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致母親信》中的另一個魯迅

      2017-07-16 22:01:33楊早
      時代人物 2017年3期
      關鍵詞:海嬰朱安張恨水

      楊早

      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魯迅肯定是排得上號的孝子。

      魯迅對母親如此孝順是有道理的。大家還記得《吶喊·自序》嗎?

      “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我的母親沒有法,辦了八元的川資,說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那時讀書應試是正路,所謂學洋務,社會上便以為是一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況伊又看不見自己的兒子了。然而我也顧不得這些事,終于到N去進了 K學堂了?!?/p>

      這里不說這么多了。1919年底,魯迅將母親從紹興接到了北京,與二弟三弟兩家都住在一起。

      到了1927年。10月3日,魯迅到達他人生中最后一站:上海。五天后,從共和旅店移入租好的景云里寓,同日即算作他與許廣平的結婚日。

      無論如何,47歲的魯迅,在外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家庭,不論法律,從心理上說,魯迅再去北京,就不是回家,而僅是探母。此后,魯迅和母親,主要以書信“相處”。

      告狀:周家兄弟不和或因經濟糾紛

      魯迅去了上海,但是母親魯瑞與“大太太”朱安在北京的生活費用,基本是魯迅在負擔,因此北京方面,每年也會給魯迅寄家用賬,以作交待。魯迅對此并不推托,但也不會毫無怨言,如1933年7月11日致母親信中說:

      家中既可沒有問題,甚好。其實以現(xiàn)在生活之艱難,家中歷來之生活法,也還要算是中上,倘還不能相諒,大驚小怪,那真是使人為難了?,F(xiàn)既特雇一人,專門伏待[侍],就這樣試試再看罷。

      推想起來,魯老太太病愈之后,需要調養(yǎng)滋補,用度自然大些,但還不至于讓魯迅過分為難。只是1932年11月魯迅北上探病時,曾在致許廣平的信中提到:“某太太(朱安)于我們頗示好感,聞當初二太太曾來鼓動,勸其想得開些,多用些錢,但為老太太糾正。”這足以讓魯迅對北京方面的欲望心存懷疑。他不會不相信母親的愛,但對于朱安與八道灣的心態(tài),我覺得魯迅并不放心。

      1933年11月,魯迅在信里與母親討論紹興修墳一事,這也是1919年離鄉(xiāng)后魯迅少有的提及故鄉(xiāng)情事。魯迅信中向母親報告:“修墳已擇定舊歷九月廿八日動工,共需洋三十元,又有畝捐,約需洋二十元,大約連太爺之祭田在內,已由男匯去五十元,倘略有不足,俟細賬開來后,當補寄,請勿念?!?/p>

      一個月后,魯迅又在信里說起此事:“心梅叔有信寄老三,云修墳已經動工,細賬等完工后再寄。此項經費,已由男預先寄去五十元,大約已所差無幾?!倍@次魯迅向母親強調一點:“請大人不必再向八道灣提起,免得因為一點小事,或至于淘氣也?!薄霸佟弊?,說明此前魯瑞向周作人家提過此事,在母親看來,兩兄弟關系雖不好,修祖墳卻是大家的事,理應兩家分擔(周建人估計指望不上,兩個女兒學費尚須魯迅周濟)。然而魯迅寧愿獨力承擔,也不愿與周作人家摻合到一起,以此觀之,當年的兄弟失和,絕對有經濟因素在內。

      1934年8月12日,魯迅在致母親信中報告周建人情況,又一次順手給了八道灣一刺:

      老三是好的,但他公司里的辦公時間太長,所以頗吃力。所得的薪水,好像每月也被八道灣逼去一大半,而上海物價,每月只是貴起來,因此生活也頗窘的。不過這些事他決不肯對別人說,只有他自己知道。男現(xiàn)只每星期六請他吃飯并代付兩個孩子的學費,此外什么都不幫,因為橫豎他去獻給八道灣,何苦來呢?八道灣是永遠填不滿的。

      周建人的“前妻”羽太芳子此時在八道灣與姐姐、姐夫住在一起,周建人每月還要付贍養(yǎng)費。所以周家家里這本經格外難念。1933年舊歷年后,魯迅曾收到母親“所贈之泉”五十元(感覺像是壓歲錢),也分給三弟二十元。

      訴苦:你兒子在外面也不容易啊

      魯迅很少在致母親信中“嘆苦經”,但也有例外。

      一次是1933年7月11日那封提到“倘還不能相諒,大驚小怪,那真是使人為難了”的信里,魯迅描述了自己健康之外的景況:“男一切如常,但因平日多講話,毫不客氣,所以懷恨者頗多,現(xiàn)在不大走出外面去,只在寓里看看書,但也仍做文章,因為這是吃飯所必需,無法停止也,然而因此又會遇到危險,真是無法可想?!?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7/18/pepo201703pepo20170332-2-l.jpg" style="">

