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館詞林》中的隱身虎

    2017-07-31 07:47:17王曉平
    古典文學知識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寫本

    王曉平

    如果我們真能穿越,到初唐的長安去參加一次那里舉辦的“成語大會”,

    或許會聽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詞。例如,如果選手口里說出這樣的成語,請不要當作奇葩:

    狐假武威獸眄龍驤豹略龍韜

    不要以為你聽錯了,也不是因為長安官話與今天的普通話發(fā)音不同,而是唐代的文人,由于避唐高祖李虎諱,是不能隨口“虎”來“虎”去的。狐假虎威、虎眄龍驤、虎略龍韜也就只能變成你聽到的模樣。當然這只能是一個穿越的假定,而上面這些說法,正出現(xiàn)在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一書當中。

    《文館詞林》與避諱的相遇

    《文館詞林》是唐高宗中書令許敬宗所奉敕編撰的一部總集,該書將先秦至唐的詩文分類纂輯,匯為一千卷??上н@部書在唐以后就亡逸了。日本古典研究會于1969年出版了《影印弘仁本〈文館詞林〉》,將日本國內(nèi)各文庫、古剎名寺及私家珍藏及中土傳刻的弘仁本及弘仁本之影鈔本、摹寫本、摹刻本搜羅殆盡,擇善去重,匯為一編,得三十卷(卷次不明之殘簡亦按一卷計),影印出版,共載詩文四百三十二篇,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見于其他文獻,

    如陸機、謝靈運的詩歌,以及署名為梁簡文帝、唐太宗的詔書,都為研究唐前文化與文學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由于我國唐代以前的寫本到宋代以后,經(jīng)過歷代學人的多次整理,唐代寫本的原貌就不容易見到了。而弘仁本《文館詞林》和敦煌寫卷一樣,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一下我們重睹昔日寫本文化風采的愿望。其中唐人寫本如何避諱這個問題,也可以管窺蠡測一番。

    古書上常有因避諱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變姓名、官名、地名、書名、年號等。唐史中凡言“世”,則曰“代”,亦曰“俗”“葉”。凡言“民”,則曰“人”,亦曰“庶”“萌”“黎”也。民部作戶部,避太宗諱世民也。凡從“民”者,則省為“氏”。如“昬”字作“昏”之類?!爸巍?,則曰“理”,亦曰“化”“正”“肅”“安”等,避高宗李治諱。其流弊足以淆亂古文書。

    避諱字就是因避諱而產(chǎn)生與使用的字,學者或稱為避諱俗字。拔起蘿卜帶起泥,與這些字相關(guān)的詞匯也就不能不跟著變化,而唐人不立諱訓,怎么變不設(shè)規(guī)矩,結(jié)果文士隨機應(yīng)變,由此產(chǎn)生一大批新詞。這些因避諱需要而產(chǎn)生的新詞,時過境遷,到了下一個朝代,自然失效,所以很多詞典不載。書中罕見,但要讀保存有這些避諱詞的書,有關(guān)知識就不可或缺了。

    中國的歲時風俗中,有很多崇虎的內(nèi)容。虎文化被視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閃光點,更是中華文化血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⑽幕c中國人相隨相伴,浸入魂魄。龍虎并稱,充滿生氣,活力十足,雄風剛健。至唐代,虎文化已十分豐富,有關(guān)虎的詞語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言武則有虎士、虎臣、虎將,言文則有虎門、白虎,有出自神話、傳說、寓言者,更有眾多來自前人詩文者。這樣一來,《文館詞林》中因為改“虎”字而成的新詞也就格外多樣。其中改為“武”字與“獸”者的最多。

    1

    高祖名淵,他一如隋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追謚其祖父(名虎)為太祖,虎字的替代字更多,“獸”字、“武”字、“彪”字或“豹”字均有所見。唐祖諱虎,故虎賁為武賁,虎丘為武丘,虎林為武林。《文館詞林》中無一虎字,豐富的虎文化在該書中一律隱匿了起來了。

