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亞
摘要:群文閱讀,一個響亮的名字,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鋪天蓋地而來。觀其名,得其意。群文,非單篇文章,而指三篇或三篇以上的一組文章。群文閱讀,就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nèi),探索性地閱讀一組相關聯(lián)的文章的閱讀方式。我們力求準確的把握群文閱讀的特點,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從而實現(xiàn)在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技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織模式,其以教材的單元劃分為核心,將單元內(nèi)多篇課文進行整合,在一個總目標的指引下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針對不同內(nèi)容選擇適宜的閱讀內(nèi)容
群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針對主題的不同選擇與其相適應的閱讀文章,同時要確保閱讀文章的質(zhì)量,對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學到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故而,在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進行閱讀的課文進行分析,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智力、心理等方面進行歸類,讓學生進行閱讀。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學生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進行有效的閱讀,將文章中的寫作特點、寫作背景、寫作方式、所運用的手法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思想等搞清楚,并以此進行考慮與篩選。比如,在進行動物形象描寫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找?guī)灼P于動物的文章----《龜兔賽跑》《小蝌蚪找媽媽》《丑小鴨》等進行閱讀,通過這些課文的閱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動物外形的描寫。
二、針對結構層次設計與組合文章
通過一定層次與順序對學生所要閱讀的文章進行排序與篩選,也是小學語文群文課堂教學需要引起重視的步驟之一,如此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生所閱讀文章的質(zhì)量,能夠有序地進行文章閱讀。閱讀的形式與主題各式各樣,譬如多次重讀閱讀、舉一反三閱讀等。對此,教師應充分考慮所要訓練的目標,針對所要進行的目標訓練對文章進行篩選與排列。猶如要對多次重讀閱讀主題進行訓練,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慈母情深》《母親的存折》《學生,媽媽為什么打你》這些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促使學生通過多次的閱讀有效地了解母親、了解母愛,對母愛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與體會。倘若是進行舉一反三閱讀主題進行訓練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閱讀《奇怪的石頭》《我不能失信》《灰雀》《小攝影師》等文章,并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體會其中的精神,同時舉一反三,讓學生就自己的實際情況向名人學習,樹立正確的發(fā)展目標。
三、通過文章閱讀促使學生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精神
通過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與表現(xiàn)自我、發(fā)揮個體的平臺。故而,教師需要在群文設計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中將一些聽、說、讀的環(huán)節(jié)加入進去,如此能夠有效地輔助學生在文章閱讀過程中體會其所表達的精神。對文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對于有效地理解問題、體會文章感情有著重要的作用,故而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唯有學生將所要閱讀的文章讀懂了才能夠理解文章。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朗讀、教師演示朗讀與學生教師一同品讀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合理地運用于群文閱讀中。當然,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優(yōu)美的、富有感情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朗讀,同時在學生朗讀完后講出自己對這些文章的體會與理解。如此一來,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有效地發(fā)揮了群文閱讀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明確讀說對群文閱讀的作用,不能將讀說視為群文閱讀教學的所有,還要將對文章主題的探討研究與延伸納入群文閱讀教學之中。
四、發(fā)揮引導作用,強化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將引導作用有效地發(fā)揮,促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夠獨立思考。對此,筆者認為教師需要結合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從而進行引導。群文閱讀的閱讀量比較大,故而學生對閱讀的關注點不盡相同,由此教師需要針對這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促使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有效地獲取通過閱讀文章的重要信息,促使學生提升閱讀水平。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給予學生及時、合理的評價,教師有效的評價,不但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水平,對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信息均有著重要的作用。譬如,教師讓學生進行《灰雀》這篇文章閱讀時,通過引導,促使學生將!列寧愛灰雀,但更愛孩子"的思想說出來,同時就!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這個良好品質(zhì)進行學習,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谋頁P,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
五、整體設計問題,實現(xiàn)橫向聯(lián)合
提問不僅是促進學生思維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而群文閱讀的基礎模式就是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群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帶著老師設計好的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思考、尋找答案。以單篇文章做閱讀基礎,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提取信息并進行信息整合是教學的重點。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閱讀看作一個整體,通過多種問題的設計,橫向聯(lián)合每篇文章,以培養(yǎng)學生信息伸展、信息重整、信息評價創(chuàng)意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針對比較性問題的設計,是群文閱讀教學重要的方法,一般有橫向與縱向、形式與內(nèi)容、相同點與不同點、精細與粗略等方面的比較。
六、群文閱讀不僅要讀,更要“品”。
在長期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常常形成了較為保守的閱讀教學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閱讀教學與單篇課文教學相比較,為我們提供了更大的閱讀信息量、更廣闊的閱讀平臺、更多的能力培養(yǎng)機會,因此,決不能為“教文”而教文。要站在群文整體的高度去研讀,去品味。
通過閱讀方法的組織和引導,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閱讀中不斷成長,用書香凈化他們的靈魂,使他們能夠以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去面對未來。
參考文獻:
[1]王亞,駱文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2(01).
[2]朱慶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導語設計例談[J].語文學刊,2012(16).
[3]紀少莉.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語文學刊,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