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含 陸衛(wèi)群
摘要:目的:了解強制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與需求,在此基礎上獲得關于幫助戒毒所開展科學戒毒工作的理性思考。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定性與定量調(diào)查相結合。結果:73.7%的戒毒人員能夠接受目前的戒毒管理方式,89.4%的戒毒人員對毒品的依賴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無法再就業(yè)(34.2%)、得不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32.2%)以及文化思想上的落后(17.5%)成為他們未來所擔心的主要問題。結論:建議根據(jù)戒毒人員的不同認知與需求狀況開展戒毒矯治工作。
關鍵詞:強制;隔離;戒毒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隨著我國戒毒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強制戒毒所作為戒毒康復工作的供給方,其職能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除進行常規(guī)的戒毒治療外,也開始在戒毒過程中加入一些基本科學知識教育及職業(yè)技能的培訓,從而更好的幫助吸毒人員在戒毒后重歸社會生活。本調(diào)查通過對貴陽市三江男性強制戒毒所293名男性戒毒人員進行結構式問卷調(diào)查,并對其中的6名男性戒毒人員開展面對面深入訪談,揭示當前戒毒人員的戒毒現(xiàn)狀,了解他們在戒毒過程中的困境與需求,分析影響戒毒人員戒毒意愿及有效性的因素,為今后的毒品預防與戒毒治療工作開展提供一些建議。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6年4月對貴陽市三江強制隔離戒毒所5個大隊收治的300名男性戒毒人員進行結構式問卷調(diào)查,同時隨機抽取6名男性戒毒人員作為面對面深度訪談對象。
(二)方法
自行設計封閉式問卷,經(jīng)過調(diào)查人員進行統(tǒng)一指導語、統(tǒng)一分發(fā)自填,現(xiàn)場回收問卷并檢查完整性及有效性,共收回有效問卷293份,有效率為97.67%。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調(diào)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接觸毒品和復吸情況及戒毒效果及評價等幾方面62個問題。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頻數(shù)分析、相關關系分析等統(tǒng)計分析。對定性資料進行歸類—分析總結—分析—總結的方法進行分析。
二、結果
(一)人口學特征
對象年齡主要集中在26~55歲(89.1%),總體受教育情況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及以下的占到了79.5%;在婚姻狀況方面,處于已婚狀況的比例僅占到了27.3%。職業(yè)方面,對象中為無業(yè)占比達到了32.8%,其次是個體為22.9%,另外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2%的對象就職于黨政機關及事業(yè)單位,可以看出盡管當前我國的禁毒宣傳工作已經(jīng)在不斷推進,但吸毒人員遍布于諸多行業(yè)中。對象在月收入上情況不一,但主要集中在2000~5000元這一區(qū)間內(nèi)(45.4%),對象中也不乏月收入高于7000元(8.9%)的較高收入人員及1000元以下(11.6%)低收入人群。通過對對象的受教育程度與月收入進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對象在月收入上也逐漸增加(G=.0303,P=0.000)。在原生家庭情況及家庭關系方面,對象原生家庭為健全的比例占到了大多數(shù)(61.1%),單親家庭或為孤兒狀態(tài)下的對象比例為38.9%。家庭成員關系上,認為自己家庭關系為非常不好到一般的占比為57.7%,家庭關系非常好的僅為11.9%。
(二)接觸毒品與復吸情況
在接觸毒品的原因上,44.8%的對象出于好奇接觸毒品,8.7%的對象為朋友慫恿,9.0%的對象錯誤的認為吸毒可以鎮(zhèn)痛治病,這一錯誤認知讓他們?nèi)旧狭硕景a。在吸毒場合的選擇上,過半的吸毒者(55.8%)選擇了在自己家中或朋友家中開展吸毒行為,他們認為這樣能夠有效減少被發(fā)現(xiàn)的機會。其次在酒吧、KTV、賓館等營業(yè)性場所吸毒的人員也占到了17.9%,這也提醒了公安等部門在進行吸毒者巡查過程中應當加大對這些營業(yè)性場所的檢查力度,從而有效控制社會上的吸毒行為出現(xiàn)。
調(diào)查也顯示出對象中復吸率較高,作為第二次及以上進入強制戒毒所的對象達到了68.9%,相較于以往國內(nèi)學者所得出的90%以上復吸率已得到了較大改善。在復吸的原因上,朋友慫恿(16.4%)與壓力使然(14.7%)成了戒毒人員選擇復吸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引誘或欺騙等社會環(huán)境因素、戒毒者個人的主觀意識即堅定的決心和良好的動機都成為了影響吸毒者復發(fā)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一訪談對象談到:“影響我心情不好的原因是社會上的那些不公平對待,我們出去之后的就業(yè)面和認可程度都很低?!?/p>