      1935年7月17日,魯迅又在信中說起“男仍安好,但因頗忙,故亦難得工夫休息,此乃靠筆墨為生者必然之情形,亦無法可想”。習慣在致母親信里報喜不報憂的魯迅,難得地說起自己的勞累、危險與無奈,或因母親從旁人口中、報紙上聽得魯迅生病或危險的傳聞,甚至創(chuàng)作的產量,魯迅在信中加以安慰,對照日記中的工作量與外人回憶,實在也是避重就輕之語。

      另一次,則與朱安有關。那是1934年5月29日的信中,魯迅提到16日的北京來信中,有“太太來信”,大意是朱安哥哥朱可銘的二兒子,在上海做事,“力不能堪,且多病”,朱安想將他“招至京寓”,據(jù)后世研究者言,這是朱安想收這位侄子當干兒子,來信問魯迅意見。

      魯迅先向母親說明:“可銘之子,三人均在滬,其第三子由老三薦入印刷廠中,第二子亦曾力為設法,但終無結果。”意思我已經盡力了——魯迅對朱安家還算不錯,日記中時有向朱宅寄錢的記載,也多次收到朱家的禮物饋贈。如1931年1月31日曾寄朱宅五十元,1935年12月27日“以《藥用植物》版權售與商務印書館,得泉五十,轉贈朱宅”,轉年2月1日“三弟來并持來越中朱宅所贈冬筍、魚干、糟雞合一簍”。

      現(xiàn)在朱安想收娘家侄子為義子,魯迅的態(tài)度如何?還是一貫的冷漠,但是加上訴苦:男為生活計,只能漂浮于外,毫無恒產,真所謂做一日,算一日,對于自己,且不能知明日之辦法,京寓離開已久,更無從知道詳情及將來,所以此等事情,可請?zhí)孕凶枚?,男并無意見,且亦無從有何主張也。以上乞轉告為禱。

      細味這段話,或有三層意思:(1)我自己過得也不算好,對于朱家內侄,我是幫不上忙了;(2)朱安雖是“太太”,但我倆沒什么關系,這件事我不贊成,但我不表態(tài),即使認了義子,也不是我的義子;(3)我不想直接跟朱安交流,請母親轉告可也。

      現(xiàn)在的年輕人與父母親戚交流,經常碰到一個問題是:長輩們無法理解與想象自己的生活。那么,魯老太太能想像大兒子的職業(yè)與生活嗎?

      在北京時還好,無非是“做官”與“教書”,與紹興讀書人慣常的做幕、經商乃至教私塾,相去不遠。而去上海之后,魯迅這樣的“專欄作家”是完全建立在現(xiàn)代傳媒體系之上的職業(yè),魯老太太能理解嗎?不擔心收入不穩(wěn)定嗎?覺得有社會地位嗎?或許代她寫信的宋子佩、許羨蘇、俞芳會向她解釋這些問題,但從魯迅這方面說,不會指望八十歲老太太理解自己是在怎樣一種環(huán)境中工作與生活。他總是毫不躊躕地哄著她,順著她:“她和我談的,大抵是二三十年前的和鄰居的事情,我不大有興味,但也只得聽之”

      吃醋:為兒子相片沒掛在墻上“不平”

      1932年那次探母之后,魯迅雖然再未北上,但與七十多歲母親的通信變得相當頻密。收入《魯迅全集》的“致母親”書信現(xiàn)存47封,檢索日記,20年間,魯迅一共給母親寄過105次信,收信(不包括包裹)139次,而1932年11月北上探母之后,至1936年10月1 日魯迅最后一次收到母親的信,四年間寄母親信70次,收母親信及包裹108次??梢哉f,魯迅與母親之間的主要通信,都發(fā)生在最后四年。

      推想這種信件忽然增多的原因,跟海嬰的出生與漸次長大密不可分,母親對這個孫子極為疼愛,雖然她托人代寫的致魯迅信今已無存,但從回信與禮物可以推想,祖母總想盡可能多地知道孫兒的信息。因此魯迅這四年信中,幾乎每封信都有一半在報告海嬰的近況,同時附海嬰照片,還有海嬰口述,由許廣平筆錄的“信”,后來海嬰大一些,也讓他寫幾個字。

      海嬰出生之后,魯迅與中外友人提到兒子的信,共有20封,而致母親的信中,提到海嬰共有53封。海嬰,無疑成了魯迅與母親間的重要話題。

      比如海嬰的相片在母親床頭,“逢人即獻出”,但“二老爺”周作人孩子們的照片卻掛在母親屋子的墻上。這種時候,魯迅一點兒不像偉大的思想家與文學家,照樣會為自己兒子在祖母心中的地位吃一杯醋。在給許廣平的信中說“頗不平”,不過母親解釋說這是一種“外交手段”,畢竟魯迅遠在上海,平日還要跟八道灣打交道,于是魯迅“便無芥蒂”了。

