綜觀后世作家對《紅樓夢》作出的不同形式的文本解讀,我們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世界文豪歌德對莎士比亞的評價:“每一個重要的、有才能的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亞,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會認識到莎士比亞已經把全部人性的各種傾向,無論在高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描寫得竭盡無余了,后來的人就無事可做了。只要心悅誠服地認識到已經有一個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優(yōu)異作家在那里,誰還有勇氣提筆呢?”歌德的這番話,其實說到了兩層含義:人類文化史上存在著偉大的作家和偉大、經典的作品,它們的高度后人已經難以企及;從事創(chuàng)作,要想獲得成功,實現(xiàn)文學理想,不能超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
我們再說《紅樓夢》,《紅樓夢》作為“中國第一古典名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它被人們譽為“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如果用歌德的話說就是,《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的內容“深不可測、高不可攀”。
所以,面對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學術界、文學評論界、廣大讀者和網友,才會對這本青春版《紅樓夢》充滿質疑。有網友表示:“對不起,《紅樓夢》不需要‘偽流行,它可以自己挑選讀者,而不是被讀者挑選?!比嗣裎膶W出版社策劃部編輯認為,青春版《紅樓夢》號稱是其“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yōu)質版本”,這是可笑的,人文社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嘗試對《紅樓夢》進行整理和加標點,后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馮其庸先生領銜整理、校訂,啟功、俞平伯等資深學者都曾參與過。最終由馮其庸擔任主編的新校注本《紅樓夢》于1982年出版,此后在不斷重印過程中,人文社還不斷對其進行修訂。但即便如此,也從未敢宣稱這是其“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yōu)質版本”。另外據(jù)說青春版《紅樓夢》的出版方請了專業(yè)團隊整理、修訂了很多錯誤,那就該公布一下專家團隊的名單,并公布修訂的錯誤在哪里。如果不敢公布,則說明這些很可能只是欺騙讀者的夸大和不實之語。
大家質疑青春版《紅樓夢》改編者和出版者的文學態(tài)度、創(chuàng)造能力,并不難理解。《紅樓夢》是偉大的經典作品,其達到的思想和藝術的高峰,后人已難以攀登、逾越。而且,對當今時代來說,產生像艾略特所說的那種具有“心智成熟、習俗成熟、語言成熟以及共同文體完善”品質的人類經典作品的時代已經遠去。如果幻想把文學經典消費化地變成流行小說,甚至為了商業(yè)推廣不惜使用夸大和不實之語,這種帶有明顯功利色彩的對經典的解讀,豈能獲得成功?
——摘自《福建日報》
點 評
文章的標題即中心論點,“《紅樓夢》不需要‘偽流行”,開門見山、直抒胸臆。用世界文豪歌德評價莎士比亞的話來類比《紅樓夢》,以此說明,面對莎士比亞這樣的偉大作家和《紅樓夢》這樣偉大作品,我們要心存敬畏,并且充分意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而青春版《紅樓夢》之所以激起眾怒,就在于其宣傳上的妄自尊大、急功近利,以致于讓人質疑其文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能力。文章引經據(jù)典,論據(jù)充分,文脈清晰,文筆優(yōu)美,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時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