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霞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085-01
從學科性質來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為核心價值,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社會認知和參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能力為基本內容,以培育公民思想政治素質為培養(yǎng)目標的課程。為了堅持貫徹立足現(xiàn)代公民素質奠基,謀求卓越發(fā)展、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謀求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整合的學科理念,根據(jù)高一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合理設置相應活動,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科認同感,切實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試從教學實踐中開展的三類教學活動為例簡析巧設學生活動,助推學生成長。
從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主要涉及了三類,包括時政演講、撰寫小論文以及情景劇表演。
一、開展時政演講,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
開展時政演講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升思維品質,更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效益,彰顯學科魅力的有力之舉。
政治課教學要注重素質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體現(xiàn)政治學科的時代性,將社會大政治與政治小課堂有機結合起來。
就時政演講的實施而言,從四個環(huán)節(jié)入手:首先,在開學第一課的時候就明確提出要求,按學號依次演講。通過PPT的形式,圖文并茂,就最近的時政熱點進行演講。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可就其中一兩個重點新聞提出自己的觀點。其次,搜集整理資料。有針對性地搜集新聞,兼具時效性和思想性。再次,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演講。最后,評價反饋。包括學生互動評價和教師評價兩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時政演講一個重要的升華,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教師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起著一個矯正和補充的作用。
時政演講活動的開展,也切切實實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一)培養(yǎng)關心時政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時政演講,學生也有了一定的轉變,從原來的“兩耳不聞傳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狀態(tài),慢慢地變?yōu)橹鲃拥貫g覽新聞網(wǎng)站,主動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問題,逐步養(yǎng)成關心時政的習慣。同時,這也是對學生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一次鍛煉。高中階段,學生自我意識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他們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完成對自己的一份挑戰(zhàn)。(二)內容豐富,激發(fā)求知欲,增強學科興趣。從學生準備的演講內容來看,涵蓋的內容還是很寬泛的,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個方面。內容很豐富,而且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整理,能夠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能夠意識到其實政治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增強對學科的認同感。絕大部分同學都能珍惜演講機會,積極參與,認真搜集資料,通過制作PPT等,相互交流,學生樂于參與,能夠激發(fā)求知欲,增強學科興趣。(三)搜集整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演講的內容來看,學生在搜集整理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篩選,能夠注重到時政演講的時效性,演講的內容都是近期大家比較關注的一些重大時事,凸顯了學科的特色。同時,學生在呈現(xiàn)的過程中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做重點的介紹和分析,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學能夠將一個問題說得很透徹,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而且,在學生互動評價的環(huán)節(jié)里,還可以補充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加強交流,起到一個互補的作用。當然,老師也會就其中的一些問題再來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再結合社會熱點進行教學,就便于學生接受,也容易產生共鳴,從而形成一種生成性的課程資源,體現(xiàn)學科的時代性。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能夠對一個問題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四)堅持學科邏輯和生活邏輯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時政演講的主體是學生,選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進行演講,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情感,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這些是老師單純的環(huán)保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教師反思的。(一)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時政演講活動的開放性特征決定了學生觀點的多元化,同事演講過程中也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觀點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時政演講需要有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理論邏輯的分析,也需要有教師思維的引領。在活動分析和反饋的諸多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發(fā)揮應有的引導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教材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全面、理性看待問題。(二)根據(jù)學生思維特點和實際需要,可采用不同時政演講方式: 一周要聞時政演講、專題評析時政演講、時事追蹤評析。(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明確清晰的評價標準,適時恰當?shù)目偨Y與反饋,給予相應的反饋建議,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水平和活動質量,堅持形成性評價。
二、撰寫政治小論文,微觀生活
就撰寫政治小論文而言,為了貫徹新課程理念,提倡學以致用,在五一期間,政治學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yè):結合生活中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撰寫一篇小論文。相比于傳統(tǒng)的假期作業(yè)而言,這種實踐性活動的作業(yè)設計,比較開放,學生樂于接受,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和解決日常實際問題,滿足強烈的探究欲望,獲得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在論文中,有同學就校園門口的擁堵問題侃侃而談,向政府部門求助,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其實,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運用教材中的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是一大幸事。
在操作中,撰寫論文并沒有就此結束,在每篇論文的后面教師要寫上評語,點評其價值所在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三、排練情景劇,創(chuàng)設有利的教學情境
在《權力的行使:需要監(jiān)督》這一框題的教學中,情景劇表演,是一次新鮮的嘗試。在秉承著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原則的基礎上,成功確定七名“小主演”:王子、公主、大排檔老板、工商部門、質監(jiān)部門、城管部門和旁白等七個角色。寓教于樂的方式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課堂氛圍輕松活潑,井然有序,達到了預設的目標,最終將落腳點放在政府的權力需要監(jiān)督上來,水到渠成地導入了新課。同學們帶著情景劇中的故事所引發(fā)的思考繼續(xù)課題的探討。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情景劇的運用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呈現(xiàn)出來,在歡聲笑語中引發(fā)學生的理性思考。但是,情景劇的編排也需要花費時間,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在活動的開展中也會有諸多的問題引發(fā)筆者的思考: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凸顯學科的張力?如何讓活動發(fā)揮最大的效用,做中學,真正助推學生的成長?如何才能讓學生擁有政治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