    以“獸”為代詞的有金獸、獸文、獸門、獸節(jié)、獸云、虓獸、哮闞之獸、猛獸、獸嘯、拉獸、獸眄龍驤、貔獸、獸兕、白獸、獸質(zhì)、窺獸等。以“武”字為代字的次之。有兕武、有武、武騎、武校、武旅、武步、武旗、武勢、武兕、武子、狐假武威、熊武、金武、武牢、武發(fā)、召武等。數(shù)目幾乎與“獸”相差無幾。以“豹”字為“虎”字的要少得多,只有豹略、豹略龍韜、貔豹等有數(shù)的幾例。這樣,豐富的虎文化從字面上徹底消失,只能隱身字外。當時的人們或許習以為常,今天的人們就頗為不便了,需要好好還原一番,才能看出里面的虎故事。

    《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述的李廣射虎的故事,歷來被當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例證。說李廣出去打獵??吹讲葜械氖^,以為是老虎,拉弓就射,結(jié)果箭射進了石頭,一看是石頭,再去射它,怎么也射不進去了。卷六九五魏曹植《自試令》一首:“昔雄渠李廣,武發(fā)石開;鄒子囚燕,中夏霜夏;杞妻哭梁,山為之崩。固精誠可以動天地金石,何況人乎?”“雄渠”,通“熊渠”,古代軍隊士兵稱號之一?!拔浒l(fā)”就是“虎發(fā)”,即發(fā)箭射虎。“虎發(fā)石開”就是講李廣射虎穿石的故事,這和鄒子、杞妻故事放在一起,講精誠之力,足以感天。

    圖五《古逸叢書》本《文館詞林》

    自古以來,虎就是戰(zhàn)士的象征。勇猛的士兵被稱為虎兕,勇猛的軍隊被稱為虎旅、虎校,軍旗中有虎旗,勇健的男孩叫作虎子。這些在《文館詞林》里都另有別稱:獸兕、武兕、武旅、武校、武旗、武子。虎有外形美,即所謂“虎蔚”;虎有精神美,即所謂“虎質(zhì)”,在《文館詞林》里則稱為“獸蔚”“獸質(zhì)”?;⒉粌H是戰(zhàn)獸,也是文化象征。古代國子學有一個別稱,加作虎門。漢代宮殿里,有白虎觀,在未央宮中,漢章帝時,諸儒匯聚這里,講議“五經(jīng)”同異,章帝親稱臨決,作《白虎議奏》,這成為后世祭祀孔子時撰寫的釋奠詩文中時常提到的典故。不過,在《文館詞林》里,“虎門”不見了,只有“獸門”,梁鮑幾《釋奠應(yīng)詔為王曒》一首:“獸門讓齒,龍樓觀德。”就是說在虎門里要對年長的人表現(xiàn)敬重禮讓,登龍樓(指漢代宮殿龍臺觀)領(lǐng)略重道崇德的意義。白虎觀,也只能說“白獸”。梁簡文帝《和贈逸民應(yīng)詔》里說的“白獸談經(jīng)”,就是指漢章帝時白虎觀的講議五經(jīng)的壯舉。

    龍虎速度、龍虎精神、龍虎風采,在避諱操作之后,也都另有說法了?;⒁朂報J或虎眄龍驤、虎超龍驤,都是形容疾速奔馳的詞語,也用來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的景象。梁簡文帝《北略教》的“獸眄龍驤”,本詞就是“虎眄龍驤”。兵書兵法,本稱為“虎略龍韜”,《文館詞林》里則變成了“獸略龍韜”。斑斕的虎皮,威猛的虎姿,暴烈的虎質(zhì),威震遐邇的虎威,給人以獨特的美感,詩人為它們創(chuàng)造出特有的意象,但在《文館詞林》中卻因為“虎”的隱身而失去光彩。詠到虎的美麗,“獸生文蔚,鳳亦五色”(梁到洽《贈任昉》一首其一);詠到文官掛帥出征英武如虎,“變文膺武,武步龍驤”(《贈褚武良以尚書出為安東》);詠到浩浩蕩蕩征討敵軍的水陸軍隊,“輕舟龍驤,武旅云布”(東晉梅陶《贈溫嶠》一首其四),贊美武將的聲威浩大,“獸嘯幽巖,翔風扇起”(西晉棗腆《答石崇》一首),或者“獸質(zhì)山嘯,龍輝泉播”(西晉陸云《贈鄭曼季》四首其一);詠唱將士在戰(zhàn)場上像貔虎熊羆一樣勇猛,“如貔如獸,如霆如雷”(梁簡文帝《和贈逸民應(yīng)詔》一首其六)。在這些詩句中,“獸”“武”都要換回“虎”,才能真正讀通?!对娊?jīng)·大雅·常武》贊頌宣王派大將領(lǐng)兵征伐徐國:“進厥虎臣,闞如虓虎?!薄段酿^詞林》中引用后一句就變成了“闞加(如字之訛)虓獸”。《詩經(jīng)·大雅·江漢》中被周宣王派去征伐淮夷,得勝歸來受到冊命賞賜的召虎,在《文館詞林》中也變成了“召武”。

