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屹婷
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較差,故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升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是困擾廣大音樂教師的一個難題。小學音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有趣味教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一味地灌輸知識或者強調個人在課堂上的權威;要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把相對固定和枯燥的音樂知識,通過趣味化的方式與方法展現(xiàn)出來,從而提升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課堂魅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參與興趣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收獲更加豐富的音樂學習體驗。
更新教學觀念,豐富學生欣賞體驗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欣賞課中,音樂教師一般會先介紹作品的基本情況、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情況,然后進行欣賞;整個過程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被動聽得多;其最大的教學弊端就是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的參與和欣賞體驗;所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越來越不受歡迎。對此,教師必須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加強音樂情感的融入和引導,有效豐富音樂欣賞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喜歡上音樂,領悟音樂藝術的魅力。
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通常抱有很多的期待,但是又普遍缺乏音樂基礎知識;所以,在音樂欣賞課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教師只有轉變傳統(tǒng)“以教為主”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才能讓學生多角度地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例如:在《蘆笛》音樂欣賞課上,無論伴奏環(huán)節(jié),還是演唱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這種音樂藝術形式都比較陌生。教師若是一味地單向灌輸是很難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生也很難領悟其中的藝術元素。此時,教師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導入一些簡單的經典曲目,喚起學生的音樂熱情;然后再讓學生們共同演奏和鑒賞;最后,再進行相關樂理知識的講解。這樣,可以帶領學生深入音樂作品的獨特意境和情感世界,學生的音樂情感和素質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豐富教學手段,營造良好律動情境
音樂是一門抽象藝術,人們雖然可以通過聽覺神經直接聆聽,但是對于音樂中體現(xiàn)出的藝術元素和獨特情感,常常需要在獨特的律動情境下才能領悟。在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時,僅僅對音樂進行播放或演唱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善用律動法來增強欣賞課的趣味性,營造出形象化、趣味化、可參與、可互動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想象和表演,主動地欣賞音樂,感悟音樂。這樣才能激發(fā)出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互動熱情,才能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開心火車》的音樂欣賞課上,教師一定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音樂律動教學情境,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比如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踩著《開心火車》伴奏的旋律走進教室;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開心火車”的舞蹈創(chuàng)編活動,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邊唱、邊跳、邊欣賞。這樣,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歡快節(jié)奏和快樂情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插入音樂游戲,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音樂是一門具有較強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的藝術形式,與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存在著很多的交叉。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創(chuàng)設音樂欣賞課教學情境時,不要僅僅局限于音樂知識本身,還可以有意識地加強教學設計與創(chuàng)新,將音樂與游戲、舞蹈等教育形式結合起來,增強音樂欣賞課教學的趣味性、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營造出更加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嘀哩嘀哩》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好和欣賞這首歌曲,完全可以導入游戲互動項目,比如讓學生自編舞蹈進行比賽、組織拉歌比賽、開展即興表演等。這樣的互動教學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收獲快樂情感,還可以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交往,密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促進學生性格品質的完善和綜合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
引入音樂故事,提高課堂吸引力
小學生的學習行為比較感性,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往往會抱有較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則容易抱有抵觸情緒。在開展音樂課欣賞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導入設計,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導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出來,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那么接下來的音樂欣賞課教學也會變得非常容易。其中,音樂故事的導入,就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提升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音樂課上教學生唱國歌時,雖然知道小學生對國歌并不陌生,他們在平日的電視和廣播中會經常聽到,但是他們對于國歌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卻比較模糊。教師在課堂上不妨先導入國歌的創(chuàng)造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課堂上來;或者通過Flash動畫、視頻資料的導入,對國歌背后的故事進行情境再現(xiàn)。這樣能進一步拉近學生與音樂知識之間的距離,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音樂欣賞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音樂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新教學意識,還要在平時加強音樂課教學的趣味化設計,搭建一個和諧、平等、友善、有趣的課堂交流平臺,更好地凸顯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樣小學生才能在音樂欣賞課中,收獲更加豐富的情感和藝術體驗,實現(xiàn)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紅兵.淺談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J].求知導刊,2016(7).
[2]崔海鵬.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的有效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4(24).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城中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