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云
愿雜志百尺竽頭,更進一步。
今年,《軍工文化》雜志迎來了創(chuàng)刊10周年,姚遠主編約我寫篇文章,作為一名軍工文化工作者,又擔任這個雜志的名譽主編,雜志辦得又好,可喜可賀,就欣然應允了。
領導夸獎的雜志
《軍工文化》作為全國唯一一本專門從事軍工文化宣傳、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雜志,創(chuàng)刊10年來,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國防科工局一位主管軍工文化工作的領導同志稱贊說:“《軍工文化》雜志辦得很有特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錯。”去年國防科工局的老同志在黨日活動時,原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當眾表揚說“《軍工文化》雜志辦得很好!”我接觸到的省區(qū)市國防工辦、軍工集團公司、軍工高校和企事業(yè)的領導也對《軍工文化》雜志交口稱贊。山西省國防工辦黨委副書記史國兵說:“一本雜志在手,了解了全行業(yè)的軍工文化情況,對我省軍工文化建設很有幫助?!痹S多業(yè)內同志認為,《軍工文化》雜志是軍工行業(yè)辦得最好的雜志之一,這應當是對雜志的最好肯定。有些雜志還專門請主編姚遠介紹經驗。
讀者喜歡的雜志
讀者喜歡《軍工文化》雜志,普遍認為她至少有三個特色:
一是“封面人物”搶眼。雜志自創(chuàng)刊以來,共刊發(fā)了百來位“封面人物”。其中有解放軍的領導,比如原空裝、陸航的部長;還有大企業(yè)家,比如軍工集團的老總們;有科學家,比如王小謨、于敏、任新民等院士;還有地方工辦主任,海陸空裝備保障企業(yè)的企業(yè)家?,F在,在軍民融合大趨勢下,一些想參軍的民營企業(yè)家,也爭相上雜志的封面。雜志的封面設計各具特色,十分搶眼。再細看其中的詳細報道,引人入勝,宣傳了正能量,弘揚了軍工精神。
二是專刊與專題,緊隨熱點。每逢軍工行業(yè)有重大事件,雜志大都有專題進行全方位報道,雜志每期都會有一個專題。還專門出版了10期???,8期增刊。特別重大事件,如中國航空事業(yè)創(chuàng)建60周年、人民軍工創(chuàng)建80周年、第10屆珠海航展、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航天事業(yè)創(chuàng)建60周年等都出版???,進行集中宣傳。許多讀者都將??鳛檎淦穪硎詹亍?/p>
三是覆蓋面廣。雜志創(chuàng)刊初期,報道相對集中在少數行業(yè),逐步走向軍工全行業(yè),并陸續(xù)擴大到軍隊的保障企業(yè),乃至軍代表和民參軍企業(yè)。從2010年起,雜志作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yè)文化交流協會會刊后,更加開放,使軍工行業(yè)各有關單位都能看到自己所關心的內容,使“軍工文化”這個刊名真正名副其實。
受歡迎的兩任主編和朝氣蓬勃的團隊
首任主編賀仲明為雜志的創(chuàng)辦投入了大量心血。雜志創(chuàng)刊后,他十分敬業(yè)。有一次我倆一起到外地出差,已到深夜,大家準備休息。仲明跟我說,他還要用手提電腦處理雜志的稿件。我估計他要干到后半夜了。不僅敬業(yè),也很時尚。計算機操作很熟練。作為一位老同志,難能可貴啊!
姚遠接任主編以來,雜志又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他與廣大作者、讀者建立了廣泛的聯系,交了很多好朋友。他的電話號碼就存了幾千個。在辦好雜志主業(yè)的同時,組織了多次全行業(yè)的寫作與軍工文化培訓班,受到大家的歡迎。雜志創(chuàng)辦的“神劍文化公司”已初見成效,影響力逐漸擴大,大大提高了雜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的開拓精神、溝通協調能力,謙虛謹慎、熱情豪放,都受到同行們的普遍贊譽。因此,他被評為本行業(yè)的先進典型人物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雜志團隊的成員大都比較年輕,學歷也比較高,而且都很敬業(yè)。小王作為“神劍”公司副總,兢兢業(yè)業(yè),使公司很快走上正軌,龔副主編工作認真細致,小楊溝通能力強,小齊干起活來不惜力,經常累得滿頭大汗。雜志社各個都表現挺好,在各自崗位上盡心盡力,為雜志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感謝與希望
在《軍工文化》(全四冊)系列叢書的編輯、校對等出版工作中,雜志社的同志們付出了大量心血。全書100多萬字,使之成為業(yè)界公認的文化建設精品。廣大讀者都很感謝編輯部的同志們。今年初,我寫了一篇紀念吳運鐸同志誕辰100周年的短文《永遠學習吳運鐸》,編輯部的同志們在發(fā)表前進行了認真的修改、校對,避免我稿件中的失誤擴大化。
希望編輯部進一步加強有關軍工文化的學習與研究,宣傳中進一步突出軍工文化這個主題,使《軍工文化》雜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