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者:韋辰
[背景介紹]
韋辰,30歲,本來今年要做新娘的,可是現(xiàn)在看來,這件事情恐怕要告吹了。
問題并不出在兩個戀愛的人身上,而是韋辰的媽媽。關于彩禮、婚禮的檔次,婚房的地點、面積,車的價位等等,她給男方開出了非??量痰臈l件。任何一條沒有達到標準,她都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韋辰知道媽媽是想讓她生活得好一些,但是如此給自己明碼標價,也著實傷了她的自尊。更傷了她和男朋友之間的感情,男方父母也因此把她和她家看低了。他們覺得,女方對男方提出一些物質(zhì)上的要求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像她家這樣予取予求,甚至把婚事當成了一筆生意。
媽媽如此強勢,韋辰不是現(xiàn)在才知道。從她戀愛起,媽媽就要求她必須第一時間把對方帶來給她看,但是幾乎見一個否一個,覺得誰都配不上自己女兒?,F(xiàn)在的男朋友好不容易入了她的眼,她卻又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事情僵在那里,韋辰媽媽不肯讓步。雖然男朋友說盡量滿足她提出的要求,但是男方父母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他們認為如果這次照辦了,以后自己兒子的日子也好過不了。
其實夾在中間的韋辰,最難做……
[韋辰自述]
剛過完的這個“五一”,本來我是要參加兩場婚禮的,一個同事,一個鄰居兼同學,可是我都沒去,實在是沒有那個心情。如果不是我媽在物質(zhì)上給我男朋友開出了那么苛刻的條件,我今年也會做新娘的。但是,現(xiàn)在,一切都成了未知數(shù)。我也不知道我媽是根據(jù)什么標準提出的這些條件。首先,房子必須在和平區(qū),100平方米以上,不能是二手房。我媽說了,結(jié)婚住二手房不吉利。其次,車子30萬元以下的不考慮,因為她覺得一二十萬的,和幾萬的車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其三,彩禮開價16萬元,圖個“六六大順”。最后,婚禮要在五星級酒店辦,每桌不低于5000元錢。除了這些主要的,我媽還提了好多要求,比如婚戒要2克拉以上,婚紗價位要上萬,等等。
那天雙方父母見面商量我倆結(jié)婚的事,誰知談著談著我媽就拿出了一張表,上邊列著她的這些要求。當時我男朋友和她父母的臉色就變了,我和我爸也是坐立不安。我媽跟我連個招呼都沒打,直接就把我明碼標價上了。雖然話不好聽,但是實際上不就是如此嘛。所以那天草草了事,該談的正事一件沒談。我男朋友他爸說家里臨時有點急事得趕緊回去。這不就是托詞嘛,顯然人家是有想法了。要是換作我,我也有想法。我男朋友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我趕緊跟他使了個眼色,讓他送父母回去了。走了也好,要是人家留下來,我媽指不定能提出什么要求呢?;厝サ穆飞希覌屵€一肚子抱怨,說他們家不拿我當回事,這么重要的場合也能說走就走。我說這事賴她,我媽馬上就沖我來了,說我傻,她這么做是不想讓他們家身不動膀不搖地就把我娶進門。得到太容易,就不懂珍惜。她要讓他們家高看我一眼。
結(jié)果呢?人家不僅沒高看我,反而把我看低了。我男朋友后來跟我表態(tài),說他想辦法盡量滿足我媽的要求,不過我最好還是能勸勸我媽,別把話說那么死。可是他父母不干啊,人家的意思是,結(jié)婚的時候,女方對男方提出一些具體要求是沒問題的,但前提是互相尊重,考慮對方的感受和實際情況。我媽就過分了,列了張價目表,這不成談生意了嘛。這既是不尊重自己,也是不尊重別人。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兩家的價值觀不一樣,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對于我們倆結(jié)婚的事情,他們已經(jīng)在心里打問號了。
我媽這邊也一直做不通工作。她向來對我都是說一不二,從我記事起就是如此。我爸根本插不上話的,在我們家,我媽就是絕對的權威。我媽甚至能做我爺爺奶奶的主,當年折騰兩家的房子,不就是她一手操辦的嘛。大事小情都是她操心,所以她這么多年來也很累。那天我媽還開玩笑呢,說我爸現(xiàn)在是越活越年輕,跟小伙兒似的,不像她,老得比誰都快。我爸當然顯得年輕了,他什么心思也不走啊,每天就知道鼓搗他那些花啊草的。所以這件事情我是指望不上我爸了,我甚至覺得他都說不定害怕我媽??晌艺f什么我媽也不聽啊。我知道她是為我好,想讓我結(jié)婚之后能過上好日子。但問題是,我對好日子的理解和她的理解完全是兩碼事。我媽就覺得住在大房子里,開著好車,當上闊太太就是好日子。關于這個問題,我跟她辯論很多次了,每次都被她直接懟了回來。
其實我被我媽懟早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只不過這次因為涉及婚事,懟得最狠。之前我和任何一個男朋友都沒能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當然,里面也有我媽的原因。我第一次談戀愛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媽知道以后就非讓我把人帶回去給她看。那時候我還不到20歲,不可能想到今后結(jié)婚什么的,所以根本沒必要見家長吧。結(jié)果因為這事,我媽就說人家沒誠意。反正我們倆最后也散了。后來我媽要求我談了男朋友,都要第一時間給她過目。結(jié)果她都能挑出毛病來,誰也瞧不上。一來二去,我就耽誤到了今天?,F(xiàn)在的男朋友好不容易通過了吧,又鬧了這么一出。我夾在兩家中間,滋味實在是不好受。別人的父母都是催婚,我媽卻是各種為難。我今年30歲整,難道她就不怕我成大齡剩女?
[來言去語]
舒陽:你可真是乖乖女。
韋辰:我明白你這話的意思。可我有什么辦法。她是我媽,我總不能不孝順吧?
舒陽:孝順也不能失去自我啊。有句話你別介意,是你戀愛結(jié)婚,還是你媽戀愛結(jié)婚???
韋辰:我媽畢竟也是為了我好。
舒陽:我沒否定這一點,問題是這世上有的愛,經(jīng)常打著為別人好的旗號。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從自己的某種認知出發(fā),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愛的捆綁。
韋辰:愛的捆綁,有這么嚴重?
舒陽:沒有這么嚴重,你也就不會來傾訴了。
韋辰:其實我清楚,我媽真不是那種只認錢的人。
舒陽:你沒必要跟我解釋這個。拿出底氣和智慧,繼續(xù)做工作。
韋辰:還做不通怎么辦?
舒陽:你要是覺得一次次錯失良緣無所謂,那也不差這一次。
[舒陽隨感]
父母“一言堂”聽起來應該是很遙遠的事情??墒?,現(xiàn)在某些人還特別熱衷于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子女身上,還非要打上“愛”的烙印。他們事無巨細,從要不要穿秋褲,到如何搞定人生大事。其實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職業(yè)病”,就是為人父母才會得的病——“包辦綜合征”。其實兒女太聽話也是一種病——“巨嬰癥”。所以我們必須要問一句,聽不聽話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yōu)秀、孝順的標準嗎?不是,或者說不盡然。
病了怎么辦?不是有那么句話嘛,有病,得治。
(摘自《每日新報》201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