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利可,劉小軍,祁紹艷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ICU 鄭州 450014
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觀察
時利可,劉小軍#,祁紹艷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ICU 鄭州 450014
#通信作者,男,1966年10月生,本科,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ECMO技術(shù)在急危重癥中的應(yīng)用,E-mail:drliuxiaojun@163.com
體外膜肺氧合;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臟功能極度減退,導致心輸出量顯著減少引起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暴發(fā)性心肌炎、擴張性心肌病、心包填塞等均可導致心源性休克。該病病死率極高,及時有效的輔助支持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1-2]。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心源性休克的方法有藥物、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術(shù)(IABP)等,但對于一些嚴重休克甚至心臟驟停的患者以上方法效果有限。體外膜肺氧合(ECMO)對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的治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已經(jīng)成為危重病領(lǐng)域關(guān)注的焦點[3]。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ICU自2012年8月開展此項技術(shù)至2016年9月采用ECMO支持治療心源性休克患者16例,現(xiàn)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心源性休克患者16例(兒童1 例,男性),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齡11~67歲。所有患者在接受 ECMO 支持前均接受充分的臨床治療及處理。16例患者中心肌梗死7例,外院轉(zhuǎn)入,已錯過PCI手術(shù)時機(2例行IABP治療,效果差,再次聯(lián)合應(yīng)用ECMO輔助支持治療;余5例直接行ECMO治療);暴發(fā)性心肌炎9例,臨床處理后效果差,行ECMO輔助支持治療。所有患者在 ECMO支持前均存在嚴重心源性休克:心率明顯增快;收縮壓<10.64 kPa,脈壓<2.67 kPa;尿量明顯減少(<17 mL/h);代謝性酸中毒乳酸持續(xù)性升高,動脈血pH值<7.3,動脈血乳酸>3.0 mmol/L;經(jīng)液體復蘇及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應(yīng)用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1.2 治療方法
1.2.1 ECMO 設(shè)備及藥品 采用 ECMO 系統(tǒng)套件包(包括美國美敦力和德國 MAQUET 2種套件包),套件包包含離心泵、空氧混合器及氣源、變溫水箱等。藥品:預充液、肝素。導管均為動靜脈薄壁進口插管。
1.2.2 管道建立 16例患者置管均選用頸內(nèi)靜脈-股動脈。其中15例采用切開游離血管并直視下穿刺置管;1例采用經(jīng)皮穿刺置管。
1.2.3 ECMO期間管理 ①ECMO支持早期應(yīng)盡量提高灌注流量,改善機體缺氧情況,然后根據(jù)心率、血壓、中心靜脈壓等調(diào)整最佳流量。②抗凝管理: ECMO過程中需全身肝素化,除初始劑量外,持續(xù)靜脈泵注肝素,每2 h檢測一次,使ACT維持在150~180 s。同時定期監(jiān)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校正床邊監(jiān)測ACT帶來的誤差,通常維持APTT 60~80 s。③流量管理:一般維持在60~150 mL/(kg·min),保證機體最佳灌注。④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監(jiān)測心率,有創(chuàng)動脈壓,每隔6 h查一次動脈血氣,每天復查血清中肌酸肌酶同工酶、肌紅蛋白、肌鈣蛋白、腦利鈉肽(BNP)。每日行床邊彩超檢查,評價容量負荷、射血分數(shù)(EF)、肺水的變化。
1.2.4 ECMO 撤離 監(jiān)測患者心臟功能基本恢復,逐漸降低 ECMO 輔助的流量。當ECMO循環(huán)支持流量為患者心輸出量的20%~30%,在小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的條件下,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心臟EF>40%,靜脈氧飽和度>65%,動脈血乳酸<2 mmol/L,可考慮試停ECMO。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出院和死亡2組患者年齡、ECMO輔助時間、血壓、心率、動脈血乳酸、BNP和EF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性別構(gòu)成和疾病構(gòu)成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該研究共納入研究對象 16 例,12例臨床好轉(zhuǎn)出院,4例死亡,成功率75%。2組患者均予升壓藥物維持血壓。12例出院患者ECMO輔助時間(152±25) h,4例死亡患者ECMO輔助時間(157±38) h,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病因)和ECMO治療前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BNP及EF對患者臨床轉(zhuǎn)歸無影響,但ECMO應(yīng)用前的動脈血乳酸水平對預后有影響,見表1。主要并發(fā)癥:3例腎功能衰竭、3例置管部位出血、1例大隱靜脈血栓、3例肺部感染、1例多臟器功能衰竭、1例肺栓塞(表2)。12例患者出院后恢復良好,在 3個月的隨訪中均恢復正常生活。
表1 患者生存與死亡相關(guān)因素分析
1 mmHg=0.133 kPa。
表2 患者應(yīng)用ECMO中并發(fā)癥情況
