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人生雖短,卻是看云無數(shù)。白云也好,紅云也好,黑云也罷,都可以不假時日激發(fā)逼仄貧弱的想象。想象常常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因時而異,因境而發(fā),因情而生。
“閑看浮云流水,細(xì)數(shù)燕飛魚游”,一份難得的閑情,一份超然的興致。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能有這份心境,一定是平靜而快樂的。坐在逶迤的河堤或躺在青翠的草地上,頭頂是飄逸的流云,斜飛的乳燕;腳下是清澈的流水,漫游的魚群;縈回左右的是輕柔的和風(fēng),那一刻,身心的疲憊杳無蹤影,生命中多了一份難得的從容——閑看云起云落、云聚云散的從容。正是這份從容,讓外在的浮躁漸漸趨于平靜。
“行至水窮處 ,坐看云起時”,是一定程度上的出世,經(jīng)歷過大喜大悲的人生,才會有如此物我兩忘的胸襟和心境。人生是一種刀刻斧削般的歷練,有真切人生經(jīng)歷的人,說不定哪一天一不小心就步入了絕境,面臨絕境的人,是最有可能茅塞頓開,大徹大悟,步入化境的。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不管是云之下,云水間,云之上,云卷云舒總是不著痕跡地給人以啟悟。云的形狀千變?nèi)f化,人的一生不可捉摸。曾有一位國王,在經(jīng)歷了一場曠日持久、險象環(huán)生的王室之爭后,想知道人生是什么。于是,他把最有學(xué)問的大臣召到身邊,問他們,人生是什么?大臣無言以對。國王說,給你們十年時間,遍訪天下,回來給我答案。大臣們?nèi)チ?,歷經(jīng)千辛萬苦,回到王宮,帶著滿滿十車書稿。國王一看那么多書稿,說,我怎么看得過來?再去濃縮一下。大臣們又用了八年時間,用一頭毛驢馱回兩袋書稿。國王已經(jīng)走向老年,看到書稿時說,我眼睛有點花了,看不完這么多書稿了,你們再去探訪,盡量簡要一些。大臣們又用了四年時間,足跡遍及千山萬水,終于把人生概要為一本書,呈給了國王。國王已垂垂老矣。他拿著那本書對大臣們說,我看不見了,也聽不清了,你們干脆對我說,人生到底是什么?一位大臣上前對國王說: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國王說,我聽不見。大臣們互相望了望,一齊大聲對國王說:國王!人生就是“生死”!國王聽見了,沉思良久,對大臣們說:好吧,我知道了,你們領(lǐng)賞去吧。
“浮云何處去,千山伴月來,相思花樹下,霓裳為誰裁”,人生果真就是生死么?生死之間,有那多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怎能用生死一筆帶過?也許,對于生命本身而言,其實就是生死二字。人生不知有多少夢想如庭前花般開了又?jǐn)×?,來了又去了;不知有多少心事似天外云般聚了又散了,濃了又淡了。只有在閑看流云聚散,漫隨清風(fēng)來去的時候,才會幡然了悟生命過程是如此簡單。
不管是“美人橫臥笑紅塵,閑看浮云如夢遠(yuǎn)”,“獨鶴天邊俱得性,浮云世上共無情”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都有它的藤蔓枝葉,都是一份一言難了的人生況味。有道是“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不貪眼前浮云,身后自有蓮華”。然而,不管怎樣,浮云自有浮云的妙處,閑時看它,觸動的是心境,撫慰的是情懷,啟迪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