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美娟
【摘要】我們應(yīng)該賦予語文課堂怎樣的色彩?本色!唯有本色才是語文課堂的芬芳所在。語文課堂的本色是什么?樸實有效、反復吟誦、靈動生成就是其本色。本色語文:把語文當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本色教學;樸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本色語文:把語文當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本色,不是守舊;本色,不是倒退;本色,更不是無為。本色,不排斥其他風格;本色,也不反對創(chuàng)新;本色,更不放棄更高更好的追求。本色,是語文教學的原點。你可以走得很遠,但這里是出發(fā)地。
我們應(yīng)該賦予語文課堂怎樣的色彩?本色!唯有本色才是語文課堂的芬芳所在。語文課堂的本色是什么?樸實有效、反復吟誦、靈動生成就是其本色。
一、樸實有效,還課堂簡單實在
樸,即簡單,教學內(nèi)容要簡明,教學過程要簡潔,教學方法要簡易。實,即實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有收獲。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陣地,是學生形成自身能力,并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落腳點。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立足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課堂的教學一定要著眼文本,融入文本,哪怕學習幾個生字,幾個詞,幾個句子,讀讀,寫寫,說說,很干凈,很清楚,讓孩子簡簡單單地學,實實在在地會。
例如在教學二下《識字2》這課詞串時,因為課文介紹的是桂林山水,所以在課文結(jié)尾的時候,我讓孩子們讀讀有關(guān)描寫山水的詞(萬水千山、綠水青山、錦繡河山、大好河山),并且讓孩子在積累本上工工整整地抄錄下來。另外,《桂林山水》是一篇經(jīng)典美文,我讓孩子們把補充習題上關(guān)于寫水的那一段熟讀成誦,從而學習了一個句式: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們一定會成為一個語言積累豐富的人。
二、反復吟誦,還課堂書聲瑯瑯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誦讀。特別是詩歌教學,必須從學“讀”開始,這種“讀”從本質(zhì)上區(qū)別于將書面的字形付諸物理的聲音,它要求通過這種聲音表達出詩歌內(nèi)在的韻律和附著其上的情感。聲情并茂地誦讀,是一種感染;抑揚頓挫地吟詠,是一種陶醉;只有熟讀成誦,才能仔細品味詩句的意蘊,體悟作者的情感與操行,繼而咀嚼其中的音韻味道。讓學生要讀得情意濃濃、讀得眉開眼笑、讀得興高采烈、讀得熱淚盈眶、讀得潸然淚下。以教學《石灰吟》為例,在品詩的基礎(chǔ)上,如何指導學生深情誦讀呢?在了解了于謙的生平后,我設(shè)計了“一誦—少年抒懷”“二誦—為官感悟”“三誦—臨刑陳詞”“四誦—后世評價”的環(huán)節(jié),把誦讀與回味于謙的階段人生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抒發(fā)詩人的情志。
三、靈動生成,還課堂真實本色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這預示著語文課堂要改變過去滿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xiàn)代課堂教學模式。于是,我們經(jīng)??吹竭@樣一種不正常的現(xiàn)象—許多觀摩課、展示課、公開課悉數(shù)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粉飾而成為“優(yōu)課”,其實華美乃至完美的背后是虛假。語文教學一定要求真務(wù)實,不浮躁,不搞花架子,不走過場。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從關(guān)注預設(shè)的教案,走向關(guān)注學生、學情和生成。
例如在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時,為了突破重難點,我在課前預設(shè)了不同層面的教學設(shè)計,但學生還是霧里看花。當課堂陷入僵局時,不經(jīng)意間,一個孩子精彩的比喻,成了很好的突破口,他說:“敵人像一只只蟲子,而宋慶齡一身正氣就像樟樹本身的香氣,樟樹不易招蟲而且這種香氣能夠永久保持,這正是樟樹的可貴之處?!蔽冶阋騽堇麑?,宋慶齡一身正氣,也讓敵人畏懼幾分,這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孩子們忽然明白過來,原來樟樹的可貴之處正是宋慶齡高貴品質(zhì)的體現(xiàn),從而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喚起對宋慶齡的崇敬之情。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啟而不發(fā)到一發(fā)而不止,真正意義上為孩子解惑也!課堂上出現(xiàn)的預設(shè)之外,要及時因勢利導,恰當?shù)卣{(diào)整或變通教案,以保持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這樣上課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事故”自然就會變成令人驚喜的“故事”。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走向大氣、走向灑脫、走向睿智。
只有為語文課堂著上本色,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走上正途!
參考文獻
[1]夏承忠,楊艷.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本色[J].中國校外教育,2015(1).
[2]李琳.對小學語文教學回歸本色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
[3]鐘明.淺談“本色語文”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11).
[4]王亞光.透過開滿鮮花的小語課堂教學——感悟新課標下的語文本色[J]. 浙江教育科學,2008(5).
[5]徐光華.還原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色[J].中國民族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