心源性休克發(fā)病急,病死率高,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心功能受損程度通常比較嚴重。心臟泵血功能衰竭,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血壓及冠狀動脈血供下降,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又進一步降低心肌收縮力,形成惡性循環(huán),更嚴重的是隨時會有心跳驟停的可能。ECMO的原理是在血泵的驅(qū)動下,血液從靜脈引出,通過人工膜肺氧合并清除二氧化碳,將氣體交換后的血液經(jīng)靜脈回輸體內(nèi)僅替代肺臟功能,或經(jīng)動脈回輸體內(nèi)同時替代心肺功能。ECMO目前已成為治療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有效手段[4]。目前沒有明確的ECMO的應(yīng)用標準,心源性休克在應(yīng)用藥物、PCI、IABP等治療仍不能改善機體循環(huán)時,建議早期應(yīng)用ECMO輔助支持治療,保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在低心排期間仍得到及時有效的灌注,提供有效的心臟功能支持[5]。
該研究比較了存活組和死亡組患者的性別構(gòu)成、年齡、ECMO輔助時間、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動脈血乳酸、BNP、EF,結(jié)果顯示,存活組與死亡組動脈血乳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ECMO輔助時間、收縮壓、舒張壓、心率、BNP、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乳酸升高是組織低灌注導致,血乳酸作為全身灌注與氧代謝的重要指標,可作為評估全身灌注狀況、疾病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的重要指標。長時間的低灌注導致組織器官缺氧壞死,最終導致患者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有研究[6]也證實,ECMO輔助支持治療前動脈血乳酸水平與患者預后具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該研究中死亡組4例,其中3例分別死于腎功能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肺栓塞。研究[7-8]證實,ECMO期間是否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是影響預后的因素之一,心源性休克導致腎臟缺血缺氧引起腎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影響患者自身血容量及內(nèi)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加重心臟負荷,形成惡性循環(huán),盡早行CRRT治療有可能改善預后。肺栓塞可進一步導致循環(huán)衰竭加重,影響患者預后。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嚴重缺氧,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內(nèi)毒素對心肌的毒性以及心肌抑制因子釋放導致心臟進一步損害。所以,做好患者各項指標評估,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是ECMO能否成功搶救患者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
該研究中的16例患者經(jīng)過ECMO治療,12例生存出院,3個月后隨訪,均恢復正常生活,結(jié)果表明ECMO輔助治療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還可以改善長期預后。4例死亡患者中,3例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因此ECMO治療過程中對并發(fā)癥預防措施的完善顯得尤其重要。該研究的不足之處,由于ECMO技術(shù)開展時間有限,樣本量小,未來需要更多的臨床資料來探討研究。
[1]FAYSSOIL A,NARDI O,ORLIKOWSKI D,et al.Percutane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cardiogenic shock due to 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J].Ann Thorac Surg,2010,89(2):614
[2]郝星,閆曉蕾,倪虹,等.心臟術(shù)后心源性休克的體外膜肺氧合輔助治療[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0,8(1):8
[3]LEE S,CHATURVEDI A.Imaging adults on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J].Insights Imaging,2014,5(6):731
[4]BARA C,GHODSIZAD A,KAR B,et al.A novel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pproach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Heart Surg Forum,2007,10(2):E170
[5]龍村.體外膜肺氧合循環(huán)支持專家共識[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4,12(2):65
[6]高國棟,黑飛龍,吉冰洋,等.128例成人體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療患者相關(guān)并發(fā)癥回顧分析[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5,15(1):1197
[7]SELEWSKI DT,CORNELL TT,BLATT NB,et al.Fluid overload and fluid removal in pediatric patients on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requiring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J].Crit Care Med,2012,40(9):2694
[8]PADEN ML,WARSHAW BL,HEARD ML,et al.Recovery of renal function and survival after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dur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J].Pediatr Crit Care Med,2011,12(2):153
(2016-12-13收稿 責任編輯姜春霞)
10.13705/j.issn.1671-6825.2017.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