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力力
棘球蚴?。òx病)是由帶科棘球屬絳蟲(Echinococcus)的中絳期幼蟲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國是高發(fā)地區(qū)之一,主要存在細粒棘球蚴?。倚停┖投喾考蝌什。ㄅ菪停﹥煞N類型,目前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qū)有原發(fā)性棘球蚴病的報道,發(fā)病地區(qū)面積占我國總面積的86.9%,其中高發(fā)面積占44.0%。棘球蚴病是我國西部地區(qū)農牧民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該病已被列為我國《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guī)劃》(2012-2020年)優(yōu)先防治和重點防范的動物疫病。近年來,我國在動物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動物棘球蚴病的診斷與防控技術等環(huán)節(jié)中仍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1]。
石渠縣自然條件非常特殊,海拔非常高,縣城里面海拔約4,200米,周邊的鎮(zhèn)4,400米,因此在當地工作是非常難受的。石渠縣既有細粒棘球絳蟲也有多房棘球絳蟲,是包蟲病的高發(fā)縣,也是我國包蟲病防控工作的重點試點縣。本文根據筆者以前的工作經驗和國家包蟲病的防控態(tài)勢,重點講述了多房棘球絳蟲的流行病學調查情況。
1石渠縣多房棘球絳蟲流行趨勢
該調查主要目的是摸清現在石渠縣多房棘球絳蟲的流行趨勢、中間宿主、終末宿主和其感染率。細粒棘球絳蟲的終末宿主主要是家犬和羊,但是由于羊只能用作肉用,而牦牛既可以肉用也可提供奶制品,因此石渠縣的羊養(yǎng)殖量非常少,牦牛是當地居民主要的經濟動物,實際上整個甘孜州羊的養(yǎng)殖量就不是很大?;谀壳笆h只飼養(yǎng)牦牛的情況下,多房棘球絳蟲病還非常流行,其原因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多房棘球絳蟲生活史及宿主
石渠縣鼠兔災害非常嚴重,石渠縣的外來者都會驚嘆于草原上的老鼠數量如此之多,據估算,石渠縣老鼠的數量同中國人口相當,可見其泛濫之嚴重。中間宿主除了狐貍之外,還有家犬、流浪犬和貓。石渠當地貓的數量很少,但是也有個例,如石渠縣有一家三口養(yǎng)了一只貓,很不幸的是這家三個人都患有棘球絳蟲病,由此可以推測該戶的得病原因很可能和這只貓有關,但目前具體原因還尚不清楚。此外,由于全家三口均得病,造成這個家庭經濟狀況很差,這也是“因病返窮”的典型事例。感染多房棘球絳蟲的病人在后期會非常痛苦,甚至某些情況下已不適宜于手術治療,因此病癥在逐步惡化過程中給人的感覺會非常難受。由于該縣整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當地老百姓對該病認識不清,從而造成病癥的大規(guī)模蔓延,甚至有的家庭主要勞動力均患病,對當地的勞動力造成很大的損傷。此外,大骨節(jié)病也是石渠縣當地除了包蟲病之外的另一主要病癥。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多房棘球絳蟲的終末宿主主要是犬。狐貍也是其中一種比較重要的終末宿主。當地的重點關注對象之所以以犬為主,主要就是當地犬的數量很大,一般定居點的每戶平均養(yǎng)一只犬,而牧民平均每戶兩到三只。而在其他一些野生狐貍較多的地區(qū),狐貍的感染率最高可達到44%。
3月月驅蟲的效果
經過樣本分析發(fā)現石渠縣地區(qū)包蟲病多發(fā)的原因可能是鼠害造成的,草原鼠類數量多,太陽一出來鼠兔就鉆出來曬太陽,由于夏季牧場犬處于放養(yǎng)狀態(tài),可以自由活動,因此鼠兔容易被犬類捕食,這就造成犬很容易捕食到大量的患病鼠兔,因此犬就成為了傳染源。犬對吡喹酮片拒食,拒食的犬只不能及時驅除體內的蟲卵,會造成犬感染的加重。為了調查犬類感染率較高的真正原因是不是沒有完全驅蟲,也為了確保藥片真正吃下去會被消化利用,用食用的酥油把吡喹酮片包起來給犬喂食,確保吃進去以后再跟蹤檢驗排泄的糞便,便可找出發(fā)病率的原因是否是因為驅蟲不完全還是其他原因。
而對于中間宿主草原鼠的具體感染率,還尚未有確切數據。由于鼠在高原打的洞很多,捕捉起來非常不易。此外,為了探究多房棘球絳蟲在石渠縣是否產生了病原病變,5月28號筆者親自在當地捕捉了一些老鼠,并現場對所有疑似有包囊的,或者肝臟上有非常明顯疑似病變的鼠進行了解剖。由于前期樣本量太少,數據不能真實反映感染的具體情況,后期的捕鼠數量還在增加,因此具體數據還需進一步的探究。
4動物多房棘球蚴病防控措施和建議
4.1加強和完善對犬只的驅蟲及管理
切實履行防控規(guī)程,加強防控意識,村防員加緊驅蟲,并確保驅蟲藥的有效進食。全面落實“123犬只限養(yǎng)政策”,“123”的具體含義即是農區(qū)每戶限養(yǎng)1條,牧區(qū)每戶限養(yǎng)2條,寺廟每座限養(yǎng)3條。確定每月的10號為犬只驅蟲日,建立完善驅蟲措施。
4.2有序推進草原鼠害治理及生態(tài)建設
加強草原鼠害治理,加強大眾教育。該地區(qū)有85.7%的牧民飼養(yǎng)犬,但他們并未對犬進行驅蟲,有80%的牧民用明顯病變的動物內臟喂犬,并且由于該地區(qū)缺水,90.71%的調查對象不清洗蔬菜就直接生食,82.9%的牧民在接觸了土壤或者犬的排泄物后并不洗手[1]。因此農業(yè)廳和甘孜州政府用藏漢雙語教育大家不要食內臟,逗狗以后要勤洗手,這樣加強自身衛(wèi)生以后感染率也會降低。
4.3突出技術培訓
四川省動物疾控中心、甘孜州動物疾控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學聯合成立了技術服務團隊加強當地技術人員培訓,使當地居民有能力解決一些基本問題。要想高效徹底的防控棘球蚴病,還需要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改進宣傳方法,使用人們樂意接受的宣傳教育方式,讓牧民從根本上認識到該病的危害,自覺自發(fā)地支持配合政府的工作。此外,每月對犬進行驅蟲的實施難度比較大,難以保證人人配合。政府、獸醫(yī)相關人員以及其他各部門應當密切合作、合理分工,才能保證驅蟲工作嚴格按照計劃進行[1]。
5小結
犬不僅會感染細粒棘球絳蟲,還可以感染多房棘球絳蟲。石渠縣棘球絳蟲自然環(huán)境獨特,鼠害非常嚴重,需要開展大規(guī)模草原鼠類泡球蚴陽性率調查,以摸清石渠縣多房棘球絳蟲狗和老鼠感染率的基準線,為以后開展針對該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宋星桔,胡丹丹,楊光友.動物棘球蚴病防控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