    由于避諱,“虎”字不能用,文士們碰到“虎”自然要格外小心。于是在初唐編出的兩部大部頭的類書中就出現(xiàn)了今天看來奇怪的事情?!冻鯇W記》的“獸”部,有獅子、象、麟、馬、牛、驢、駝、羊、豕、狗、鹿、兔、狐、鼠、猴,常見的動物都有了,想象的瑞獸也不缺,就是缺了“山大王”?!端囄念惥邸帆F部所收獸類更多,連犀、麞、果然、狌狌、貂這些都在列,偏偏把虎“打入另冊”,不見一字。李嶠詠物詩“祥獸十首”,有龍、麟、象、馬、牛、豹、熊、鹿、羊、兔,也沒有虎。許敬宗奉命編撰的《文館詞林》事關(guān)皇權(quán),對避諱自然不能掉以輕心,“虎”被隱匿得干干凈凈,我們只有經(jīng)過還原,才能窺見到詩文中似隱似現(xiàn)的虎蔚虎質(zhì),找回虎的威猛,虎的矯捷。

    避諱與寫本解讀

    《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朝廷曾嚴禁捕食鯉魚。李隆基(玄宗)當皇帝時,曾于開元三年二月和開元十九年正月,兩度下令“禁斷天下采捕鯉魚”。捕到鯉魚必須放生,如拿到集市上賣,“杖六十”?;实坌绽?,又尊道家之主老子李聃為始祖,與“李”諧音的鯉魚就享受到龍身龍體般的待遇。段成式《酉陽雜俎·鱗介篇》:“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笔掠州d于宋人方勺《泊宅編》卷七:“唐律禁食鯉,違者杖六十。豈非鯉、李同音,彼自以為裔出老君,不敢斥言之。至號鯉為赤公。不足怪也?!?/p>

    詩人丘淵之,在《文館詞林》里變成了丘泉之。梁武帝哥哥的兒子蕭淵藻,在卷六六的《梁武帝又北伐詔》一首當中變成了“泉藻”,在這一篇里,益州刺史蕭淵猷,也成了“泉猷”。梁武帝的《贈逸民》一首,也變成了《贈逸人》一首。

    卷一六〇梁陸倕《釋奠應(yīng)令》一首其五:

    巍巍儲后,實等生靈。

    克岐克嶷,夙智早成,

    無論岳跱,豈疋泉淳。

    桂宮恧譽,蘭殿慚聲。

    跱,通“峙”?!按尽保恕皽s”字形近而訛?!霸累N”,即“岳峙”,“泉淳”,即“淵渟”。岳峙淵渟,亦作“淵渟岳峙”,亦作淵渟岳立。喻人品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晉石崇《楚妃嘆》詩:“矯矯莊王,淵渟岳峙,冕旒垂精,充纊塞耳。”這說明,如果不解決避諱詞的還原問題,一些其他詞語也會受“牽連”而語意不明。

    虎、淵、世、民、治都是出現(xiàn)頻率相當高的字,這些字一亂,原作也就亂了。宋人整理唐代文獻時已給我們做了還原工作,所以我們讀書時不大能體會避諱的影響。像《文館詞林》這樣在宋代業(yè)已散逸的書,就需要今天的我們來補補課了。我國現(xiàn)有的《文館詞林》刊本,不論是《古逸叢書》本,還是羅國威《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都還沒有來得及一一還原,所以在閱讀這兩部書的時候,還需要一邊讀一邊自己做一點還原工作。

