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波 李文慧 李 紅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250000)
齊魯文化視域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劉兆波 李文慧 李 紅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250000)
齊魯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始終以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精神內涵影響著無數的中華兒女。立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秀的齊魯文化又是其難以替代的重要資源。但近年來,大眾傳媒的飛速發(fā)展,使得齊魯文化的傳承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難以實現真正的契合。所以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將齊魯文化有效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實現兩者的共贏。
齊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齊魯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齊魯文化雖然不能等同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中國文化之主體、核心、精華是齊魯文化?!睂R魯文化地位的認同,源于它歷經幾千年積累的精神內涵,對無數中華兒女起到了滋養(yǎng)作用,是中華文化發(fā)展、傳承不可替代的助力。在今天同樣如此,重新認知、傳承、創(chuàng)新齊魯文化仍然是我們現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
而傳承齊魯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將優(yōu)秀的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改善齊魯文化精神傳承在學生群體中斷層的困境,使齊魯文化成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進一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立足于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兩者相互背離的困境,嘗試找出實現有效融合的途徑,促進齊魯文化的傳承,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2014年3月26日,國家教育部制定并發(fā)布《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充分發(fā)揮中小學德育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作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緊密結合”。而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體的齊魯文化,必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為實現有效的融合尋找突破口:
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塑人目標上具有一致性。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千百年來以其獨有的精神力量影響著無數的中華兒女。齊魯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以其包容性幾乎涵蓋了各家學派思想,強調“仁”、“自立自強”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資源。而齊魯文化中形式多樣的教育原則比如“因材施教”、“和而不同”等等,也極大拓展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在當下的語境,齊魯文化需要對自身做一些調整以適應新的變化。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高校的體現,最能體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選擇。所以優(yōu)秀的齊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傳統(tǒng)文化揚棄的過程,是研究生群體接受的過程,既有利于齊魯文化根據時代需要選擇自我,也可以促進研究生對優(yōu)秀齊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是前者取代后者或者后者戰(zhàn)勝前者,而是相互融合,共同促進的關系,是在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導下,有規(guī)劃地將齊魯文化融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現齊魯文化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代價值,實現其由理論思考向實踐性思考的轉變,實現兩者的雙生共贏。
實現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十分必要的,是急需解決的課題。當下,兩者之間存在很多難以調和的難題,給傳承齊魯文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造成很大的困難。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齊魯文化歷經千年的發(fā)展積淀了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并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但是隨著大眾傳媒的發(fā)展、外來文化的入侵,優(yōu)秀齊魯文化的權威正在不斷遭遇消解。信息化時代,大眾傳媒不斷發(fā)展,獲取各種資源的方式更加多樣和簡單,沖擊了齊魯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的傳承。科技的發(fā)展,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樣也使得優(yōu)秀的齊魯文化內容難以成為大眾的焦點而愈加邊緣。更甚者,外來文化的入侵嚴重影響了齊魯文化的傳播。過洋節(jié)、追韓星等等,使我們優(yōu)秀的文化內容因為不被大眾認可而難以形成廣泛影響。
高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傳播優(yōu)秀齊魯文化必不可少的力量。但從高校對齊魯文化的宣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來看,顯然是不重視。
課程設置不突出。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突出特點是專業(yè)性強,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但是涉及齊魯文化的課程極少,而且多是選修課,很難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重視。課程的缺乏使學生們不會在課下有意識地學習,所以在研究生階段難以確立起對齊魯文化的正確認知。
文化活動不頻繁。研究生的文體活動相對頻繁,但是多集中在喜聞樂見的項目上,比如音樂、舞蹈、體育等等,而相關傳統(tǒng)齊魯文化的活動卻極少,而且學生們普遍興趣不高,參與度低。這樣就難以提高優(yōu)秀齊魯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利于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
教師隊伍水平不一。這是實現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因。很多教師對齊魯文化的認識并不清晰,授課方式固化、缺乏創(chuàng)新,找不到將同學們的興趣點和文化傳承結合在一起的契合點,這也是高校文化課程難以大規(guī)模開展的原因。
我們深知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聯(lián)系密切,也探究了目前它們之間面臨的困境,因此尋找恰當的途徑發(fā)揮優(yōu)秀齊魯文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能促進齊魯文化的傳承,又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極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微信、微博等等也是研究生日常交流的主要途徑。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廣泛宣傳齊魯文化。建立微信公眾號,注冊微博賬號,廣泛搜集材料,進行微信推送、微博推廣等,讓同學們在日常娛樂中能對齊魯文化耳濡目染??梢砸詫W院、學校等為單位建立齊魯文化傳播平臺,建立競爭機制,將齊魯文化的傳播劃為高校之間競爭的標準之一。
充分發(fā)揮高校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作用,大量設置齊魯文化研究課程,邀請有經驗、有文化的教師,通過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齊魯文化的興趣。比如,可以設置齊魯文化發(fā)展研究、古典文學鑒賞等多樣的課程。作為輔助,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比如齊魯文化知識競賽、國學講壇、專題講座等等,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故居等等,真切感受齊魯文化的遺產,真正讓齊魯文化進入到同學們的生活、學習中。
在對齊魯文化有一定認知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做齊魯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首先,到小學、中學等各級學校進行宣傳,研究生自行組織開展主題講座,宣傳齊魯文化經典,推薦優(yōu)秀文化書籍,通過開展一對多的宣傳方式,讓在校學生們逐漸樹立起繼承優(yōu)秀齊魯文化的意識。其次,可以與社會上的文化團體合作,開展齊魯文化進公司等活動,深入到公司、企業(yè),讓在職人員在工作之外也能重新認識齊魯文化。通過采取這些活動,可以真正做到將理論轉變?yōu)閷嵺`,真正成為齊魯文化的宣傳者,為齊魯文化的發(fā)揚貢獻一份力量。
在學校教育穩(wěn)步推進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社會力量的重要作用。制定保護優(yōu)秀齊魯文化遺產的法律、政策,積極拍攝宣傳齊魯文化的紀錄片、影視劇等,組織尋找踐行優(yōu)秀齊魯文化典型等各樣的文化活動,引導大眾輿論,使宣傳齊魯文化逐漸成為人們的職責,真正發(fā)揮齊魯文化的塑人作用。
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幾千年來以她獨有的魅力哺育著她的追隨者。作為宣傳、繼承齊魯文化主要陣地的高校,其思想政治教育與齊魯文化有著難以割舍的關系。因此,實現優(yōu)秀齊魯文化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齊魯文化可以實現自身的選擇,更好地傳播到學生群體中去,而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因為齊魯文化的滲入更深刻。
[1]鄧球柏.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國家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Z].2014,3,26.
[3]張玉玲、賀建芹.齊魯文化視角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教育.[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14(6).
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項目資助
劉兆波,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輔導員。
李文慧,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2016級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李紅,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級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