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華 李國珠
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
邵梅華 李國珠
目的探討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廣寧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48例子宮大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患者行傳統(tǒng)開腹手術,觀察組患者采用經腹部橫行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手術切口、生命質量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明顯更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更少,手術切口更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體健康情況、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分、情感職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臨床效果顯著,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安全有效。
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臨床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術式,傳統(tǒng)術式為開腹全子宮切除術或次全子宮切除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中出血量多,并發(fā)癥多,不利于其術后康復[1]。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獲得廣泛應用,為臨床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提供可靠技術支撐,為生殖器官功能的保留提供更大希望[2]。經腹部橫行小切口相對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而言,切口對腹壁創(chuàng)傷較小,且于直視下行手術操作,視野清晰。本研究就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子宮大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5~45歲,平均(30±4)歲,未育5例,合并卵巢囊腫10例,肌瘤數(shù)目少于5個,直徑大于6 cm,經B型超聲確診為子宮肌瘤,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5~45歲,平均(30±3)歲,未育3例,合并卵巢囊腫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45歲,平均(30±4)歲,未育2例,合并卵巢囊腫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傳統(tǒng)開腹手術,術前準備完畢后,給予患者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常規(guī)開腹進入腹腔,依據(jù)腫瘤位置、大小進行手術操作,于腫瘤突出處將肌層切開,剔除肌瘤,縫合,關閉腹腔。觀察組患者采用經腹部橫行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進行腰麻聯(lián)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后,患者取仰臥位,于趾骨聯(lián)合上方2 cm處做一長4~6 cm弧形切口,對腹肌下組織進行逐層解剖,進入腹部。首先觀察子宮肌瘤情況,確定其具體位置、數(shù)量、大小,盡量一個切口清除多個肌瘤。對于帶蒂漿膜下肌瘤,根據(jù)蒂粗細選擇止血方法,蒂細小者采用電凝法,蒂粗者采取1-0dexon線縫合。對于肌瘤體積較大患者,鉗夾瘤體邊剝離邊分次切成小塊取出瘤體組織;根據(jù)肌瘤分布方向、切口走向,使用電刀對漿膜、假包膜進行逐層切開,最后使用1-0dexon線對瘤腔進行間斷縫合,并且修正邊緣,再縫合漿肌層,使用濕紗布對出血的針孔進行壓迫止血。術后注射10 U催產素。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手術切口、生命質量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明顯更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更少,手術切口更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排氣時間(d)手術切口(cm)對照組24 124±25221±25 19±6 3.1±1.3 15.0±3.5觀察組24 99±18100±18 7±3 1.6±0.6 5.5±0.5 t值 3.879 19.090 9.578 5.38113.164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0.000
2.2 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各項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體健康情況、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分、情感職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總體健康情況 身體疼痛 活力 生理功能對照組 24 77.6±2.0 81±3*75±4 84±4*77±3 80±4*80±4 80±4觀察組 24 77.3±2.3 85±3*#76±3 93±3*#78±3 90±4*#79±5 93±3*#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職能對照組 24 80±5 82±5*81±3 81±5 80±4 84±6*80±4 84±5*觀察組 24 79±6 95±5*#78±4 94±4*#81±4 92±6*#81±3 93±5*#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臨床常用的婦科手術,其手術方式包括經腹部、經陰道等,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的延伸術式[3-4]。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是指切口橫行切開且長度<6 cm的子宮肌瘤剔除術,相對于開腹手術而言,其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量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手術更加安全,也更有利于患者術后生命質量改善[5]。下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能夠有效地剔除一切所看到的肌瘤,減少肌瘤復發(fā);其次,該術式將子宮牽引至切口外進行操作,不需要墊上腸管,可減少對腸管所造成的影響,有利于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6]。同時,由于小切口手術切口較小,并且沿皮膚紋路切開,皮內縫合,因此不需要拆線,有利于縮短治療時間,減少住院成本,提高切口美觀度[7]。另外,小切口手術進行過程中無需采用特別設備與技術,尤其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8]。
本研究中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比較,效果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明顯更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更少,手術切口更短;經過治療后生命質量各項評分明顯增加,另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劉輝等[9]的研究結果顯示,下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微創(chuàng)手術優(yōu)點,所需器械簡單、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切口美觀、并發(fā)癥少,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大肌瘤剔除術臨床效果顯著,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安全有效。
[1] 袁華,趙紹杰,龔華,等.腹腔鏡下次全子宮與全子宮切除、肌瘤剔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5,14(5):377-380.
[2] 李亞蘭.腹腔鏡下子宮闊韌帶肌瘤剔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4):329-330.
[3] 陳美容,方麗珊,魏和鳴,等.子宮腺肌瘤剔除術聯(lián)合曼月樂宮腔置入治療子宮腺肌瘤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4(26):42-43.
[4] 俞梅,朱蘭,郎景和,等.GnRHa用于大子宮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前治療療效的前瞻性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8):588-591.
[5] 李玲,于昕,郎景和,等.子宮肌瘤/腺肌瘤剔除術后妊娠子宮破裂的臨床研究[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5,24(3):195-199.
[6] 黃胡信.腹腔鏡聯(lián)合小切口全子宮切除術治療超過1 kg 的巨大肌瘤子宮——個人經驗[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21(1):1-5.
[7] 宋萌穎,李麗娜.腹腔鏡與小切口手術及傳統(tǒng)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比較[J].山東醫(yī)藥,2014,58(17):66-68.
[8] 沈麗君,鄒華.腹腔鏡結合腹壁小切口行子宮肌壁間肌瘤切除術的手術效果[J].醫(yī)藥前沿,2016,6(9):118-119.
[9] 劉輝,吳春麗,樊秀娟,等.經腹部橫行小切口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1,30(31):47,49.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6.051
廣寧縣婦幼保健院,廣東肇慶 526300
邵梅華(1972.6-),大專學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