    圖六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館詞林》寫本

    避諱也曾走出國門

    避諱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一般認為是中國特有的風俗。不過,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避諱也曾隨著中國文化域外傳播的腳步走出過國門。

    日本《職員令》中說:“治部省卿一人,掌本姓、繼嗣、婚姻、祥瑞、喪葬、贈賻、國忌諱及諸蕃朝聘事。”此《義解》云:“謂諱避也,言皇祖以下名號諱而避之也。”皇祖,就是天皇的祖先,當謂祖父以下。此《集解》引古記,假名令有春日王者,春日山者,稱東山耳?!钡珱]有見到缺筆的記載。《類聚國史》中有“天皇避諱”部,記載歷代避諱,在延歷四年一條,記載:“比者先帝御名及朕之諱,公私觸犯,猶不忍聞。自今以后,宜道改避。于是改姓白發(fā)部為真發(fā)部,山部為山?!庇趾肴适哪陾l里,記載“改大津宿禰為伴宿禰,觸諱也”。

    圖七日本浮世繪中的打虎英雄

    和中國不一樣,日本本沒有虎,現(xiàn)在人們在動物園里看到的都是外國種,而古代日本人對虎的想象都來自中國典籍的描寫。他們從《文館詞林》里沒有看見虎,但是中國的虎文化卻在奈良平安時代便傳到了日本。平安時代物語中便有日本留學生遇虎救人的故事。李廣射虎的故事被改寫后為人津津樂道。特別是江戶時代《水滸傳》傳入以后,該書被多次改寫為發(fā)生在日本的故事,日本武士也想效仿一下打虎的武松,禁不住要找一只老虎來打一打。浮世繪的畫家們更靈感大發(fā),描畫出一位又一位身穿武士戰(zhàn)袍的伏虎英雄,而他們的拳頭打在的自然只能是一只虛無的老虎身上。

    現(xiàn)實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文學藝術(shù)中可以任意揮灑,那里面的虎,就不是隱身虎,而是徹頭徹尾幻影虎了。

    至于像《文館詞林》里那些“被隱身”的老虎,以及其他因為避諱而改字的地方,我們在整理這部書的時候,就應(yīng)該將其一一還原,這也體現(xiàn)了對原作、對原作者與古代文獻的尊重。經(jīng)過還原以后,讀者也就省去了去尋“虎”覓“淵”的功夫了。此事雖小,也是寫本研究的內(nèi)容。有打油詩為證:

    豹略龍韜獸王空,狐假武威理不通。

    避諱惹禍詩文亂,寫本不廢還原功。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寫本
    北涼 楷書孫子寫本殘卷
    中國書法(2023年11期)2024-01-25 17:41:45
    伏俊璉著《敦煌文學寫本研究》出版
    敦煌研究(2021年3期)2021-09-12 11:00:19
    關(guān)於宗喀巴傳記手抄本和托忒文寫本的關(guān)系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西夏文寫本、刻本文獻中的小圖案研
    西夏研究(2018年4期)2018-11-30 09:25:28
    敦煌小說《黃仕強傳》新見寫本研究
    敦煌學輯刊(2018年1期)2018-07-09 05:46:24
    西夏寫本《佛前燒香偈》考
    西夏文寫本《整駕西行燒香歌》釋補
    敦煌寫本《曹議金重修開元寺功德記》考釋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1:48
    何謂“寫本”
    法库县| 建昌县| 来安县| 灌云县| 井冈山市| 全州县| 丹棱县| 新津县| 临泽县| 东丰县| 红河县| 电白县| 阿瓦提县| 炉霍县| 手机| 饶平县| 潮州市| 土默特左旗| 稷山县| 杭锦后旗| 绩溪县| 丰镇市| 贞丰县| 秭归县| 班玛县| 余姚市| 兴海县| 太湖县| 邵阳市| 久治县| 色达县| 康马县| 都匀市| 桂阳县| 康乐县| 泸水县| 曲水县| 靖远县| 木里| 兴和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