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間沙
一個高中女生,主動走入充滿性意味的私人派對,脫到只剩內(nèi)衣泡在男女混雜的露天浴桶里,然后浴桶里跳進一個男同學,拉住她,與她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
這到底是不是強奸?施暴者布萊斯事后稱:“她簡直是在求著我上她,如果她算被強奸,那這學校的每個女孩都想被強奸?!倍涣枞璧臐h娜形容這個過程等同死亡:“依我看,有兩種死亡,如果你很幸運,你能活得很長,有一天,你的身體不再運作就結(jié)束了。但如果你不走運,你會一點點死去,一點點又一點點,直到你明白已經(jīng)太遲。”美劇《十三個原因》第一季,講述的正是花季少女“一點點又一點點”走向自殺境地的過程。
少女的性感和純情并不矛盾。剛出場的漢娜充滿性魅力、會撩男生,但同時又保有涉世未深的純潔,對未來的愛情生活有美好幻想。她是眾人眼中的美女,但完全不想變成別人口中的蕩婦,可是在校園的交際中,她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懷疑。
通常,青春期的自殺,摻雜著失望與報復心,一直被看作是對抗世界的最愚蠢方式。就像漢娜死了,路過的女生只是以她的遺像作背景自拍,接著轉(zhuǎn)身離開,將照片分享到社交網(wǎng)絡。但與眾不同的是,漢娜留下了十三盤盒式磁帶,錄下了她梳理出來的自殺原因,涉及十二個同學和一個學校老師。
盒式磁帶、walkman、紙質(zhì)地圖,這么懷舊的東西已然是古董了。為什么漢娜要選擇連自己都不曾用過的磁帶來留遺言呢?一大摞盒帶的傳遞顯然很有儀式感,更重要的是盒帶的物質(zhì)屬性是多么“落后”,無法像數(shù)字化的Mp3那樣被社交網(wǎng)絡迅速共享、傳播。
漢娜的不幸大概就是從社交網(wǎng)絡開始的。被強暴后,她拿出紙筆寫下一個個名字,試圖弄清走到這般境地的軌跡:首先是她的初吻對象賈斯汀傷了她的心,約會時不慎露出的底褲被布萊斯上傳到社交網(wǎng)絡;接著是她認定一群男女同學詆毀了她的名譽,甚至得到“我喜歡你,不僅是因為你被評選為最性感的屁股”這樣的安慰,摧毀了她的精神;最后,布萊斯毀了她的靈魂。但寫完這些后,漢娜仍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可結(jié)果是她遇到了一個心不在焉的學校心理咨詢師,勸她放下、忍受,反正那個男生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yè)了。正是這個老師掐滅了她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被強暴并不是自殺的唯一原因,而是周遭網(wǎng)格里的各種合力,一起造成了漢娜的絕望。第一季獲得成功后,目前制作方已經(jīng)將漢娜死后引發(fā)的余波,安排出了下一季。
近期,臺灣年輕女作家林奕含自殺身亡的新聞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她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寫的是13歲少女被男補習老師性侵而致發(fā)瘋,故事正是來自她本人的慘痛經(jīng)歷。可是林奕含自殺后,冒出許多人來批評“事后忍氣吞聲的受害者”“都肯自殺了為什么不肯先殺了施暴者”。
同樣,就像有觀眾看完《十三個原因》后無法理解漢娜的行為,甚至一些人覺得漢娜是在作死,一方面她不想成為他人口中的“蕩婦”,另一方面卻抵制不住派對社交的誘惑。就像不同情林奕含那樣,他們也不同情漢娜,甚至怪責她本身太矯情,事先不懂保護自己,事后又不會保留證據(jù),給予反擊。對此,像花一樣脆弱而敏感的漢娜心里明白:“我知道你們有些在聽的人會想我本可做得更多,或是該做得更多,但我已經(jīng)失去了控制。在那一刻,感覺好像我已經(jīng)死了?!?/p>
《十三個原因》里,漢娜并不是唯一的受辱女生。在黑漆漆的房間里,她眼睜睜看著布萊斯強奸人事不省的賈斯汀現(xiàn)任女友,也并沒有做出任何阻止惡行的舉動。這是一個無力抗爭的女孩,脆弱,沒有足夠的勇氣,無論是為了朋友還是對待自己??墒撬齼?nèi)心是清楚是非的,她會自責:“我如何帶著這樣的記憶活下去?”而與之相比,縱容惡行的賈斯汀是茍且的懦夫,無力保護任何一個姑娘,任由富家子為所欲為,甚至在漢娜盒帶里道出真相后否認一切,指責漢娜是“瘋狂的演戲高手”“自殺來博取關(guān)注”。他沒有死,他活著,但他已經(jīng)開始腐爛。
死去的女生不會復活,而活著的這些男生女生,懦夫依舊是懦夫,暴徒依舊是暴徒,覺醒的自然會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