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驥服鹽車
夫驥之齒①至矣,服②鹽車而上太行。蹄申③膝折,尾湛胕④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⑤遷延,負(fù)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⑥之。驥于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dá)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戰(zhàn)國策·楚策四》)
【注釋】
①齒:年齡。
②服:駕馭。
③申:伸展。
④湛(zhàn):浸濕。胕(fū):同“膚”,皮膚。
⑤阪(bǎn):斜坡。
⑥纻(zhù):一種麻布。冪(mì):覆蓋。
【故事呈現(xiàn)】
從前有一匹千里馬,年輕時叱咤風(fēng)云,跟隨主人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骨骼開始松動,力量逐漸衰弱,氣血也不再像當(dāng)年一樣旺盛。本以為主人能看在它曾經(jīng)屢立戰(zhàn)功的面子上,留它在家里頤養(yǎng)天年,沒想到主人看它不如年輕的馬表現(xiàn)好了,就把它賣給一個賣鹽的小販。新主人愛財如命,把老馬買到手后,舍不得在它身上花錢,讓它住在四處漏風(fēng)的舊馬圈里,給它吃的都是次等的草料,一天的工作卻總是安排得滿滿的。
這一天,小販裝了滿滿的一大車鹽,從家里出發(fā)去山那邊的市場趕集,路上要翻過陡峭的太行山。老馬抖擻精神,要展示一下自己當(dāng)年的威風(fēng),讓小販看看自己不是普通的老馬。無奈鹽車太重,平時營養(yǎng)太差,心有余而力不足,咬牙硬拉,卻被一塊石頭絆倒,被車子拖著摔出幾米遠(yuǎn)。這一下把老馬的膝蓋摔得失去了知覺,蹄子也扭傷了,皮膚和尾巴在地上磨得血跡斑斑。老馬掙扎著想站起來,四條嶙峋的瘦腿卻怎么也支撐不起并沒有多少斤兩的身體。主人見它把一車鹽撒得到處都是,怒氣沖沖地跑過來,揚起手里的皮鞭劈頭蓋臉地打,一邊打還一邊罵:“花了我這么多錢,還指望你多干點活趕緊掙回來呢,你居然這么沒用!”老馬又羞又怒,掙扎著站了起來,卻怎么也爬不上面前的土坡,炎炎烈日之下,身上的汗水和血水混雜在一起不停地滴在地上。
這時伯樂駕著馬車經(jīng)過,看到了這個場景,馬上勒馬下車,抱住老馬的脖子號啕大哭起來,他解下自己的外衣,撕成布條給它包扎傷口,一邊還不住地痛罵鹽商把這么好的一匹馬折磨成了這個樣子。老馬看到有人這么疼惜它,非常感動,覺得自己遇到了知己,抬起頭來打了個響鼻,仰天長嘯。那聲音雖然蒼老悲涼,但是仍然像金石碰撞一樣鏗鏘有力。(選自《中華寓言故事》,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