(三)戒毒效果與戒毒工作評價
對象中有85.7%是被公安機關抓獲接受強制戒毒治療,但也有5.5%的對象是自愿或在家人的勸使之下接受戒毒改造的。在對戒毒主觀愿望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戒毒者對解除毒癮的愿望普遍是比較強烈的,其中有28.7%的被調(diào)查者戒毒愿望非常強烈,說明對象所在戒毒所的戒毒氛圍較好。另外,在對戒毒期間戒毒者對毒品的渴求程度分析可以看出,89.4%的戒毒人員對毒品的依賴性有所降低,其中渴求程度非常小的對象達到了52.9%,戒毒效果較為符合預期,最后,調(diào)查結果也顯示有46.1%的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有過放棄的念頭,這也提醒了戒毒所管教人員還需加強對戒毒人員的心理輔導工作,以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從而科學有效的戒除毒癮。
隨著戒毒所對毒品危害及戒毒相關知識教育工作不斷推進,所獲得的矯治效果也得到有效提升。如表1所示,通過對象對當前毒品危害認識與戒毒意愿進行等級相關分析,得出當前戒毒人員在對毒品危害的認識不斷加深后,其主觀戒毒愿望也更加強烈(P=0.000)。
在戒毒工作的滿意程度方面,73.7%對象表示比較能夠接受目前的戒毒矯治方式,但我們也對對象在戒毒過程中的障礙進行了了解,結果顯示戒毒過程中生理上的不適(27.6%)和心理上的焦慮(23.5%)是他們戒毒過程中的主要困擾。工作任務方面,參與勞動的對象每日工作時間主要集中在6小時左右(42.3%),在工作強度是否為戒毒人員所能承受范圍內(nèi)這一問題上,83.6%的對象表示都能完成指定工作任務,只有5.5%的對象表示工作強度較大無法完成。
戒毒所除了對戒毒人員進行脫毒治療外,矯治過程中也為戒毒者提供了文化課程、心理輔導職業(yè)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內(nèi)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對象在職業(yè)技能培訓(29.5%)、文體活動(22.7%)、文化課程(21.2%)三類活動上的參與度較高。通過對參與職業(yè)培訓安排與就業(yè)幫助程度進行等級相關分析,得出當前戒毒人員在通過戒毒所開展職業(yè)技能培訓后,對出所后的就業(yè)幫助評價情況越好(P=0.001)。結合表2中的行百分比可以看出,認為通過職業(yè)技能培訓后,能夠幫助就業(yè)的認識更為樂觀,這一結果高于沒有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的人群。
在對走出戒毒所后的生活上,對象普遍存在一定的焦慮,其中無法再就業(yè)(34.2%)、得不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32.2%)以及文化思想上的落后(17.5%)成為他們最為擔心的三大問題。
三、結論
1. 就本次調(diào)查結果來看,強制戒毒人員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居多(79.5%)。家庭與婚姻方面,38.9%的戒毒人員生活在單親或者孤兒的家庭中,與家人關系較為緊張。28.7%的戒毒人員離異,說明了吸毒人員的家庭結構較為不穩(wěn)定,在婚姻中體驗不到幸福感,其吸毒行為因引起家庭其他成員的不滿導致了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在職業(yè)方面,大部分戒毒人員處于無業(yè)或個體等低約束力的職業(yè)環(huán)境,這也使得他們比較容易接觸到毒源及吸毒人群。
2. 接觸毒品主要是出于好奇及朋友慫恿,吸毒者往往因?qū)Χ酒樊a(chǎn)生好奇或受到吸毒者的影響而接觸毒品。當前戒毒人員的復吸率仍然處于一個高位,復吸的原因主要為朋友慫恿與社會壓力,部分戒毒人員在接受完康復治療重歸社會后,并沒有很快的重新就業(yè),因缺少與他人的情感溝通,加之家庭內(nèi)外部心理支持的降低使之更加自我封閉,使得他們再一次到毒品中選擇歸屬與支持。
3. 調(diào)查顯示有絕大部分的戒毒人員是被強制接受戒毒治療,部分戒毒人員是多次接受強制戒毒。有研究表明接受不同強戒次數(shù)的強戒人員在積極應對戒毒治療的強烈程度上回遞減,且接受3次以上強制戒毒的強戒人員能相對較快的適應這種強制性的環(huán)境。相比之下,自愿或在家人勸解下進入戒毒所占比極低,這可能與家庭成員的溺愛及傳統(tǒng)“家丑不可外揚”的觀念有關。我們也看到,通過一定時間的戒毒治療,吸毒人員對毒品的渴求程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過管教人員的輔導與教育,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的愿望普遍較為強烈。