      溫情:買來張恨水的小說討好老太太

      另一樁為研究者津津樂道的,是魯迅替母親買通俗小說。這也是1932年之前不曾有過的?!遏斞溉分校峒啊皬埡匏比齻€字,只有五處,全都在致母親的信中:

      三日前曾買《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張恨水所作,分二包,由世界書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過,不知內容如何也??磥眙斞甘侵苯痈犊钭屬u家(世界書局)包郵的。

      在北京時,曾有章衣萍的夫人吳曙天向魯迅母親推薦《吶喊》(魯迅自己從來不干這事),并說其中《故鄉(xiāng)》一篇最好——在章太太想來,魯老太太也是小說中人物,自然會喜歡,因此也不說破“魯迅即您大兒子周樹人”這一層。魯老太太讀了,評價說:“沒啥好看,我們鄉(xiāng)間,也有這樣事情,這怎么也可以算小說呢?”

      魯老太太的閱讀趣味明顯是大眾而非先鋒的。魯迅又曾對荊有麟說:“因為老太太要看書,我不得不到處收集小說,又因為老太太記性好,改頭換面的東西,她一看,就講出來,說與什么書是相同的,使我曉得許多書的來源同改裝?!边@樣看來就是通俗小說的骨灰級讀者了。

      1934年魯迅仍為母親從上海代購張恨水的作品,雖然自己也并不讀。這是不是跟陪父母看春晚差不多——你們坐在電視前,也在玩手機沒看春晚不是嗎?

      三個月后,魯迅又在信中寫道:“張恨水們的小說,已托人去買去了,大約不出一禮拜之內,當可由書局直接寄上?!币呀涍M化到托人代購了。

      書是兩天后,8月23日寄出的。八天后魯迅在信里再報告老太太:“小說已于前日買好,即托書店寄出,計程瞻廬作的二種,張恨水作的三種,想現(xiàn)在當已早到了。”其時京滬之間的通信,大約三至四日可達,此時確乎應該是“當已早到了”。

      老太太很滿意,可是明顯像心疼兒子心疼錢的母親一樣,又擔心起這些小說的價格太貴來。因此魯迅在下一封信里安慰母親:“張恨水的小說,定價雖貴,但托熟人去買,可打對折,其實是不貴的。即如此次所寄五種,一看好像要二十元,實則連郵費不過十元而已?!蔽逭郯],當然不貴。據(jù)此我們或許可以推測,是否魯迅北上或信件里聽聞母親好讀流行小說而可惜銅鈿,所以主動承擔了幫母親買書的任務?這跟現(xiàn)在的兒女幫父母網購省錢,真是沒啥區(qū)別。

      估計母親還是不太過意,魯迅一個月后還在安慰伊:“上海出版的有些小說,內行人去買,價錢就和門市不同,譬如張恨水的小說,在世界書店本店去買是對折或六折,但販到別處,就要賣十足了?!边@也印證了我們的想法:北平并不是買不到這些書,從上海代買是魯迅的好意與孝心——他自己在北京時,也經常讓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的三弟代買《吶喊》等自己的著作來送人,估計也是加上郵費還是便宜。

      接下來魯迅又加了一句“不過書店生意,還是不好,這是因為大家都窮起來,看書的人也少了的緣故”。這話或許是就事論事,但也或許是魯迅在暗示自己的生活境遇。

      孝心與母愛,都在這些信中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猜你喜歡
      海嬰朱安張恨水
      魯迅家的保姆
      張恨水談?chuàng)衿蓿阂乙粋€能了解我的
      北廣人物(2018年31期)2018-09-05 03:42:34
      “我也是魯迅的遺物”
      博覽群書(2018年3期)2018-04-18 16:42:18
      朱安:你的光環(huán)我的黑夜
      南風窗(2017年26期)2017-12-27 23:49:22
      勇敢的男孩
      魯迅先生的教育方式
      張恨水后期小說創(chuàng)作簡論
      魯迅教子,順其自然
      中國現(xiàn)代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
      中學生(2015年36期)2015-03-01 03:44:55
      魯迅教子不“吶喊”
      兴城市| 永顺县| 温泉县| 志丹县| 四子王旗| 惠来县| 罗甸县| 高陵县| 区。| 雅安市| 县级市| 民丰县| 静海县| 马公市| 榆中县| 庆阳市| 巴中市| 灌云县| 剑川县| 南宁市| 肥城市| 古蔺县| 长寿区| 嘉定区| 海兴县| 高陵县| 沈阳市| 荃湾区| 汝阳县| 凌源市| 淮阳县| 柳林县| 托克托县| 开原市| 红河县| 阳高县| 长寿区| 凤凰县| 安仁县| 贵德县|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