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芳
西班牙電影《Alike相似》,由巴塞羅那的丹尼爾·馬丁內(nèi)斯勞拉和拉法白色門德斯聯(lián)合執(zhí)導,時長8分鐘,卻沒有一句對白,僅通過人物表情和音樂節(jié)奏就將“社會如何扼殺人的創(chuàng)造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榮獲了包括西班牙藝術與電影科學院獎“戈雅獎”在內(nèi)的64項大獎,完爆朋友圈。
這部呆萌風十足的影片,講述了一對父子之間的故事。兒子帕斯泰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激情,上學路上,他意外地看到綠樹成蔭的草地上,一位“演奏家”正在忘情地拉著小提琴,仿佛周圍喧囂的世界都是靜止的,與己無關。帕斯泰情不自禁地走上前,猝不及防間,爸爸搖晃著書包提醒他:“到了上學的時候?!?/p>
課堂上,帕斯泰想起了草地“演奏家”,他希望跟別人分享,于是偷偷地將其畫成畫遞給老師,可老師卻漠然地指著“ABCD”,讓他做自己該做的事。心有不甘的帕斯泰,依然用童心與這個世界產(chǎn)生著激情大碰撞,創(chuàng)造性地寫著26個字母。
放學了,帕斯泰終于能跟爸爸見面了。雖然只分別了一天,但對于帕斯泰來說,好像有一年之久。他興奮地朝爸爸撲過去,可爸爸更關心孩子學到了什么??吹絻鹤印安粍照龢I(yè)”的涂鴉,他擔心地搖搖頭,對兒子的行為無比憂心。帕斯泰錯愕地看著爸爸的眼睛,似懂非懂地低下了頭。
爸爸發(fā)現(xiàn)兒子臉上失去了笑容,就像路邊打蔫的小花。深夜,孩子進入了夢鄉(xiāng),可爸爸難以入眠。他一直試圖教兒子用“正確”的方式學習和生活,可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呢?
翻開孩子的書包,一個個暗淡無光的字母顯現(xiàn)在他眼前。霎時,他如夢方醒,在孩子珍貴的童年時光里,還有什么比留住孩子閃耀的色彩與個性更正確的呢?
第二天放學后,爸爸帶著帕斯泰來到廣場??墒?,“演奏家”卻不見蹤影。看著兒子黯然的眼睛,爸爸做了個大膽的舉動,他模仿著“演奏家”的樣子,煞有介事地拉起小提琴,忘我的樣子讓帕斯泰欣喜若狂。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留給觀眾一個發(fā)散的結尾,讓觀眾乘著想象的翅膀去任意馳騁。
這個影片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顏色恰到好處地運用。由于影片是“零臺詞”,因此在情節(jié)表現(xiàn)上,充分利用顏色“娓娓道來”,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比如孩子的顏色是黃色,代表溫暖、明亮和生機;父親的顏色是藍色,代表冷靜、理智和保守等。
雖然影片的情節(jié)不新穎,觀眾甚至都能猜到故事的結尾,但傳達出的深意讓人震撼,也讓人們感動。
孩子來到世上,最值得保護的就是好奇心??闪晳T了在鋼筋與水泥之間行走的人們,早已忘記當初為什么出發(fā)。每個人都是機器上的一顆螺絲,久而久之,棱角磨平了,磨成千篇一律的腔調(diào),磨成相似的人。
故事講完了,可人們的思索不會結束。也許人們無法改變大環(huán)境,但心中依然可以擁有詩和遠方,只有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他們才不會變得雷同。因為,不相似,才是最好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