4. 大多數(shù)戒毒者對當前的戒毒矯治表示較為滿意,但也存在一定生理與心理上的不適,生理脫毒治療與心理引導教育作為當前強制戒毒所進行戒毒矯治的主要過程,戒毒人員需在戒毒過程中不斷適應。戒毒所除了為戒毒人員安排一定量的勞動任務以外,也開展了如職業(yè)技能培訓、文化課程、文體活動等輔導活動,人員參與度較高。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戒毒人員的日常生活,也增強了他們戒除毒品的積極性。對于戒毒人員對未來生活上的焦慮,管教人員還需加強引導,以幫助樹立出所后盡快適應社會生活的信心。
四、建議與對策
(一)針對不同戒毒者需求開展有層次的認知教育
“扶貧先扶志,戒毒先扶知”,戒毒所作為為戒毒者開展戒毒治療的供給方,應當在鞏固戒毒成效的同時,開展針對不同文化水平層次的認知教育活動。不同文化水平層次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不同,文化水平較低的群體往往對毒品的危害能力認識有限,在面對困難時,一旦嘗試失敗就會采取消極的路徑去解決,這可能也導致了他們將毒品當做排憂解難的工具,更有甚者認為毒品能夠鎮(zhèn)痛祛病,但這些實質(zhì)上是這一人群愚昧的表現(xiàn)。因此需要加強對這一人群科學文化水平的提升,降低他們的焦慮程度,讓其擁有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去認識問題。對于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人群,他們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面對困難時往往積極主動且富有創(chuàng)造力,對其可適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其更好的回歸社會生活。
(二)指導建立并強化家庭支持系統(tǒng)
戒毒人員在戒毒過程中是否能樹立起強大的戒毒信念,有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家人的關心和支持。如一對象所說:“家人這邊的落差還是比較大,以前都挺關心照顧我,但后來對我的態(tài)度明顯冷淡了,這樣使得我選擇多次復吸?!苯涠舅J識到回歸家庭作為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的第一步,應當在戒毒人員強制戒毒期間多引導家人與其加強溝通,在允許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多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管教人員也可以通過向家人了解對象的長處,從而在幫教活動中讓戒毒人員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另外,管教人員也要加強對家人進行說教和鼓勵,多渠道的建立并強化家庭支持系統(tǒng),讓戒毒人員及家人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吸毒人員能夠更好的回歸社會與家庭。
(三)加強職業(yè)培訓輔導,提升職業(yè)能力與素質(zhì)
穩(wěn)定的工作及收入不僅可以為戒毒人員提供經(jīng)濟支持,也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與人溝通及相處的機會。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近1/3的對象都處于無業(yè)狀態(tài),這給吸毒人員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閑去進行吸毒活動,所以對他們加強職業(yè)培訓輔導顯得極為迫切。戒毒中心可以根據(jù)對象的生理及個性情況開展不同的培訓項目,如職業(yè)技能培訓、創(chuàng)業(yè)培訓等。在心理方面,加強他們的職業(yè)效能感,鼓勵自強自立,讓其有信心及動力去參與就業(yè)。此外,戒毒所也需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力度,充分調(diào)動社區(qū)、社會企業(yè)等資源,嘗試建立合作培訓、定點所外試工、進所招聘等活動,為他們自謀職業(yè)、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讓職業(yè)培訓活動取得更高實效。
參考文獻:
[1]謝琴紅,劉潤,何靜.成年男性吸毒勞教人員人格及家庭環(huán)境調(diào)查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19).
[2]劉玉梅.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吸毒問題研究[J].前沿,2009(11).
[3]周才春,鄧菊萍,等.自愿戒毒和勞教戒毒后復發(fā)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1(02).
[4]趙振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應對方式特點分析與戒毒矯治對策[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1(01).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