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斌
摘 要:現階段,多數高層建筑工程項目均已投入施工工作中,其建設施工使當前土地緊張問題得到明顯緩解,且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辦公及生活場所,為此對其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層建筑結構需要承受較大的荷載,其合理性及施工質量對工程項目整體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施工單位需要對結構施工環(huán)節(jié)產生足夠的重視。本文對某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進行概述,之后對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研究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住房需求量明顯增多,為了給人們提供充足、良好的住房,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數量明顯增多。結構施工是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施工情況對整體施工質量及使用安全性有著較大的影響,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物能夠安全的投入使用,施工單位需要做好結構施工工作,讓施工人員熟練掌握施工技術要求,下面筆者以某高層建筑工程為例對結構施工技術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一、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7894平方米,共有地下兩層及地上二十三層,檐高為63.2米,其結構為全現澆剪力墻,此工程項目在2016年2月17日正式開始施工,在2017年1月12日竣工投入施工,下面以此工程為例對結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二、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分析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后,結構需要承受較大的荷載,其施工情況將直接影響整體的穩(wěn)定性及強度,為了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及穩(wěn)定性施工單位需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保證施工人員使用正確的技術進行實際施工,下面對結構施工過程中的幾種關鍵技術進行分析。
(一)對地基基礎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我國地域較為遼闊,不同地區(qū)在地質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更好的保證高層建筑施工質量在地基施工開始前施工單位需要派專業(yè)人員做好施工現場勘察工作,根據勘察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通常情況下如果地基基礎比較深時會使用深井法進行施工;如果地基基礎深度較淺但地質持力層較深且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時需要使用樁基礎進行施工,從而保證地基的穩(wěn)定性及強度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要求。工程概況中的工程在經過研究后決定使用樁基礎進行施工,因為施工區(qū)域內鋼材數量有限最后決定使用現澆鋼筋砼樁作為樁基礎,在施工開始前施工單位需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考慮,對其質量及各方面性能進行嚴格檢查,在確保無問題后方可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在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需要派專業(yè)人員做好施工質量核查工作,在發(fā)現問題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從而為后續(xù)施工過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對模板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模板施工過程主要包括柱模板、梁模板以及墻模板,下面對三者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別說明。
第一,對柱模板施工技術進行說明。在安裝柱模板時施工單位需要在樓板上彈出軸線和邊線,對準邊線安裝第一片側縱板,為了減少其出現倒塌的情況需要做好支撐處理,工程概況中的工程通過使用鐵絲將其和柱的主筋進行綁扎處理實現固定的目的,在固定操作完成后需要立即對第二片柱模進行安裝,在安裝完成后為了減少漏漿情況出現的幾率需要做好接縫處理工作,工程概況中的工程使用兩毫米的海綿條對接縫進行填充處理,在此操作完成后對后續(xù)側縱板進行安裝,在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使用線錘對垂直度進行校正,如果存在問題需要及時作出調整,在無任何問題后使用螺栓對模板進行連接處理,最后使用柱套箍做好固定處理,使模板施工質量有所保證。
第二,對梁模板施工技術進行說明。為了保證梁模板施工的安全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做好支架設置工作,工程概況中的工程使用雙排支撐方法,同時控制兩個支架之間的距離在零點六至零點九米之間,在支撐間每隔適當距離對縱橫水平聯結桿進行設置,同時將其同滿堂架子進行拉結,對于大體積的深梁則需要設置適量的剪刀撐,從而更好的保證施工質量。
第三,對墻模板施工技術進行說明。在安裝墻模板時施工人員需要彈出墻中心線和邊線,之后嚴格按照橫墻-縱墻的順序對內墻正號模板進行安裝,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根據墻中心線和邊線對模板位置進行調整,同時需要對其垂直度及標高等進行校正,在達標規(guī)定要求后使用螺栓進行固定。在反號模板安裝完成后使用穿墻螺栓對其進行固定。安裝上述流程對外墻內側模板及外側模板進行安裝和檢查,在全部安裝完成后需要檢查模板之間是否存在縫隙,如果存在縫隙需要使用相應的材料進行填充處理。
(三)對鋼筋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鋼筋施工是高層建筑結構施工中的關鍵一環(huán),為此施工單位需要對此施工過程產生足夠的重視。在鋼筋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其一,在正式施工開始前施工單位需要根據施工要求對購進鋼筋的質量、剛度、規(guī)格及其他性能進行嚴格檢查,對于不達標的鋼筋需要及時進行更換,同時需要讓施工人員對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研究,熟練掌握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要求及要點;其二,在鋼筋各方面指標符合施工要求后施工單位便可按照要求開始綁扎施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對綁扎數量級厚度等進行嚴格控制,同時需要做好鋼筋接頭處理工作,工程概況中的工程控制相鄰兩個鋼筋接頭的長度在十至十五厘米之間,從而更好的保證綁扎質量;其三,在綁扎完成后且質量達標后施工單位便可使用吊車將鋼筋吊裝至施工位置,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安裝流程及要求進行安裝施工,當縱向受力鋼筋的排列方式為多層時施工人員需要在相鄰鋼筋間墊上直徑為二十毫米的短鋼筋,在主梁和次梁交叉位置需要控制主梁鋼筋在下,次梁鋼筋在上,在鋼筋安裝完成后做好全面檢查,對于存在問題的位置及時進行調整;其四,施工單位需要對安裝完成的鋼筋進行適當的保護,減少后續(xù)施工對其的影響,從而保證整體結構的質量。
(四)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在施工開始前施工單位需要通過預試驗過程對混凝土混合物料的配比進行明確,之后讓攪拌廠嚴格按照配比進行制作,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需要對其質量及各方面性能進行嚴格檢查,對于不達標的混凝土禁止進入施工場地。在混凝土運送至施工場地后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澆筑方式進行明確,工程概況中的工程使用分層澆筑方法進行施工,在實際澆筑過程中需要對澆筑厚度、振搗次數及振搗力度等進行嚴格控制,在保證澆筑質量的同時減少對其他結構的影響,在澆筑完成后做好檢查工作,對于存在瑕疵的位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在檢查通過施工單位需要進行為期半個月的養(yǎng)護,使用苫布對結構表面進行遮蓋,定期灑水,減少結構出現裂縫的情況,提高整體結構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
結束語:
上文筆者對高層建筑結構地基基礎施工技術、模板工程施工技術、鋼筋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施工技術等進行詳細說明,希望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時能夠采納文中內容,保證結構施工質量能夠符合規(guī)定要求,從而提高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及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
[1]曾華.關于梁式轉換層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33):264-265.
[2]楊維龍.關于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技術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5(13):185-186.
[3]李智平,呂恒.關于高層建筑結構抗風可靠性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5,13(4):71-72.
[4]李兆珂.探究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幾個問題[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1):709-710.
[5]張春波.關于高層建筑工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科技投資,2016(27):31-32.