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松 房楷源
(梅州市第二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五科,廣東 梅州 514011)
宣肺化濁湯聯(lián)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療效觀察
丁志松 房楷源
(梅州市第二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五科,廣東 梅州 514011)
目的 探討分析宣肺化濁湯聯(lián)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74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宣肺化濁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納呆、胸痛、哮鳴癥狀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宣肺化濁湯聯(lián)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
宣肺化濁湯;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痰濁肺證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由于漸進性氣流受阻導致的支氣管炎或者肺氣腫,與中性粒細胞、CD8+毒性細胞、活化的巨噬細胞堆積等異常的炎癥反應(yīng)有關(guān),急性癥狀加重,肺功能減退、病毒感染常會使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出現(xiàn)咳嗽、咳痰、喘息、納呆、胸痛、哮鳴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影響,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1-2]。本研究探討宣肺化濁湯聯(lián)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取自本院內(nèi)科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處于急性加重期,西醫(yī)診斷標準[3]: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危險因素接觸史、支氣管擴張,氣流受限;中醫(yī)診斷標準:主癥:咳嗽、咳痰、氣喘、胸悶、胸痛;次癥:食少、便秘、唇紫、舌質(zhì)紫暗、舌下靜脈曲張、脈滑;排除COPD緩解期,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肺結(jié)核、真菌感染、精神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0例,女17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52±8.11)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59±2.11)年,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68.13±8.34)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45±2.09)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止咳、平喘、祛痰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041,規(guī)格:3.0 g/支)3.0 g+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宣肺化濁湯治療,方劑組成:射干10 g,炙麻黃8 g,桔梗15 g,枳殼10 g,杏仁10 g,浙貝母15 g,白豆蔻20 g,法半夏10 g,厚樸10 g,紫苑15 g,茯苓15 g,枇杷葉15 g,甘草6 g,煎汁服用,每日1劑,早晚各服用1次,7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制訂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痊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陽性體征消失,實驗室、X射線檢查恢復正常,中醫(yī)體征積分減少超過90%以上;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陽性體征顯著改善,實驗室、X射線檢查也顯著改善,中醫(yī)體征積分減少超過70%以上;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陽性體征有所改善,中醫(yī)體征積分減少超過30%以上;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中醫(yī)癥狀積分 (1)咳嗽:輕度:日間間斷咳嗽,對生活和工作無影響;中度:日間或者夜間偶爾咳嗽,但是工作尚能完成;重度:日間和夜間咳嗽頻發(fā),陣發(fā),對生活和工作影響重。(2)咳痰:輕度:10~50 ml/d;中度:50~100 ml/d;重度:大于100 ml。(3)喘息:輕度:偶爾發(fā)生,對睡眠和活動無影響;中度:日間和夜間均會發(fā)生,但是可以堅持上班;重度:喘息以致不能平臥,對睡眠和活動有影響。(4)納呆:輕度:食欲減退,食量未減少;中度:無食欲,但是可以進食,食量有所減少;重度:無食欲,食量減少30%以上。(5)胸痛:輕度:輕微的胸痛;中度:可以忍受的胸痛;重度:胸痛出現(xiàn)咳嗽、呼吸等癥狀。(6)哮鳴:輕度:偶爾出現(xiàn);中度:散在;重度:滿布。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4分[5]。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U=487.000,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納呆、胸痛、哮鳴癥狀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癥狀積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顯著,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s)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由于患者的氣流間歇性受限發(fā)生的,導致患者的氣道、肺部出現(xiàn)慢性炎癥,而當其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時候極易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颊弑憩F(xiàn)為呼吸困難、心悸、頭昏等,影響患者的生活、學習和工作。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的死亡率較高,給患者和家庭、社會造成經(jīng)濟負擔,近年來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課題[6]。
本研究西藥治療組采用的是靜脈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廣譜半合成青霉素類抗生素,舒巴坦為β-內(nèi)酰胺酶抑制劑,對于許多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的需氧菌及厭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它通過抑制細菌的隔膜和細胞壁的合成發(fā)揮殺菌作用[7-8]。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納呆、胸痛、哮鳴臨床癥狀改善不顯著。
本研究顯示,輔以宣肺化濁湯治療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純西醫(yī)治療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納呆、胸痛、哮鳴癥狀積分下降程度更為顯著。分析原因: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屬于“咳嗽、肺脹、喘癥”的范疇,起病較為緩慢,病程長,肺衛(wèi)外,而外邪經(jīng)口鼻入內(nèi),肺先損,影響脾、腎、胃、心,終使諸多臟器虧虛,功能紊亂,痰、淤、虛貫穿于整個疾病的發(fā)展過程,脾乃生痰之處,肺乃存痰之器,脾腎乃陽虛也,水道不暢,聚水成痰,肺宣發(fā)失調(diào)為咳嗽,脹滿于胸中,運輸失調(diào),痰水飲互相膠固,形成痰濁阻肺證[9-10]。
宣肺化濁湯以射干和炙麻黃為君藥,苦、寒,具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清肺瀉火之效,炙麻黃辛、苦、溫,具有解表發(fā)汗、消腫利水,溫通散寒之效,與射干配伍具有宣肺止咳之效;以桔梗和積殼為臣藥,桔梗苦、辛,具有祛痰、利咽、開宣肺氣、止咳祛痰之效,積殼微寒,消積化痰之效,與桔梗配伍共為臣藥,一升一降,氣機條達,通達肺氣;以杏仁、浙貝母為佐藥,杏仁苦溫,止咳平喘、通便潤腸之效,浙貝母苦、寒,散結(jié)化痰,清熱解郁之效,二者連用具有止咳祛痰之效;白豆蔻、法半夏、厚樸合用具有祛痰、止咳之效,紫苑和茯苓連用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利胃之效,枇杷葉清肺止咳,以炙甘草為使藥,具有清肺止咳之效,諸藥共湊止咳化痰,清熱宣肺,平喘祛痰之效[11]。
綜上所述,宣肺化濁湯聯(lián)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
[1] Lash TL,Johansen MB,Christensen S,et al.Hospitalization rates and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COPD:a nationwide Danish cohort study[J].Lung,2011,189(1):27-35.
[2] 張穎,李廷謙,王剛,等.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熱阻肺證)的隨機對照試驗[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4,4(5):300-305.
[3]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
[6] Crump C,Sundquist K,Sundquist J,et al. Sociodemographic,psychiatric and somatic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a Swedish national cohort study[J]. Psychol Med,2014,44(2):279-280.
[7] Celli BR,MacNee W,ATS/ERS Task Force.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 [J].Eur Respir J,2016,27(1):242.
[8] Barczyk A,Pierzchala W,Sozanska E. Interleukin-17 in sputum correlates with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to methacholine[J]. Respir Med,2013,97(6):726-733.
[9] 樊新昱.宣肺化痰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1):160- 161.
[10] 許慶.慢阻肺Ⅰ號方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9):1619-1620.
[11] 李林運.蘇杏二陳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生,2016,12(22):230-231.
丁志松(1986—),男,廣東梅州人,碩士,主治中醫(yī)師,主要從事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工作。
R563.9
B
1004-7115(2017)07-079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7.028
2017-03-25)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