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談宜斌
葵花向著太陽開
江西/談宜斌
葵花又稱向日葵、迎陽花、丈菊、西番菊、轉(zhuǎn)日蓮、太陽花、向陽花、望日葵等。據(jù)文獻記載,葵花的故鄉(xiāng)在北美洲,它的野生種曾廣泛地分布在北緯30~50°之間的北美南部、西南部以及秘魯和墨西哥北部地區(qū)。很久以前,當?shù)鼐用窬桶芽ㄗ鳛檗r(nóng)作物進行栽培,并且將其果實輾碎供食用。16世紀初,西班牙人從秘魯和墨西哥將葵花種子帶到歐洲,1510年最初播種在馬德里植物園,以后逐步傳布到其他國家。目前,全世界許多國家都種植有葵花,葵花籽的年產(chǎn)量一年高一年。尤其是俄羅斯,無論是播種面積還是產(chǎn)量都居世界首位,次為阿根廷、羅馬尼亞、土耳其、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等國。
中國種植葵花有400年歷史。約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西班牙人或荷蘭人把葵花種子傳到南洋一帶,再從越南傳到云南。最早的歷史記載,見王象晉的《群芳譜》:“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陽花。莖長丈余,干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傍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種之,甚易生?;ㄓ卸?,能墜胎?!贝藭蓵?621年,大概當時葵花剛剛傳入中國,人們對它不甚了解,故誤認為其花“能墜胎”。60多年后,陳淏子于1688年著的《花鏡》也有記載:“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葉大于蜀葵,尖狹多刻缺。六月開花,每干頂上只一花,黃瓣大心。其形如盤,隨太陽回轉(zhuǎn)……結(jié)子最繁,狀如蓖麻子而扁。”這就把葵花的形態(tài)特征寫得活龍活現(xiàn)。
葵花有一種特異功能,即朝著太陽轉(zhuǎn)。對于這種現(xiàn)象,曾牽動很多人去探討。100多年前,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也對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他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種植在溫室的花草,也會朝著陽光穿透的方向傾斜。他把幼苗的頂端切去一小塊,雖然幼苗仍然往上長,但不再向著太陽彎曲了。于是他斷定在幼苗的頂端,有一種奇妙的東西,能使幼苗彎向太陽。遺憾的是,他沒有研究出來就離開了人間。許多科學家繼續(xù)研究,終于在幼苗的頂端找到了一種能刺激細胞生長的東西,科學家管它叫“生長素”。
葵花上的生長素在總花軸里,專跟太陽捉迷藏。清晨,旭日東升,它就躲到葵花背光的西邊去;傍晚,夕陽西下,它就溜到葵花背光的東邊來,不停地背著太陽移動,刺激背光面的細胞迅速繁殖。這樣,生長素分布上的旋轉(zhuǎn)就帶動了花盤的反向旋轉(zhuǎn),而背光面又比向光面生長得快,不能保持平衡,到一定的時候,整個花盤便自然而然地朝著太陽彎曲??ㄗ褜⒔墒鞎r,植物生長素也就衰退了,再也不能同太陽做捉迷藏的游戲了,花盤也就隨之而來不能再朝著太陽轉(zhuǎn)動。但由于花盤面向太陽已經(jīng)定型,它仍然朝著太陽照的東方、西方或南方“微笑”,而決不會面向北方。
葵花籽在果品分類學上歸瘦果類,外披果殼,里面米色的肉才是果仁。品種有食用型、油用型、中間型3大類。食用種瘦果長而稍窄,長約10~15毫米,色澤一般多是白底而有灰黑色條斑,殼內(nèi)有空隙;油用種瘦果較寬而短,長約6~10毫米,色澤多為黑色或暗紫色,子實飽滿;中間型瘦果介于上述兩者之間,既可用來炒食,也可用來榨油。
據(jù)分析,葵花籽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份,果仁含油率40~60%,且大都是亞油酸及油酸,可以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和成長,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適合高血壓病人食療之用。葵花籽果仁中還含蛋白質(zhì)23~25%,糖10~15%,以及較多的鉀、磷、鐵、鎂等礦物質(zhì),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貧血等有顯著的效果,并能促進人體骨骼和牙齒的健康成長。尤其是葵花籽所含多種維生素中,維生素E每100克果仁的含量高達100~120毫克,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因而,中外營養(yǎng)學家總要建議人們多食葵花籽和葵花籽油,以強身健體,祛病延年,豐富食欲。這也是近年來,葵花籽在國際市場上成交活躍、暢銷不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